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展開第一次嚴打,1983年,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曾經提到過1983年、1996年的兩次嚴打。尤其是1983年的嚴打,屬於我國的第一次嚴打。嚴打全稱是嚴厲打擊刑事犯罪分子活動,後來,由於時間不同,又被稱為1983年嚴打、1996年嚴打、2001年嚴打等等。那麼,1983年嚴打,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今天,我們就聊聊1983年嚴打的作用和效果。

首先,我們需要聊聊1983年之前的社會治安情況。不得不說,70年代後期以來,我國社會治安,開始面臨非常嚴峻的考驗。公安機關歷年的立案數量,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1979年,公安機關的立案數量,總計50多萬件。1980年,增加到了70萬件以上。1981年,達到了89萬多件。1982年,雖然立案總數下降到了75萬多件,但各種重大案件的數量,繼續增加。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第一,警力明顯不足。從50年代到80年代,我國公安幹警的總人數,基本上維持在70餘萬人的水平。80年代初期,我國公安機關的警力,只有68萬人左右。80年代後期,進一步下降到了65萬左右。直到90年代以後,警力不足的問題,才得到了逐步緩解和減輕。由於警力不足,很多區域和街道的警力密度,明顯偏少。

一旦出現重大案件,無法迅速形成圍堵網絡。除了警力不足之外,七八十年代,我國公安機關,在槍械、車輛、通訊等各方面裝備上,都有很大的壓力。例如在80年代,部分地區的基層公安幹警們,還在使用老舊的盒子炮手槍。在與重大案犯的交火上,反而處於火力劣勢。

與公安隊伍建設需要加速、加強不同,在70年代末期,我國待業青年,超過了2000萬。其中,大部分人都能夠安分守己,要麼等待分配工作,要麼自主創業。但是,仍有一部分人,開始相互聯合,組成了各種的犯罪團伙、流氓組織。當然,也需要考慮時代背景。70年代末期以來,各種西方書籍、刊物和影像,陸續流入我國各個地區。

其中,很多內容帶有明顯的色情、兇殺、暴力搶劫等劇情。很多犯罪團隊,開始照樣學樣,進行各種犯罪活動。例如某地公安機關,在1年時間內,先後打掉了6個號稱“加州隊長”的犯罪團伙。由於重特大案件頻發,嚴重影響了廣大群眾的正常生活和生產秩序,對於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大好前景,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響。

在七八十年代,由於我國尚未全面禁槍。社會上,散落了各種槍械。例如各種土槍土銃、獵槍等等,也有一部分制式槍械。很多犯罪團伙,在作案過程中,持槍作案,進一步增加的群眾傷亡。甚至面對軍、警的追擊、圍堵,也持槍負隅頑抗。進入1983年以後,我國幾個省市,先後出現了影響惡劣的重特大案件,例如著名的“二王案件”等等。

二王兄弟,先後流竄各省幾個月,多次作案、多次逃跑。最終,被軍、警擊斃。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確實需要重拳出擊,對於各種犯罪團伙連根拔起。1983年8月25日,我國頒布了《關於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的決定》。

按照當時的描述“流氓團伙是新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新的社會渣滓、黑社會分子。他們以殺人越貨、強姦婦女、劫機劫船、放火爆炸等殘酷手段來殘害無辜群眾,對社會治安危害極大,對流氓團伙分子要一網打盡”。隨後,我國又頒布了《關於嚴懲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的決定》。要求:“對於當前的各種嚴重刑事犯罪要嚴厲打擊,判決和執行,要從重,從快”。

按照後來的統計,1983年8月—1985年,在為期三年的嚴打行動中,總計打掉各種類型的犯罪團伙19萬多個,破獲各種刑事案件160多萬件,抓獲犯罪分子170餘萬人,勞動教養32.1萬人。收繳各種槍械2萬多把,包括部分制式槍械。收繳了50多萬發子彈,以及雷管、炸藥等危險物品。至於收繳的各種管制刀具、弓弩,數量更多。

歷經嚴打之後,立案數量直線下降,公正客觀的說,效果非常好。1984年立案數量迅速下降到了51萬多件。1985年、1986年,基本上都在54萬件左右。到了1987年,立案數量為57萬多件。

在嚴打過程中,對於我國公安機關來說,也需要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不足。第一,槍械、車輛和其他各方面裝備,需要進一步加強。第二,需要進一步完善報警系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沒有統一的報警電話,群眾需要跑到公安機關報案,浪費了寶貴的追擊、圍堵時間。後來出現的“漳州110”事迹,不得不說,意義重大、作用非常大。

第一次嚴打的作用,非常明顯,但並不徹底。其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那就是禁槍。1996年,我國展開了第二次嚴打,同時,開始全面禁槍,收繳各種民間槍械。在80年代,雖然歷經了第一次嚴打,散落社會的槍械,大大減少。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槍械,散落民間。在80年代後期—90年代前期的各種案件中,仍然屢屢出現持槍作案的情況。

在八九十年代,我國先後拍攝了一系列的紀實性刑偵劇,例如《西安大追捕》《121大案》《79大案》《黑白大搏鬥》《燕趙刑警》《刑偵一號案》《三八大案》《命案十三宗》等等,真實反映了八九十年代的社會狀態,非常真實。在上述電視劇中,很多鏡頭都是公安幹警們,真實參演。甚至有的鏡頭,直接就是真實的抓捕行動鏡頭。

在八九十年代,伴隨着1983年嚴打、1996年嚴打,還有很多有意思的時代場景。例如公審公判大會、公開槍決等等,關於公判大會和公開槍決,近年來,網絡上的爭議非常大。但是,作者始終認為,公審公判大會和公開槍決,有利於震懾犯罪、教化群眾,也有自身的積極作用。

關於八九十年代案件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