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頂天假如沒因練功走火而死,他的明教能否完成抗元復國的大業?

2020年10月07日14:28:54 歷史 1310

陽頂天確實是明教歷史上的一代雄主。他不但武功高強,天下間也少有敵手,在他出任教主之後,明教更是在他的領導下實現了崛起和復興,迎來了一段全盛時期。後來的張無忌能完成大業,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賴陽頂天時期所建立的明教班底和根基,而當年隨着他的突然離世,明教即由盛轉衰,陷入了三十餘年的分裂局面。不少讀者因此對其也產生了假如當年沒死,或能帶領明教和漢人提前實現復國大業的假想。在羽菱君個人看來,陽頂天雖是雄主,卻非當時漢人抗元領導,實現復國大業的天選之子,即便是他當年沒因撞破被帶帽引致練功走火入魔而死,他也不可能成為當時漢人的抗元領袖,原因就是他太過強勢了。

陽頂天假如沒因練功走火而死,他的明教能否完成抗元復國的大業? - 天天要聞

一.一手中興明教,結束兩百年衰落景象的陽頂天確實是一代雄主。

在陽頂天接任教主之前,很明顯明教是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衰落。衰落的起因,《射鵰英雄傳》中有所提及,乃為黃裳當年所重創。徽宗宣和二年,明教教主方臘以“二宗”、“三際”之說,組織群眾,在睦州幫源發動起義。其自號“聖公”,周邊各地紛起響應,起義軍捷報連連,連續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縣,東南震動。徽宗皇帝慌忙命童貫為宣撫使率軍十五萬鎮壓,起義軍戰鬥失利,第二年方臘遭叛徒告密,被捕就義身亡。而且徽宗皇帝為了將明教連根拔起,派遣黃裳帶兵圍剿明教總壇,黃裳一戰殺死明教數高層,重創其領導機構,雙重打擊之下,明教元氣大傷,開始衰落。

南宋開始,明教雖有王宗石教主信州起事,餘五婆教主衢州起事,張三槍教主在江西、廣東一帶起事,但都只是小規模的反抗官府,並未掀起大的風浪,且都以失敗告終。反而因素來與朝廷官府作對,朝廷將其視為“魔教”,嚴加禁止。明教為了活命,行事開始隱秘詭怪,以避官府耳目,這就讓正大門派與明教逐漸有了正邪之分,和中原武林諸派怨仇相纏,積怨成仇之後更加勢成水火。朝廷官府當他們是十惡不赦之徒,名門正派的俠義道瞧他們不起,甚至打家劫舍、殺人放火的黑道中人,也說他們是妖魔鬼怪,明教聲名終於掉到了底谷。為保聖火,到後來明教就被迫離開中原,遠遷西域苦寒之地,在易守難攻的光明頂重新建造了總壇。

陽頂天假如沒因練功走火而死,他的明教能否完成抗元復國的大業? - 天天要聞

此後一百年,明教在沉寂中繼續衰落,到第三十一代的石教主在任期間,甚至連明教的鎮教聖物“聖火令”都被丐幫中人所搶,並與天下第一大幫的丐幫成功結下樑子。而後“聖火令”被波斯商賈所購,輾轉帶回波斯,被波斯明教所收回。但卻因此讓中土明教的教主為了到波斯總教迎回“聖火令”,而強練“乾坤大挪移”,致使包括三十二代衣教主、三十三代陽頂天在內,接連三任教主都最終走火入魔而死。可以說從方臘之後到陽頂天之前,明教是經歷了一段長達兩百多年的衰落時期,在江湖上並沒有多大的聲勢可見,就跟“雙鵰時期”的少林一般。

到陽頂天出任教主,由於他武功高強,雄才偉略,在他的帶領之下,明教中人才輩出,卧虎藏龍,光明左右使、四大護教法王、五散人和五行旗掌旗使,職位雖有高低,卻個個都有一技之長,身負過人的本領。這些人才視陽頂天為共同的偶像而共事一堂,爭先立功,誰也不願落下。如此內修外攘,短短十幾年陽頂天就打下了一個偌大的基業,在他手上實現了明教的崛起和復興,終於一改往日頹廢景象;而且直接改變了當時的武林格局,也衝擊着蒙元政權的統治。

