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 川渝兩地萬人空巷共迎“龍抬頭”

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

3月1日,在四川瀘縣方洞鎮的屈氏莊園文化旅遊景區遊客中心,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伴隨着熱鬧喜慶的鑼鼓聲,一條條威武霸氣的彩龍翻騰而起,大批遊客和村民前來一睹舞龍風采。

舞龍表演。

當天是農曆“二月二”,是民間俗稱“龍抬頭”的日子,四川·瀘縣第十屆“二月二 龍抬頭”民俗文化暨龍文化宣傳日活動在瀘縣方洞鎮開展。在精彩紛呈的舞龍表演和祈福儀式中,人們祈盼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二月二 龍抬頭”是由民間興起的民俗雅集,據了解,2013年,方洞鎮舉辦了首屆活動,歷經12年的傳承守護,到如今已發展成為萬人空巷的非遺盛會。

舞龍表演。

“最初我們鎮上的舞龍隊伍只有五六支,如今已經發展到八支。”方洞鎮組宣統委員賀沛成介紹,不僅舞龍隊伍在增加,活動形式也有了新變化。

以今年的活動為例,其將民俗文化與景區融合,將活動從原本的一天增加至三天,除了舞龍等表演,現場還設置美食一條街和農特產品展銷一條街,此外,還有非遺體驗點,遊客可親手舞動彩龍,感受非遺技藝的靈動。

重慶市榮昌區清江鎮帶來了重慶非遺《金錢板》表演。

記者在當天的活動現場看到,還有來自重慶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金錢板》表演。“近兩年來,我們和重慶榮昌區清江鎮形成了常態化的文化交流。”賀沛成說,方洞和清江兩地地域相連、文化相通、發展相依,兩地在河流管護、基礎設施建設、社會治理、產業發展等方面合作由來已久、情誼深厚。近兩年來,兩鎮形成了常態化的文化交流,比如,此前,清江鎮的“村晚”活動,方洞鎮亦有深度參與,其國家級非遺雨壇彩龍受邀演出。未來,兩地還將持續攜手推動文化互動交流。

祈福儀式。

瀘縣縣委常委、副縣長李國浩表示,“二月二 龍抬頭”民俗活動從最初的民俗展演,已經發展為集非遺體驗、文旅消費、人文交流等於一體的綜合性盛會,從瀘縣百姓的“自家節日”,成長為川南渝西地區的文化品牌。它不僅是展示四川瀘縣龍舞石刻、重慶榮昌夏布雜技等非遺技藝的窗口,更是推動川渝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紐帶,讓兩地的“文化軟實力”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