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懂我者,無需多言;不懂我者,百口莫辯

2019年09月04日22:54:09 歷史 1962
夜讀丨懂我者,無需多言;不懂我者,百口莫辯 - 天天要聞

夜讀丨懂我者,無需多言;不懂我者,百口莫辯 - 天天要聞

文/民生周刊

懂自己的人,無需多言;不懂自己的人,百口莫辯。

當真正懂得的時候,體貼就變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因為感受相同,心境相同。因為懂得,所以包容,所以諒解,所以珍惜。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夜讀丨懂我者,無需多言;不懂我者,百口莫辯 - 天天要聞

春秋時期,齊國相國管仲和鮑叔牙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

年輕的時候,管仲家裡很窮,又有一個多病的老母親要奉養。鮑叔牙知道後,主動找管仲合夥做生意。

因為管仲沒有錢,做生意的本錢基本都是鮑叔牙出,可賺到錢後,管仲拿的分紅卻比鮑叔牙還多。

鮑叔牙的僕人忿忿不平,私下說,“這個管仲怎麼這樣,沒出什麼本錢,賺錢了卻要拿這麼多。”

鮑叔牙卻說,“不要這麼說,管仲並不是一個貪財的人,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要奉養老母親,他也沒辦法啊。

後來,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去打仗,進攻的時候,管仲總是躲在最後面,大家就罵管仲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

鮑叔牙馬上替管仲說話,“你們誤會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命去照顧老母親呀!

管仲聽到後非常感動,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也”。

後來,管仲更是在鮑叔牙的舉薦下,成為了齊國相國,而管仲也把齊國治理得很好。

因為鮑叔牙懂管仲,所以一直體諒管仲的難處,寬容管仲的毛病。

人生能夠遇到一個真正懂自己的人足矣,這種情誼比愛情更純粹,比友情更高尚,他的存在便是一種心安。

因為有人懂,委屈可以訴說,痛苦可以解脫。因為有人懂,孤單有人陪伴,失落有人安慰。

懂,不是語言,而是真心。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他都能理解,甚至感同身受。

懂,就不會責難,而是體諒我們的心寒;懂,就不會厭煩,而是替我們排憂解難;懂,就不會多問,而是明白我們的難以啟齒。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懂是一種牽掛。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因為懂得,所以惺惺相惜,所以念念不忘。

夜讀丨懂我者,無需多言;不懂我者,百口莫辯 - 天天要聞

四季交替,有人惦記冷暖;心情多變,有人包容理解。

下雨了,會擔心有沒有帶傘;颳風了,會擔心有沒有添衣。牽掛,不在身邊,卻在心間,相隔萬里,卻可相知,悄然無聲,卻很深情。

有人牽掛是一種幸運,更是一種幸福。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懂是一種篤定。

北宋詩人范仲淹因為主張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貶到潁州。當范仲淹準備離開京城時,他平時的好友紛紛避而遠之,怕受到牽連。

只有一位叫做王質的人不在意,他大搖大擺地將范仲淹送到城外,絲毫不在意別人的眼光。

王質懂得范仲淹的為人,所以能做到不計個人利害得失,真誠待友。和那些見利忘義之徒相比較,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而對范仲淹來說,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朋友,此時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世間很多情感,都會隨着時間、距離和境遇而消散,但“懂”不會,它是一種篤定。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馳,愛馳則恩絕。

以美貌交友,人老珠黃時就會被拋棄;以金錢交友,錢財散盡時就會被拋棄;以權力交友,地位不保時就會被拋棄。

只有互相懂得的兩個人,友情才能長久。

當別人誤解我時,他會無條件地相信我;當別人看不起我時,他會積極地鼓勵我;當我遭遇困境時,他總會及時伸出援手。

懂,是李白對王昌齡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懂,是高適對董大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懂,是王勃對杜少府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懂,是白居易對琵琶女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懂是世界上最溫暖的語言,懂得,讓心與心沒有距離,讓生命彼此憐惜。

如果生命中有一個懂我們的人,朋友愛人也好,知己家人也罷,都值得好好珍惜,被他們關心支持着,就是我們今生的幸運。

他們懂得我們,我們也要懂得感恩他們。

遇見,只是一個開始;懂得,才能相伴一生。

夜讀丨懂我者,無需多言;不懂我者,百口莫辯 - 天天要聞

主播:小鐵

媒體人,想用聲音陪伴那些孤獨、深夜難以入睡的人,用聲音溫暖你。

文章來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事業部

“喜馬拉雅FM”-“全民夜讀”欄目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援助圭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 天天要聞

援助圭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在萬里之外的南美洲國家圭亞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的醫生,用堅守和奉獻精神,為當地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也推動了圭亞那診療技術的發展。前不久,65歲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喬治敦公立醫院找黃曉波醫生複診。他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繼發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經過及時手術,他的眼睛已恢復了視力。喬治敦...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 天天要聞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篤篤篤……“啄木鳥”發出的悅耳聲音回蕩在林間,然而在80多年前,這個聲音卻是東北抗日聯軍預警及聯絡的“密電波”。搖動“響木”會發出類似啄木鳥啄木頭的聲音,抗聯戰士利用“響木”發出的不同聲音可表達多種意思,其在抗聯部隊隱蔽傳遞消息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介紹,80多年前,楊靖宇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 天天要聞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文‬/胡鐵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縣城外的蘆葦盪泛起金浪。四十七歲的劉備站在城樓上,望着校場上整齊列陣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腳邊的蒲草,在粗糲的指間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頑皮的笑意。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本文介紹《廣西學生軍》一書,藉以反映抗戰初期桂系軍隊組織發起的第二屆廣西學生軍的情況...
朱學勤憶胡適 - 天天要聞

朱學勤憶胡適

【原題】朱學勤:胡適,始終以一種從容的態度批評着那個時代,不過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轉自當代文學批評作者朱學勤 節選 |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轉載 |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胡適的一生是堅持自由主義的一生。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 天天要聞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說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認識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影視歌三棲藝人但是你知道嗎?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舉辦《DIVA演唱會》上海站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這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我準備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 天天要聞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開懸賞

為切實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和法律的權威,促進社會信用機制的建立,經申請執行人的申請,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人民法院發布最新執行懸賞公告: 1、被執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井崗鎮衛樓村汪崗村民組150號,公民身份號碼34011119900119 ****。 2、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