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逃蘇聯:以最硬核的方式,在海上遊了2天3夜

2020年07月17日06:54:17 歷史 1119

我們看過太多駕駛飛機逃離蘇聯的故事。下面這個逃離蘇聯的故事很不一樣,堪稱最硬核的方式。他從郵輪上跳下來,在海上遊了兩天三夜,最終抵達菲律賓。


叛逃蘇聯:以最硬核的方式,在海上遊了2天3夜 - 天天要聞


這個人就是斯坦尼斯拉夫·庫里洛夫,他是蘇聯一名海洋學家,他曾在蘇聯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海參崴的海洋生物研究所工作。可能正是由於海洋學家的身份,讓他選擇了海上游泳逃離。他的專業知識,讓這個硬核逃跑計劃得以實現。


1936年斯坦尼斯拉夫·庫里洛夫出生在蘇聯北奧塞梯的弗拉季高加索。童年時隨父母遷居到哈薩克斯坦的塞米巴拉金斯克。


叛逃蘇聯:以最硬核的方式,在海上遊了2天3夜 - 天天要聞


塞米巴拉金斯克緊靠着哈薩克斯坦的著名河流——額爾齊斯河。庫里洛夫從小就喜歡和小夥伴們跑去額爾齊斯河游泳,為此沒少挨父母訓斥。不過,這段童年經歷讓庫里洛夫練就了良好的水性,也為後來游泳逃離蘇聯打下了基層。


庫里洛夫從小就渴望海上航行,當一名海軍。可是由於他眼睛近視,未被海軍錄取。庫里洛夫只得去列寧格勒氣象學院學習。畢業後成為了一名氣象研究人員。


大概是運氣好,庫里洛夫被分配到了蘇聯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研究所也需要大量氣象人員),通過另一種途經圓了他的航海夢。


後來庫里洛夫被調到海參崴海洋生物研究所工作,這下他更近距離接觸到大海了,航海變成了家常便飯。


叛逃蘇聯:以最硬核的方式,在海上遊了2天3夜 - 天天要聞

海參崴海洋生物研究所工作的庫里洛夫


然而庫里洛夫工作的並不開心。原因是他“成分”不好,庫里洛夫的一個姐姐嫁給一個印度人,並移民到了加拿大。於是庫里洛夫成了有“敵特”親戚的“限制人員”。再加上他有兩個聯合水下項目都失敗了,因此在海洋研究所越來越不受待見,越來越受到排擠。


庫里洛夫整天活在消極與痛苦中,漸漸地萌生去意——反正自己也沒結婚,沒家沒室,一個人逃離蘇聯也沒牽連。


但要怎麼逃出去呢?庫里洛夫卻並未想好。


叛逃蘇聯:以最硬核的方式,在海上遊了2天3夜 - 天天要聞


直到1974年12月他看到一則廣告。一艘叫“蘇維埃聯盟號”的郵輪正停靠在海參崴,他們正召集遊客出航,主題是“從冬季到夏季”。


“蘇維埃聯盟號”郵輪的航行線路是從海參崴起航進入日本海,再穿越對馬海峽進入到中國東海,一直往南航行,經過台灣東岸海域繼續往南,抵達菲律賓沿海,再繼續向南到達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赤道附近,這裡是終點。


這一趟旅程從海參崴的寒冷到赤道的炎熱,可不就是“從冬季到夏季”么。


叛逃蘇聯:以最硬核的方式,在海上遊了2天3夜 - 天天要聞


庫里洛夫意識到“蘇維埃聯盟號”郵輪是他逃離的好時機。因為郵輪沿途不會在任何港口停留,所以遊客們不需要護照也不需要簽證,給錢就上船。


庫里洛夫不會錯過千載難逢的機會,趕緊繳費上船!


