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來青軒舊影
在中央“五大書記”中,45歲的任弼時雖是最年輕的,但身體狀況也是最差的。長期繁重的工作和操勞,嚴重透支了他的健康。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等多種疾病,一齊襲來,壓垮了黨的這匹忠誠的“駱駝”。
在延安時,任弼時就成為毛澤東的得力助手之一。
在延安召開七大前,任弼時負責細緻而高度機密的工作:凡是從共產國際發來的絕密的和“萬萬火急”電報,都由他親自翻譯。毛澤東發出的電報,翻譯成俄文後,也必須經過他的校審定稿後,才能拍發。
任弼時兢兢業業地處理了中共中央和書記處的大量工作,這讓毛澤東得以從日常事務中抽出身來,集中精力考慮軍政大計。
1949年12月,毛澤東在蘇聯訪問時看望任弼時
抗戰勝利後,蘇聯醫生阿洛夫為劉少奇、朱德、任弼時等全面檢查身體。阿洛夫醫生將檢查結果如實地向毛澤東作了彙報說:“多數領導同志都還算健康,唯有任弼時一人的身體狀況不行。他的腦血管硬化,都影響到了雙目視力,這是非常不好的兆頭,這表明他的病情己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
毛澤東聽話,非常關心任弼時的病情,多次催促他趕緊治療。但始終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任弼時,總是要求自己“能走一百步,就不要走九十九步”。
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任弼時,在這時已擁有了三個人人共知的綽號:“駱駝”“被子”“黨內媽媽”。
“駱駝”是忍辱負責的意思。“被子”是因為任弼時為人厚道、公道,對待幹部就像冬天蓋一床棉被,讓人感到暖和、舒服,可以安安心心、踏踏實實地度過寒夜。“黨內媽媽”稱謂,是指他雖是中共最高層領導成員之一,年齡不大,但始終像“媽媽”那樣無微不至地關愛他人, 即使細小的小事,對同志也是呵護有加。
1949年4月11日任弼時抱病作報告
任弼時入住香山後,首先忙於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從會議籌備、文件準備,他都親體力行。4月11日,大會如期召開。任弼時在這次大會上,代表中共中央抱病向大會作長篇政治報告。這對於病中的任弼時來說,是一項體力上的超負荷。在大會上,他將報告作完第一部分時,出現了頭暈、心悸和氣短。在這種情況下,報告稿只能由其他同志代為宣讀。
病倒後的任弼時,住進了玉泉山干體所。
毛澤東和任弼時是志同道合的校友;是通力合作的同志;是默契的主帥和助手;是情深誼重的戰友。
離開香山來青軒,也遠離了香山雙清別墅的毛澤東和其他戰友的住地,這讓毛澤東和中央各位領導人,都十分惦記這位忠實的一同從戰火中走來的戰友。
毛澤東認真聽了周恩來和醫生的關於任弼時病情的報告後,特別指示要精心治療,加強護理。
6月9日這一天,毛主席在雙清別墅批閱完文件後,抬頭看到了友人送來的七八尾鮮紅的北京金魚。這金魚的靈動,給毛澤東的心身帶來了愉悅。毛澤東曾對工作人員說:“魚都和我熟了,認識我呢!只要我一起身,這魚兒就朝着我游來呢。”
的確,毛澤東批閱文件或讀書疲憊時,就會走到近前觀賞,有時還拿點魚蟲喂喂它們。所以毛主席一靠近,它們便爭先恐後圍攏來,做好搶魚食的準備。
而此時,毛澤東想到了病中的任弼時,想到躺在病床上的任弼時,一定是很寂寞的。想到這兒,毛澤東叫進警衛戰士說:“快把這北京金魚,給弼時同志送去。”
毛澤東寫給任弼時的友情和關愛
毛澤東一邊說一邊來到書桌旁,提筆給任弼時寫上了一句話:
弼時同志:送上紅魚一群,以供觀覽。敬祝健康!
毛澤東六月九日
任弼時接到毛澤東送來的“大禮”,深致謝意!並對警衛戰士說:“主席這麼忙,還這樣挂念我,謝謝毛主席,向他致敬!”
這是毛主席一生中第一次以一群水中紅魚為禮,送給他親密的戰友,並附上書信一封。
這是毛主席對戰友寄託的無限深情。
任弼時在玉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