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槍眼、扛炸藥包,特級戰鬥英雄到底有多牛?134萬志願軍只有2位

|九鼎鑒史

編輯 |九鼎鑒史

你知道“特級戰鬥英雄”的稱號有多牛嗎?被賦予這個稱號的英雄又付出了怎樣的犧牲嗎?整個抗美援朝的戰爭中,中國參戰的志願軍有134萬,可只有兩人獲得了這樣的榮譽稱號,這兩人就是黃繼光和楊根思,值得所有國人永遠銘記的特級英雄。

1950年6月,美國侵略者發動了朝鮮戰爭,並將戰火一度蔓延到我國的邊境地區,面對我國的嚴厲警告,美國絲毫不放在眼裡,並不斷侵襲我國領土和人民,嚴重的威脅到了我國百姓的生命安全,因此毛主席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定。

抗美援朝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戰爭,是為了保護國家領土安全不得不做出的戰鬥,1950年10月19日,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的跨過鴨綠江中朝邊境,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篇章,開啟了這場艱苦卓越的反侵略鬥爭,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長達兩年零九個月的戰鬥時間內,中國人民志願軍損失39萬餘人,戰士們用生命和鮮血打退了聯合國軍,讓其不得不退回三八線以內,並坐到談判桌上和平談判。

在外人看來,我們最終是取得了勝利,讓別國再也不敢小瞧中國人民志願軍,我們能夠用小米加步槍打退武裝到牙齒的美軍,是我們志願軍的能力,可實際上呢?志願軍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受了太多的罪,吃了太多的苦,冰天雪地里沒有禦寒的衣物和食物,只能啃凍成冰疙瘩的土豆,而美軍卻能夠吃熱乎乎的食物,如果不是志願軍那強大的意志力和保家衛國的決心,結局是啥真的不一定。

在整個抗美援朝的戰爭中,榮立各級英雄戰功和模範稱號的有30多萬人,可獲得特級英雄稱號的就只有用身體堵敵人機槍口的黃繼光和抱着炸藥包沖向敵人,和敵人同歸於盡的楊根思。

今年是黃繼光犧牲的第70周年,因此在今年國慶上映了一部《特級英雄黃繼光》的電影,講述了黃繼光和他的戰友們,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冒着生命危險建立通信設備,並且為了守住陣地加入殘酷的戰鬥中,最後為了守住陣地用身體堵槍眼的故事,有網友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直接表示:以前雖然知道黃繼光是一個大英雄,可並沒有切身體會,看完這部電影后,黃繼光的人物變的更加立體更加鮮活,真正的讓英雄走進了人們的心裡。

黃繼光犧牲時的那場戰役是著名的上甘嶺戰役,這次戰役讓中國志願軍打出了自己的軍威,可也犧牲了許多志願軍,打得極其慘烈。

電影《特級英雄黃繼光》

黃繼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縣,從小家庭非常貧困,常年在地主的剝削下討生活,他的父親也是因為地主苛責的原因死亡,1949年各個地方都被解放,而他貧苦的家庭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這讓他非常感謝黨和政府,積極的參加當地的民兵隊伍。

朝鮮戰爭爆發後,新中國軍事實力根本就沒法和美國比,我們是小米加步槍,人家是飛機加坦克,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可是我國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反而不斷的徵兵,以求用人海戰術打贏這場反侵略戰爭,當黃繼光看到徵兵的消息時,二話不說的選擇報名,他是村裡第一個報名的,可因為長期營養不良的原因,最後雖被選上,但因為個子矮小的原因,他被分配到45師135團2營6連當一個通訊員。

電影《特級英雄黃繼光》

黃繼光當兵時根本不識字,是在進入隊伍後跟着別的士兵學習,非常刻苦,一直到後來能給母親寫一封完整的家書,1952年10月19日,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所在的部隊,在深夜反擊美軍佔領的597.9高地,經過一夜的戰鬥,大部分的失地都被拿了回來,只有0號高地還在敵人的手中,關鍵是如果這塊高地不在天大亮之前拿下,等美軍的援軍一到,他們一夜的戰鬥都是白費。

當時志願軍指戰員只剩下16人,人數根本不夠,此時作為通訊員的黃繼光自發上前參加爆破組,本來其他指戰員是不同意的,可是黃繼光卻說:我也是戰士,我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黃繼光

先後炸掉敵人的幾個碉堡之後,黃繼光已經身負重傷,不宜再參加戰鬥,可是黃繼光明白,他們已經沒有多餘的人手,而剩下的碉堡依舊成為了美軍的掩體,壓制着進攻的志願軍。

眼看同伴久攻不下,黃繼光拖着自己受傷的身體慢慢地向碉堡挪動,而他的身後是一條長長的血線,當他爬到射擊的死角之後,向身後的同伴揮了揮手,接着拽着沙包站了起來,在戰士們不可置信的目光里,用身體擋住了敵人的機槍射擊。