事先,庫里洛夫已了解了“蘇維埃聯盟號”郵輪的航線路線。他作了周密計劃,在菲律賓錫亞高島附近海域跳海,然後游泳去錫亞高島。


叛逃蘇聯:以最硬核的方式,在海上遊了2天3夜 - 天天要聞

綠點:跳船點,白點:錫亞高島,紅圈:旅程終點赤道附近


1974年12月13日這天傍晚,“蘇維埃聯盟號”如期來到錫亞高島附近海域。這時海上風浪很大,人們都待在船艙里。對庫里洛夫而言是極佳的機會,不會被人發現。


庫里洛夫帶着簡易的游泳設備:腳蹼和游泳呼吸面具。找準時機,“撲通”跳下船!庫里洛夫很幸運,沒有被人發現,更沒有擊中船的螺旋槳——不然就攪成肉泥了。


當時,錫亞高島附近海域幾天內一直有大風浪,這使得庫里洛夫游泳極其困難,經常被浪打的偏離路線,他不得不與風浪做鬥爭,疲於奔命。


叛逃蘇聯:以最硬核的方式,在海上遊了2天3夜 - 天天要聞

出逃成功後晚年的庫里洛夫


更可怕的是庫里洛夫沒有帶水(這身游泳裝備不允許他帶任何東西),到第二天晚上即出現了脫水現象,他雙腿幾乎要失去了知覺,感覺身體很沉重、很沉重……


幸運的是,一個浪打過來,將庫里洛夫帶到了一塊只有幾平米的礁石附近。庫里洛夫立馬看到了希望,他拚命遊了過去。


在礁石休息了好久,庫里洛夫體力恢復了一些。他不想脫水而死在這裡,他心裡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游到錫亞高島!


好在庫里洛夫過硬的水性和堅強的意志力,他挺過來了。在海上不可思議地遊了兩天三夜,終於抵達了菲律賓的錫亞高島!


叛逃蘇聯:以最硬核的方式,在海上遊了2天3夜 - 天天要聞

菲律賓錫亞高島


庫里洛夫被當地漁民救起,並向菲律賓當局報告。結果庫里洛夫被當作蘇聯特務抓了起來。


庫里洛夫在菲律賓監獄中待了將近一年。他在加拿大的姐姐幫了大忙,為其洗脫蘇聯特務罪名被釋放。出獄後庫里洛夫在姐姐的安排下去了加拿大生活。


叛逃蘇聯:以最硬核的方式,在海上遊了2天3夜 - 天天要聞


且說庫里洛夫出逃讓蘇聯人臉丟大了,在庫里洛夫缺席審判的情況下,蘇聯法庭以“叛國罪”判處他十年有期徒刑。當然,這只是走一個程序而已,對庫里洛夫不會有任何影響。甚至在西方人眼裡,反倒是他傳奇經歷的一個證據。


庫里洛夫在加拿大生活了12年,後來移民去了以色列定居,在以色列海法的海洋湖泊科學研究所工作。庫里洛夫還在以色列娶了一名猶太女子。


叛逃蘇聯:以最硬核的方式,在海上遊了2天3夜 - 天天要聞


在以色列期間,庫里洛夫寫了一本書《孤獨的海洋》,重點講述他的逃離過程。此書賣的不錯,被翻譯成多種文字,西方世界都對他的傳奇經歷很感興趣。


1998年,庫里洛夫在以色列去世,享年62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痛別!她走了,僅剩7人…… - 天天要聞

痛別!她走了,僅剩7人……

5月7日記者從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獲悉5月7日凌晨1時許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小瑞奶奶(化名)在湖南華容縣去世享年96歲小瑞奶奶1930年生於湖南華容1943年春夏之交13歲的她不幸被進村日軍抓獲日軍將擄掠而來的女性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極目新聞記者高偉通訊員李璐 汪龍“挺高興的,沒想到我能得到這份榮譽,也為我們這個事業感到驕傲。希望以此激勵家鄉後人銘記歷史、傳承艱苦奮鬥精神。”陳明秀說。5月4日,曾親歷那場偉大事業的九旬老人陳明秀回到夢縈魂牽的故鄉,向鍾祥市博物館捐贈了一枚珍貴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陳明秀(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