陽頂天假如沒因練功走火而死,他的明教能否完成抗元復國的大業? - 天天要聞

毫無疑問,作為明教的中興之主,陽頂天無疑是有雄才的,他是完成了至少十代人以上艱辛奮鬥的復興夢想,其中不易可想而知。隨着明教的勢力空前壯大,他個人和明教影響力也達到了空前的地步,江湖上都要懼他三分,興復之夢看似已近在咫尺。但很可惜,就在他想繼續大展拳腳,實現抗元復國偉大抱負的關鍵時刻,他因修練鎮教神功時撞破他夫人與成昆的姦情,氣血翻騰,壓制不住體內真氣引致走火入魔而死。

而且由於他的突然離世,他所選立的繼任人選、安排的教中事宜,又得不到及時的公布,在他死後僅幾年,他所培養搭建起來的領導班子,就為爭教主而把明教搞得四分五裂,他為興復之夢日夜操勞所打下的一番基業,也差點因之而分崩離析。在張無忌繼任教主之前,明教有三十餘年的時間,一度重回當年衰落的光景,絲毫看不到再次復興,繼而完成抗元復國大業的希望。那麼若是當年陽頂天沒因練功走火而死,後來的他真的能夠帶領明教實現驅除蒙元、恢復漢人江山的大業嗎?羽菱君個人認為,這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陽頂天雖是雄主,卻非當時漢人抗元領導的天選之子。

陽頂天假如沒因練功走火而死,他的明教能否完成抗元復國的大業? - 天天要聞

二.陽頂天只能是明教中興之主,卻不可能成為彼時漢人的抗元領袖。

首先有個問題我們必須明確,那就是單憑明教一教之勢力,就能夠完成驅除蒙元恢復漢人江山的大業嗎?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無論是陽頂天,還是後來的楊逍與張無忌,甚至是五散人中的說不得等人,他們都知道想要取得抗元大業的成功,就必須攜手中原武林諸派,團結天下英豪志士,同心協力共同抗敵;單憑一教一派對抗強元,最終都會獨木難支,難有大成之功;明教方臘之後的歷代起義,便是血的教訓。後來楊逍對張無忌所說的一番話,就說明了這一切。

楊逍道:“天下百姓苦難方深,人心思變,正是驅除韃子、還我河山的良機。昔年陽教主在世,日夜以興復為念,只是本教向來行事偏激,百年來和中原武林諸派怨仇相纏,難以攜手抗敵。天幸張教主主理教務,和各派怨仇漸解,咱們正好同心協力,共抗胡虜。”新修版《倚天屠龍記•第二十五回》

陽頂天假如沒因練功走火而死,他的明教能否完成抗元復國的大業? - 天天要聞

要知道,彼時天下,草莽江湖之上,那是真正的藏龍卧虎,後來屠獅大會前夕,金庸安排青海派、河間雙煞等高手輪番出場,就是為了證明這一點。說明漢民族之所以還被蒙元朝廷,奴役在鐵蹄之下,乃因群龍無首,在當年郭靖黃蓉夫婦之後,再沒有一個能夠讓天下英雄信服的大德,來主持大局號令群雄,同心合力對抗暴元。而實際上,也正是因為明教不可能以一教之力而取得抗元的功成,這也註定了不可能在陽頂天的手上,完成漢人復國的大業。因為陽頂天永不可能成為漢人抗元的領袖,他最高的成就,也就只能是明教的中興之主,他的性格,他的行事作風,註定了他不可能做到消除與各派的積怨,並團結他們共同抗敵。這點我們從小說中關於他與武林不多的幾件事,即能見分曉。

第一件事,就是他當年行走江湖時與韓千葉父親言語不合就大打出手一事。從這件事可看出,恃着自己武功高強的陽頂天,在江湖上必定是積仇積怨甚多的主,是個很容易就樹敵的人。而從後來韓千葉找他報仇一事的後續來看,江湖上記念陽頂天,想找他復仇讓他難堪,甚至想將他除掉的人也在所不少。而且子承父志,並未因時間流逝淡忘,反而變成世仇,將陽頂天視為終極目標。只不過不少是因打不過陽頂天,而像成昆那樣只能一股怨氣在心,不敢明顯表露,只能在暗中等尋機會去實行報復。這些江湖俠客,出身和關係往往都錯綜複雜,數人背後即可牽引出武林一大片教派幫會,陽頂天年輕時結下的仇怨,實際上就已讓他與武林許多門派都出現了隔閡,這些門派將之視為仇敵,又豈會輕易奉他為抗元領袖,去聽他號令呢?

