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美男潘安寫了首友誼詩,最終卻成了“詩讖”,斬首時感慨萬千

2020年08月19日06:32:05 歷史 1613

提及文人墨客,就不得不提西晉文學家潘岳,潘岳是西晉文壇傑出的代表人物,字安仁。潘岳最為現代人所熟知的身份不是文學家,而是相貌,他被譽為“古代第一美男”,居古代四大美男子之首,後人給他起了個名字叫潘安,正因為如此,後人在讚美某個男子相貌俊俏常以“貌似潘安”來形容。

第一美男潘安寫了首友誼詩,最終卻成了“詩讖”,斬首時感慨萬千 - 天天要聞

古代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潘岳出生於世家大族之家,其祖父、父親皆是當時的地方大員,祖父潘勖曾任安平太守,其父潘芘任職琅邪內史,潘岳從小生活於安逸,舒適的家庭環境當中,這讓他能夠接受當時最好的教育,給其能夠展現自我創造了一個更加優異的上層社會環境。潘岳自小聰慧,聞名於世較早,被人譽為神童,潘岳少年是就讀於太學,青年之時便已經步入相府,充當幕僚。說實話,當時,潘岳要才有才,要貌有貌,依附於當時權臣,又廣交好友,居於理想官職,可謂混得如魚得水。

潘安作為西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其之才華,天下聞名,與同時期的陸機齊名,素有“潘江陸海”之稱,對於二者的才華,南朝文學批評家南朝·梁·鍾嶸在其《詩品》中如此評價道“陸才如海,潘才如江”,後人常以“潘江陸海”來比喻某人文學才華橫溢,是個大才子。作為晉惠帝時期最為有名的文人團體“二十四友”的領軍人物,西晉文壇三大家之一,潘岳一生著作無數,令人稱讚的作品如數家珍,比如他所作的《閑居賦》、《秋興賦》、《悼亡詩》、《登虎牢山賦》、《狹室賦》、《哀辭》、《滄海賦》、《懷舊賦》等堪稱一流作品,尤其是他的《悼亡詩》成為了我國文學史上悼亡題材的開先河之作,被譽為悼亡題材文學第一作品,同時也成為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名篇佳作。

第一美男潘安寫了首友誼詩,最終卻成了“詩讖”,斬首時感慨萬千 - 天天要聞

古代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潘岳的政治生涯在前面筆者已經粗略的談過那就是“依附於當時的權臣”,先後投靠於太尉賈充、太傅楊俊、後軍將軍賈謐等門下,然後這樣謀局註定不穩定,不確定,危機四伏,隨着依附的各大勢力相繼倒台,潘岳的政治生涯也漸顯頹勢,走上了不歸路,後被司馬倫的心腹孫秀誣告,潘岳最終被株連三族。

那麼這個叫孫秀的為何要誣告潘岳呢?原來他與潘岳早有間隙,有宿怨,賈氏的倒台,讓其抓住了機會,趁機謀害了潘岳。在《世說新語·讎隙》記載了這麼段歷史,孫秀沒有得勢時看上了潘岳好友石崇的寵妾綠珠,希望石崇能夠將綠珠送配給他,對於孫秀的為人,石崇嗤之以鼻,而身為好友的潘岳更是認為孫秀為人詭詐,狡猾,當著石崇的面無情地指責披露孫秀之惡,如此兩人被孫秀視為眼中釘。

第一美男潘安寫了首友誼詩,最終卻成了“詩讖”,斬首時感慨萬千 - 天天要聞

古代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後來,孫秀當了中書令(相當於宰相),便趁機報復石崇、潘岳,羅列他們罪名,先後將石崇、潘岳抓入大牢,而後又先後押赴刑場。石崇先於潘岳被抓,又先於潘岳押赴刑場,對於潘岳的遭遇,石崇毫不知情,直到在刑場,石崇見到潘岳時,大驚的嘆息道:“安仁,怎麼你也來了。”潘岳笑着回答道:“可謂白首同所歸”。潘岳的回答讓石崇默默地流下了眼淚。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天命,這“白首同所歸”可是當年潘岳為了表達他們之間友情牢固真切所寫的之詩歌,詩歌名為《金谷集作詩》,其中詩的最後四句是“春榮誰不慕,歲寒良獨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

千古不變的交友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似乎與潘岳的“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有異曲同工之妙,潘岳萬萬沒想到當初寫下的一首表達友情堅不可摧的詩歌,竟然巧合預測了自己的結局,後人每每想到於此便會感慨萬千!(文:悔昔道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60年後將卸任CEO,庫克:認識他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之一 - 天天要聞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爾60年後將卸任CEO,庫克:認識他是人生中最珍貴的經歷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將卸任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CEO的消息,震驚全球。當地時間5月4日,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爾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負責非保險業務的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將在董事會批准後執掌伯克希爾·哈撒韋。他表示,董事會計劃於周日(當地時間5月5日)舉行會議。據媒體報道稱,這一消息震驚了...
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肅親王豪格 - 天天要聞

與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肅親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極駕崩後,因未指定繼承人,一場激烈的皇位爭奪戰在皇官崇政殿打響。肅親王豪格就是在這場鬥爭中與皇位失之交臂。多爾袞當時,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一個是以肅親王豪格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極長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運動,“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 - 天天要聞

王 笛:五四運動,“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

今天是五四,讀歷史學家王笛《中國記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別是本書第四部“巨人醒來,1919”,講述西方媒體眼中的五四運動——歡呼“中國開始覺醒”。經授權刊出書摘,讓我們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麼看待中國的五四運動的。文|王笛“中國開始覺醒”比勝利更偉大的是中國的覺醒。——美國專欄作家喬治...
蔣少龍:柏林牆、奧斯維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 天天要聞

蔣少龍:柏林牆、奧斯維辛及多瑙河岸的鞋子

文|蔣少龍人間四月天,正是一年春光好。東歐遺產之旅,德國柏林牆、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布達佩斯多瑙河岸的鞋子紀念碑,歷史不容遺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往者不諫,來者可追,忘記過去就意味着背叛。首先來到柏林牆遺址。清晨的陽光照耀在東柏林的一條大街上,柏林牆的遺址就在這條大街。儘管柏林牆現在...
日本間諜川島芳子“替身代死”說法 - 天天要聞

日本間諜川島芳子“替身代死”說法

1948年3月25日,川島芳子寫完遺書之後,於上午6點在北平第一監獄被執行槍決,終年41歲。因為川島芳子的機智聰敏,外加大半生間諜的生涯,民間便傳出了她替身代死說法。“替身代死”的說法。
五四青年節丨我們永遠年輕! - 天天要聞

五四青年節丨我們永遠年輕!

青春是什麼?是清澈的雙眼是春天的閃電是無畏的夢想是永不熄滅的火焰是失敗後倔強起身的勇氣是迷茫後無比堅定的眼神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心中的理想,從未放棄……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縱使時光老去夢想在,勇氣在青春,就在奮鬥的路,是最美的路追夢的青春,是最美的時光今天是五四青年節願你我永葆青春,永遠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