剩下的志願軍趁着敵人被黃繼光擋住視線的機會,把所有的彈藥都扔進了碉堡里,最終這塊高地被成功拿下,可是黃繼光卻永遠的犧牲,當戰士們把黃繼光抱下來之後,他的整個上半生都被機槍打爛,再也流不出血,然而就算如此,他犧牲後保持的姿勢依舊是緊握沙包,直挺挺的站立着。

其實黃繼光的事迹剛開始並不被人知曉,因為他所在的連隊幾乎全部犧牲,還是倖存者萬福來在醫院透露出的經過,事後黃繼光的事迹被傳遍整個志願軍部隊,並被封為“二級戰鬥英雄”,可是與之一起戰鬥並活下來的志願軍戰士認為這個功勞不足以匹配黃繼光,因此不斷的講解黃繼光的光榮事迹,事無巨細,一點細節都沒有放過,並寫成材料遞到總部,最終總部決定授予黃繼光“特級戰鬥英雄”的稱號。

可是在2015年的時候,竟然有人懷疑黃繼光等烈士的真實事迹,還直言哪有人能抵擋得住槍口的,對於某些網友的不正確言論,曾經親自為黃繼光處理遺體的衛生員不止一次的站出來澄清,一次次的扒開自己心裡的傷口,因為對於這位衛生員來說,為黃繼光烈士整理遺體,是她人生中永不磨滅的一幕。

黃繼光為國堵槍口,和我國的另一位“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的行為很像,都是為了國家付出自己的生命,且用的是最慘烈的方式。

楊根思和黃繼光一樣,都出生在貧苦家庭,從小吃盡了苦頭,對舊社會充滿了怨恨,當得知共產黨是人民的隊伍時,毫不猶豫的跟着共產黨走。

1944年當兵之後,他先後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洗禮,第一次參加戰鬥就手拿長矛繳獲了槍支,充分展現出自己是當兵的好苗子,抗日戰爭中他立大功一次,被評為戰鬥模範,解放戰爭中,不僅立了大功,還獲得了“爆破英雄”“全國戰鬥英雄”等稱號,他在臨安戰鬥中,冒着敵人機槍掃射的危險,猛衝40米,用兩枚手榴彈炸掉了敵人的火力點,讓全團順利通過頭攻,這也是為何被稱為“爆破英雄”的原因。

泰安戰鬥中,楊根思更是在全身綁了26枚手榴彈,除掉了敵人的火力點,後來他又在戰鬥中一人俘虜了敵軍的一個排,被評為了“華北一級戰鬥英雄”。

抗美援朝的戰爭中,楊根思參加的最後一場戰鬥就是長津湖戰役,1950年11月底,楊根思帶領30多人駐守在長津湖的下碣隅里1071.1高地,東南的小高嶺,他們的任務就是切斷美軍南逃的退路。

看過長津湖電影的網友都知道,冰天雪地里,楊根思帶領的志願軍無論是人數還是禦寒設備都不如美軍,他們面臨的狀況就是武器裝備差,人數少,身上沒有禦寒的衣物,然而就算如此,志願軍依舊堅守自己的陣地,除了頭和槍都埋在雪地里,一動不動,而他們要攔截的是武裝到牙齒的美軍王牌部隊陸戰一師,同時天上還有掩護美軍撤退的飛機地上的坦克大炮。

他們建立的防禦工事都被美軍的炮火摧毀,可以說他們的任務非常艱難,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楊根思帶領着手下的志願軍頂住了敵人的8次進攻,每次都是在美軍距離自己只有30米的時候才開始射擊。

可就算楊根思帶領的一個排再堅強,也頂不住美軍那強大的火力衝擊,在敵人發動第9次進攻的時候,楊根思身邊帶上他只剩下5個人,因此楊根思讓沒有受傷的士兵帶着手裡的機槍護送受傷的士兵撤離,而自己則留在這裡死守陣地,楊根思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會面臨怎樣的狀況,可是他把自己生命置之度外,自己一個人來攔截美軍撤退的道路,為大部隊爭取時間。

等小高嶺陣地只剩下楊根思一人時,他拿起了僅剩的三枚手榴彈和一包炸藥,等待着敵人的進攻,等美軍上來時發現沒有一個活人,暗自慶幸之時,楊根思突然站了起來,點燃手裡的炸藥包,拉下手榴彈的引信,和敵人來了個同歸於盡。

高地守住了,志願軍不怕死的印象再次深深地刻在美軍的心裡,像死亡的陰影一樣揮之不去。

楊根思犧牲後,他被評為“特級戰鬥英雄”,而更為光榮的是,總部以他的名字任命了一支英雄連,讓為了國家大義犧牲的英雄永遠被後人所敬佩和惦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