陽頂天假如沒因練功走火而死,他的明教能否完成抗元復國的大業? - 天天要聞

第二件事就是他與崑崙派結下樑子。雖然何太沖的師父白鹿子是死在楊逍手下,但實際上明教與崑崙派的世仇應是從陽頂天開始的。白鹿子之所以會有與楊逍一戰,乃是因為當年他的師傅靈寶道長,也就是何足道的師兄,敗在了陽頂天的手下,白鹿子是為師父復仇而戰。起因很明顯就是崑崙派與明教同處崑崙山脈,而陽頂天明教的崛起觸碰到了崑崙一派的利益,兩派摩擦升級就引致了掌門之戰,靈寶道長雖為崑崙掌門,最終卻不敵陽頂天並羞愧而死,兩派也就這樣結下了梁子。崑崙派乃六大名門正派之一,六派同氣連枝,陽頂天、楊逍接連與崑崙積仇,就意味着他已經成功失去了團結六派的機會。他與少林的結讎正印證了這一點。

陽頂天與少林三渡的一戰,就是第三件事。雖然三渡會與陽頂天一戰,是成昆挑唆的結果,但三渡出戰陽頂天的理由,應當就是替崑崙和峨眉出頭。很明顯,當年陽頂天是一人大戰了三渡,因為若不是三渡合力還敗在老陽手下,他們三兄弟回少林後就不用花三十多年來練“金剛伏魔圈”。這也可看出陽頂天自恃武功高強,當時是多麼的意氣風發,甚至是目空一切,面對武林泰山北斗少林的挑戰,也毫不退怯。但是他雖打敗了三渡,卻已與漢人抗元領袖,武林至尊的位置徹底告別了。因為他已然得罪了武林泰山北斗的少林,倚天時期少林一派的心胸,從後來的張無忌求醫一事上就能看出是多麼的狹隘。

陽頂天假如沒因練功走火而死,他的明教能否完成抗元復國的大業? - 天天要聞

從以上幾件事,總結出一點,就是陽頂天永不可能團結得到武林諸派、天下義士。任是他武功有多高強,他多麼以興復為念,他最終也不能得到明教之外的其他勢力的支持,不可能像後世的張無忌那樣,被各派共同推舉為武林至尊,抗元的領袖。因為他太過強勢了,他的行事作風,他看重一爭高低的行為,註定了明教與各派的積怨永遠不可能在他手上得到消除,只會仇怨越積越多越深,隔閡越大。沒有了各派的支持,單憑明教一教之勢力,抗元復國談何容易?陽頂天最高的成就,就只能是天下間除了武當張三丰,誰也未必能勝得他一招半式的明教教主;他的作用就是為後世的張無忌,打下一個堅實的根基。

其實,金庸先生之所以創造陽頂天這號人物(初版為楊破天),目的就是為了襯托張無忌的了不起。張無忌或許不是明教最有雄才的教主,但他卻是當時特定歷史背景下,領導漢人抗元實現百年復國大業,真正的天選之嬌子。張無忌與陽頂天最大的區別,就是他能夠放下自身的仇恨和榮譽,去團結一切抗元的力量,這就註定了漢人抗元復國的大業就只能由張無忌去領導實現。

不少讀者老是在詬病張無忌的實戰能力,認為他枉費了一身的神功。但殊不知正是張無忌事事不以己甚,凡事留有餘地的態度,才使得他的仁者之風,不斷讓人折服,最終就成功得以為明教正名,團結了一切力量,繼而號令天下,打造了抗元統一戰線。假如他每次對戰,都強勢霸道,力爭贏下每一戰,那他的成就,最多也就是陽頂天第二罷了。張無忌的一身武功,實際上就是金庸先生為了他能完成打造抗元統一戰線的這個歷史重任而匹配的,以武罷斗而實現團結才是要點。從這點就更能看出金老寫作時的用心良苦,《倚天屠龍記》一書的主題也在此。

陽頂天假如沒因練功走火而死,他的明教能否完成抗元復國的大業?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是羽菱君,專註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