大熊貓“成功”在獸舍內死亡,終年23歲,成都大熊貓基地發布情況說明

2023年09月04日09:12:04 寵物 1325

9月3日晚,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發布《關於大熊貓“成功”的情況說明》:

2023年9月3日早上,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簡稱“熊貓基地”)雌性老年大熊貓“成功”在獸舍內死亡,終年23歲,約等同於人類70-80歲年齡。

近期,“成功”採食竹筍及窩頭正常,糞便量及體重正常,被毛光亮,整體狀態良好。9月2日晚間,夜班飼養員觀察其健康狀態良好。“成功”被發現死亡時,處於左側卧狀態,體態舒展,周圍有大量昨晚採食剩下的筍殼,獸舍內未見異常情況。

9月3日下午,熊貓基地已聯合省內三甲醫院病理學專家、動物病理學專家等開展病理學分析和綜合評估。對於“成功”的猝然離去,我們深感痛心。感謝大家對大熊貓保護事業的關心與支持。

願“成功”安息。

大熊貓“成功”在獸舍內死亡,終年23歲,成都大熊貓基地發布情況說明 - 天天要聞

【來源: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寵物分類資訊推薦

男子長期和寵物貓一起睡覺,醫生從他的耳道里取出了活體貓蟎蟲 - 天天要聞

男子長期和寵物貓一起睡覺,醫生從他的耳道里取出了活體貓蟎蟲

極目新聞記者 廖仕祺通訊員 李林牧 張雨“現在連風吹過耳畔的聲音都格外清晰,真該早點來醫院!”5月5日,40歲的張先生(化姓)因持續十餘天耳內異響前往武漢市普仁醫院耳鼻喉科就診,耳內鏡檢查竟發現其左耳鼓膜表面附着一隻活體貓蟎蟲。經該院耳鼻喉科羅軼主任精準操作,這隻“不速之客”被成功取出,張先生當即表示“耳...
貓咪“挨着”主人睡,你以為是愛?其實是它的小心思! - 天天要聞

貓咪“挨着”主人睡,你以為是愛?其實是它的小心思!

家人們!是不是一直覺得貓咪貼着你睡,是愛你愛到 “瘋狂心動”,純純把你當 “夢中情主”?打咩!別太天真了!貓咪挨着你睡,說不定真不是因為喜歡你,背後全是 “小九九”,別再被 “表象” 忽悠啦!安全感 buff 疊滿咱喵星人主打一個 “保命要
大熊貓“緣小”和“貝貝”將於9日返回成都 - 天天要聞

大熊貓“緣小”和“貝貝”將於9日返回成都

四川在線記者陳俊伶 5月8日,記者從青島市市級公園管理服務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青島市級公園中心”獲悉,大熊貓“緣小”和“貝貝”將於5月9日離開青島返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大....
“狸奴書生”去世後,那100隻貓怎麼樣了?網友:看完潸然淚下 - 天天要聞

“狸奴書生”去世後,那100隻貓怎麼樣了?網友:看完潸然淚下

文:知識分子李一編輯:知識分子李一還記得那位靠賣書養貓、家裡收養了上百隻流浪小貓,最終卻倒在肝癌晚期的“狸奴書生”嗎?他的故事至今讓人動容。他是一個善良而又熟悉的人,在他曾經的賬號裡面,給大家留下了滿屏的書香和滿屏的貓咪身影。他已經離開快三
假期“免費住家看寵物”引糾紛 社交媒體“互助託管”藏風險 - 天天要聞

假期“免費住家看寵物”引糾紛 社交媒體“互助託管”藏風險

隨着社交媒體的迅速發展,“互助託管”這一共享新模式在部分年輕人群體中興起。近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披露了一起假期“免費住家看寵物”引糾紛的案件。基本案情是這樣的:張女士通過社交媒體找到“愛寵人士”李女士,雙方約定李女士在法定假期間免費住家,幫助照顧寵物貓並使用房屋,李女士向張女士支付押金2000元。後...
女子推嬰兒車被狗當街撲咬多處受傷,親屬:多人被咬 - 天天要聞

女子推嬰兒車被狗當街撲咬多處受傷,親屬:多人被咬

“前一秒還在散步,後一秒便血染褲腿!”就在湖南安化的街頭,一名推着嬰兒車的母親突然遭到惡犬撲咬,腿部腰部多處撕裂傷,打了13針疫苗,醫藥費全部是自掏腰包。更令人揪心的是,這條狗竟在短短時間內連傷多人,而狗主人至今還沒有找到。
大熊貓“緣小”“貝貝”將離開青島返蓉 - 天天要聞

大熊貓“緣小”“貝貝”將離開青島返蓉

5月6日,青島市市級公園管理服務中心發布信息稱,目前居住在青島動物園的大熊貓“緣小”和“貝貝”將於5月9日離開青島,返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信息顯示,因大熊貓借展協議到期且需對大熊貓....
養貓久了才明白,若貓咪有這些跡象,說明它過得“不幸福”! - 天天要聞

養貓久了才明白,若貓咪有這些跡象,說明它過得“不幸福”!

養貓的你,總會希望自家的毛孩子是幸福快樂的吧。但是,這樣的期盼也並非每個養貓人都能如願。貓的行為模式和其心理健康其實是息息相關的,貓咪幸福時,它會做一些事。而當貓感覺不幸福時,它又會做另一些事。也就是說,貓幸不幸福並非是你感覺或者你覺得,而
及時語|顏寧打假:“造神”就是造謠! - 天天要聞

及時語|顏寧打假:“造神”就是造謠!

“19歲清華本科,23歲普林斯頓博士,46歲中科院院士……”這樣的履歷,你眼饞嗎?以上信息,是互聯網上流傳的知名科學家顏寧的“成長軌跡”。可是,當人們在羨慕天才的“超能力”時,顏寧本人選擇親自闢謠:“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