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中國的取暖器在歐洲賣爆了!成為了香餑餑,怎麼回事呢?
俄烏衝突以來,歐洲能源危機愈演愈烈,化石燃料供不應求、價格飛漲,電力市場近乎失控。
在天然氣供給受限、價格暴漲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安然過冬?
越來越多的歐洲人向中國製造尋求答案。
近日,彩虹集團因“電熱毯”概念悄然走紅。不單單是這一家老牌小家電企業迎來產銷兩旺,我國空調、電熱水器、電暖器等品類對歐洲的出口額也呈現逆勢增長態勢。
來自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僅今年7月,歐盟27國進口中國電熱毯就高達129萬條,環比增長近150%。出口歐盟的取暖器,銷售季節也延長了一個月左右。不少進口商追加取暖器訂單,帶來了一輪“補單潮”。
能源危機下的歐洲消費者備貨迎寒冬,帶動電暖器、暖寶寶、電熱毯等中國取暖“神器”出口火爆。
不僅如此,儲能設備也被意外“帶火”。對使用空調、冰箱、各類照明的家庭來說,儲能電源續航一個月都不是問題。目前國外儲能電源的訂單也在陡增。
塑料是小家電產品的主要生產原料之一,最近大火的電暖器上用的塑料材料要求耐熱,特別是出風格柵,所以選用的塑料品種主要有:阻燃PP、耐熱ABS、阻燃PBT/PET+GF、PET+GF、阻燃PC、阻燃PC/ABS。
電吹風所選用的塑料品種有PBT/PET+GF、PET+GF、阻燃PC、阻燃ABS、阻燃PP。
空調應用塑料的部件主要有面板、導風板、軸流扇葉、電器控制盒、外機格柵等,常用的塑料主要包括ABS類、AS類、PP類和PC/ABS類等。
中國取暖“神器”的出口火爆也將拉動這些塑料的需求增長,或將提高價格走勢!
由於北半球入秋,歐洲凜冬早至,再加上歐洲天然氣缺口加劇,價格暴漲!
最冷冬天真的要來了嗎?
那麼寒冷的冬天,對於塑料廠商們,提升製品耐低溫性能,徹底和投訴說拜拜是非常重要的。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對於高分子材料而言更是如此,微觀結構決定宏觀性能。TPE的耐低溫性,可以從TPE的結構加以闡釋。
TPE通常是基於SEBS,SBS基材的改性彈性體。其具有丁二烯橡膠結構,丁二烯分子鏈具有很高的柔順性,可以在-50~90℃進行分子鏈的相對移動(滑移),這種相對移動宏觀表現為TPE,TPR的彈性。溫度低於-50℃(大致),分子鏈的活動受到限制,不能進行相對滑移,這樣TPE,TPR會失去彈性。這個溫度為TPE的玻璃化溫度Tg。
再來看聚氯乙烯PVC,本來乙烯分子的柔順性尚可(聚乙烯耐低溫性優良),但乙烯分子中一個氫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後,由於氯原子單位質量比氫原子大得多,從而大為減弱了分子鏈的柔性,加強了分子鏈的極性和結晶傾向,使得聚氯乙烯比聚乙烯的耐低溫性能要差(PVC在溫度低於-10~-5℃容易失去彈性變硬)。
這也就是,在冬天,為什麼PVC的手把,PVC的密封條為什麼容易變硬,從而失去彈性。從微觀角度看,是分子鏈的柔順性的問題,從而導致材料的玻璃化溫度的不同。分子鏈柔順性越好的材料,玻璃化溫度Tg越低,從而具有更佳的耐低溫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