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和白種人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如何區別才是正確的呢?

2021年01月05日09:10:16 歷史 1554

  很多人可能第一次看見這種定義,白人和白種人不一樣嗎?其實我第一次看到也是懵逼狀態的,其實仔細一了解,慢慢就理解了。其實白人是屬於社會學上的區分,而白種人則是生物學上的區分,二者是可以重合的,社會學上的區分也就是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等等,而白種人就是膚色的問題了,這點大家都理解,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定義。

白人和白種人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如何區別才是正確的呢? - 天天要聞

廣義的白人是所有白種人都算,而狹義的則是強大的英國人才算,我們今天確是以美國人為例給大家分享。美國的種族大概有六種,而白人現在佔比60%,美國人最開始建國的時候,有最初的西班牙人,英國人,還有通過黑人貿易來的黑人,和本地土著印第安人,這樣一個組成的美國人種。而白人最開始佔了百分之八十。而後,由於美國的逐漸強大,各國人移居進美國,所以美國的白人比例就一直降低,現在只有了百分之六十左右。

白人和白種人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如何區別才是正確的呢? - 天天要聞

現在很多美國人都有呼籲白人逐漸減少的呼聲,也就是白人快成了少數民族了,這其實也不存在,畢竟比例始終是比例,基數還在那裡,但是,側面也反應了,美國白人的減少,這裡的白人可不是生物學上的白人,而是美國文化熏陶同化的白人,例如像西班牙移居進美國的白種人,由於沒被美國文化同化,他們被稱為西班牙裔的白種人,不能算作美國白人,而且西班牙人很難同化。

白人和白種人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如何區別才是正確的呢? - 天天要聞

就像我們中國人一樣,只有我們同化別人,因為我們民族底蘊過於強大,而美國則是一個歷史比較短的國家,他也怕文化入侵,也擔心本國人被同化,美國本土文化被其他國家同化,所以也導致了現在很多美國人呼籲現在美國白人正在減少,其實是一種文化入侵導致他們對本國文化的不認同,或者其他國家的來到美國,美國文化不能同化。

白人和白種人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如何區別才是正確的呢? - 天天要聞

再以中國做對比,歷史上不管哪種文化進入中國,都會變成中國文化,都會習慣我們的生活方式,都會慢慢的對國家有榮譽感,這就是一個民族文化強大和韌性的體現,我們國家走過幾千年,從來不怕外國文化入侵,就算某一時期某一些人比較熱衷,但是骨子裡他們還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熱愛者。而美國不同,建國的時間性導致他的先天性不足,所以相對於其他國家,他更害怕文化入侵,這一方面他們連英國都有所不如。

白人和白種人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如何區別才是正確的呢? - 天天要聞

美國一直標榜他們是自由,文化的大熔爐,其實他們也害怕真正意義上的白人減少,不斷被同化,我們今天所分享的這個白種人和白人的區別,其實更多是文化上的區別,文化不同,所以導致了他們相互的不認同。歷史總會有作為見證者的人,真正有底蘊有韌性的國家是不畏文化的侵入的,因為他們擁有其他國家所不能擁有的文化自信。

白人和白種人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如何區別才是正確的呢?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佛門高僧到抗元名將!廣東惠州古代十大風雲人物速覽 - 天天要聞

從佛門高僧到抗元名將!廣東惠州古代十大風雲人物速覽

在嶺南文化的版圖中,惠州猶如一顆鑲嵌在東江之畔的明珠,歷經千年歲月沉澱,孕育出無數傑出人物。從隋代高僧到宋末名將,十位歷史名人在不同領域各展風華,用智慧與熱血書寫傳奇。讓我們通過“檔案 + 生平”的視角,走進他們波瀾壯闊的人生。
河南鞏義:北宋皇陵麥金黃 - 天天要聞

河南鞏義:北宋皇陵麥金黃

5月25日,河南鞏義,千年宋陵——永泰陵內小麥金黃。石像生立於麥田周圍,宛如“麥田守望者”。不日,這裡即將迎來麥收季。圖為永泰陵內小麥金黃。經曉佳 攝圖為永泰陵內小麥金黃。經曉佳 攝圖為石像生“守望”着麥田。經曉佳 攝圖為石像生立於麥田兩側,宛如“麥田守望者”。經曉佳 攝圖為遊客在永泰陵內遊玩。經曉佳 攝圖...
一塊荒地定乾坤:牧童變帝王背後的真實人性博弈 - 天天要聞

一塊荒地定乾坤:牧童變帝王背後的真實人性博弈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來自權威資料,圖片源於網絡。若文章中涉及到版權,請和我們聯繫,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中觀點僅為個人看法,請理性閱讀!如有錯誤或不實之處,還請您諒解和指正,創作不易,感謝支持。前言歷史長河中的某些瞬間,往往被後世賦予神話色
劍河公路:沉入湖中的綵帶 - 天天要聞

劍河公路:沉入湖中的綵帶

編者按:本文選自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世紀大壩 清江明珠——三板溪水電站文史資料專輯》第187頁。作者為時任劍河縣交通局辦公室主任姚本正。三板溪水電站庫區南加段(圖片來自網絡)三板溪水電站庫區淹沒劍河境內公路10條,總里程120.12公里。它們分別是:1956年3月至1981年9月分段修建的展架至劍河至滿天星至南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