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讓人害怕的事情,莫過於打雷下雨!
但除了打雷下雨,一種微不足道的小蟲子,其實也很讓人害怕!
害怕的,不是它長得有多威猛;也不是它長得有多噁心!
它的長相,可以用平淡無奇來形容!
但它的威名,卻很多人都知道,只不過可能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罷了。它的名字叫——默默!
默默
可能因為它時常保持靜默,行動悄無聲息而得名吧?但它的名字卻並沒有因此而默默無聞!反倒是讓很多人談之色變。
它的外形酷似蚊子,但比蚊子更小,不足米粒大小,咬人卻比蚊子還厲害。
蚊子常常夜晚行動,而且它們會發出嗡嗡嗡的聲音,吵得人睡不好覺。
但人們對付它卻有的是方法,一盤蚊香,一瓶殺蟲劑,足以讓它銷聲匿跡,從而不再影響人們的生活。
但默默這種小蟲子卻不同,它悄無聲息,即便飛到你身上吸食你的血液,你也感覺不到它。聽不到聲音,不注意也看不到它,但等你發現它的時候,它已經吃飽了喝足了,飛走了。
留下的是一塊塊斑塊,甚至一大片一大片的,因為默默兇猛,而且並不是單獨行動。這些斑塊奇癢無比,而且越抓越癢。
默默不是某個地方的特產
默默這種小蟲子,它並不是某個地方的特產,它在我國的很多地方都有分布,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四川,貴州等等很多地方都有它的存在,只不過每個地方可能叫法不盡相同。
對於默默的體驗,可能釣魚人更為準確,因為在河邊,默默地存在得更多。想當年釣魚的時候,都是長衣長袖,穿褲子穿襪子,但露在外面的手、脖子、臉上,還是被默默咬得大一個小一個的包!
關鍵拿釣魚竿的手,還得不斷地打“默默”,不然一轉眼就趴幾個“默默”在你的手上叮咬了。
在河邊釣魚的“糙老爺們兒”還好些,要是“小鮮肉”,那可就更遭殃了!而喜歡在河邊玩耍的小姐姐們,也是“默默”重點關注的對象,至於小孩兒,更是常被“默默”叮咬得有苦難言,甚至哇哇大哭。
默默的真實名字
默默只是一部分地區或者大部分地區對它的稱呼,還有一些地方叫它“默蚊子”、默蚊,雞蚊子,麥仔,小咬等等。
默默的真實名字,都不是上面那些,它的書面名稱叫——蠓蟲,它和蚊子都是雙翅目的昆蟲,但是蚊子屬於蚊科,蠓蟲屬於理科,哦不對,屬於蠓科。與文科理科倒是沒有多大關係,甚至和鯉科也沒有關係。
蠓蟲並不是我國某個地方的特產,它也不是我國的特產,它在全世界都有分布,即便在寒冷的地方,夏天也有它的身影。因此我國北方的人們,應該對它也有印象。
蠓蟲的數量很多,其種類也多,在全球大概有5000種左右的蠓蟲,但卻只有1700種會吸血,其他的蠓蟲並不吸食血液。蠓蟲其實並不僅僅吸收人的血液,它也叮咬動物,在某些地方叫它“雞蚊子”,就是因為它連雞也叮咬。
被蠓蟲叮咬的感覺是奇癢無比,那除此之外,它還有哪些危害呢?
蠓蟲除了會叮咬人,它更煩的是讓人無法安心工作,不斷地對人進行騷擾,比如夏天釣魚的時候,特別是陰天,一整天可能都只顧着打“默默”了。
對於勤勞的農民來說,它也是非常討厭的,汗流浹背加上蠓蟲等蚊蟲叮咬,讓人心煩意亂,無法靜心勞動。
對於飯後出門活動或者乘涼的人們來說,也依然會受到它的打擾,特別是靠近竹林,草叢,或者莊稼地的人們,更是“苦不堪言”。
每個人對於蠓蟲的體驗也不完全相同,有些人可能僅僅是有點兒痒痒的;但是有些人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出現紅腫等現象。
而且蠓蟲和蚊子一樣,有的是靠吸食血液的,因此也可能成為一些疾病傳播的媒介。因此,若是長時間戶外活動,盡量做好防護措施,避免被長時間叮咬或者大面積叮咬,當然,盡量不被叮咬是最好的。
蠓蟲的防治
對於農村的朋友,若被蠓蟲叮咬,一些農村的防治蚊子的野草,比如艾葉,菊花葉等等,是可以用來塗抹的。實在沒有東西可以用,其實唾液(口水)也是可以使用的,哈哈哈。這個也並非僅供娛樂,唾液中含有蛋白酶,可以分解蠓蟲的毒素,可能這就叫一物降一物吧?
除此之外,盡量遠離雜草叢生的地方,盡量別鑽小樹林兒,盡量不要往陰涼潮濕的地方去,不要種植太過於密集的花草等等,都能有效地避免蠓蟲大量滋生。還可以種植一些驅蚊草之類的植物,也能讓蠓蟲遠離。
若要長時間出名,可以塗抹一些花露水,清涼油,甚至大蒜水,花椒水等等,當然,“醬油、辣椒面、食用鹽”之類的調料就別使用了。
蠓蟲太過於猖獗的地方,出門盡量穿長衣長袖,長褲,穿襪子,能夠防護好大量的面積,對於露出的小面積皮膚,也能有效地驅趕,否則可能顧此失彼,被叮咬後滿身是“包包”!
結束語
蠓蟲對每個人的鐘愛程度也不一樣,對於皮膚嫩的,皮膚白得更喜歡一些。同時對年輕的比對年老的更喜歡一些。忽然有個奇怪的想法,那些喜歡約女孩子去河邊釣魚的;或者喜歡約女孩子出去玩耍的,會不會單純地只是想找個人招蠓蟲咬,從而避免自己被蠓蟲叮咬呢?
其實,最好的防蠓蟲的方法,還是用驅蚊水,前面說過,艾草等植物可以用於蚊蟲叮咬後的塗抹,其實它的味道和裡面的成分,也能防止蚊蟲叮咬。
但艾草並不是隨處可見,加上它的味道也比較特殊,網上有些用艾草製成的驅蚊水或者驅蚊防蚊噴霧,也是非常不錯的。特別是女同胞或者兒童,最愛受到蠓蟲等蚊蟲叮咬,家裡常備一瓶還是有必要的。
若外出,做好防蠓蟲等蚊蟲的防護工作,別光顧着防晒,防蚊蟲也挺重要的,若被蠓蟲叮咬出現過敏現象,要抓緊時間就醫,別拖着,被蠓蟲叮咬過敏的圖片我就不放了,記住別馬虎就行。你們的家鄉有這種叫“默默”的蠓蟲嗎?你見過這種蟲子嗎?被它叮咬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歡迎大家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