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真的活埋了40萬趙軍?遺址被發現後,專家:沒有那麼簡單

2020年06月24日23:40:09 歷史 1355

長平之戰,是春秋戰國時代一次持續最久、規模最大、最慘烈的戰爭,正如古人提到東周500年戰爭歷史時說的話,唯推晉陽、長平兩役,所謂“晉陽之圍,懸釜而炊;長平之戰,血流漂櫓”。

最終戰爭的結果,按照《史記》記載,以趙國全軍覆沒,白起坑殺40萬降卒,只留下240名士兵回國:“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坑)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

白起真的活埋了40萬趙軍?遺址被發現後,專家:沒有那麼簡單 - 天天要聞

然而從如今的角度來看,這個數字也是疑點重重,首先一個最為重要問題,趙國真的有那麼多人?

當時的趙國,囊括河北省大部和陝西大部,是東方六國最為強大的國家,人口大約在300萬左右,能夠湊出40萬大軍,顯然有些誇張,但是根據考證,趙國軍隊中,其中大部分,將近三分之二是徵集的運糧部隊。平日為平民百姓,因此趙軍的人數應當是真實的,而在長平之戰中,趙國確確實實派出了所有的壯勞力。

白起真的活埋了40萬趙軍?遺址被發現後,專家:沒有那麼簡單 - 天天要聞

但是在遺址被發現後,考古專家認為,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1995年,在山西晉城永錄村,一對父子在自家果園鬆土的時候,卻挖出了很多青銅箭頭和屍骨,上報之後,考古團隊匆匆趕來,經過確認,這正是當年長平之戰的遺址,其中埋藏着超過130具以上的趙軍屍骸,伴隨着趙國的刀幣、布幣、半兩、箭頭、帶鉤等文物。

白起真的活埋了40萬趙軍?遺址被發現後,專家:沒有那麼簡單 - 天天要聞

然而經過探究發現,這些屍骨當中,有的胳膊大腿有着明顯斷裂的痕迹,有的胸腔中埋藏有箭頭,還有的只有軀體而沒有頭顱,這也就足以說明,他們是被殺死之後所埋的。值得一提的是,除去附近的二號坑是深坑之外,這個埋骨坑只有數米的深度,這樣讓人感到好奇,白起真要活埋降卒,難道他們不會反抗?而且這麼薄的土層,根本是不可能大規模活埋數十萬人的。

白起真的活埋了40萬趙軍?遺址被發現後,專家:沒有那麼簡單 - 天天要聞

有人提出了另外一個概念,那就是文中所說的“坑殺”,並不是活埋,而是類似於“百萬大軍”一樣,是一個虛詞,古代的部隊作戰有一個習慣,戰勝的一方將戰敗一方陣亡者的屍體堆積在大路兩側,覆土夯實,形成一個個大金字塔形的土堆,號為“京觀”或“武軍”,用以誇耀武功。

《後漢書》中提到,曹操和袁紹作戰,曹操獲勝後,便將一隻被迫投降的袁軍部隊“盡坑之”,在魏晉南北朝,石勒攻打武德,“坑降卒萬餘”唐太宗征高句麗時,“收靺鞨三千三百,盡坑之”。

白起真的活埋了40萬趙軍?遺址被發現後,專家:沒有那麼簡單 - 天天要聞

從此來看,“坑殺”的場面,並不少見,但是想要活埋萬人以上,本來就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因此秦國人的做法,很有可能就是將降卒先殺害,然後再掩埋。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防止爆發瘟疫。

古人講究入土為安,而類似於戰勝者的這種做法,卻將屍體堆在地上,如同炫耀武功一般,只是簡單的覆蓋上一層薄土,在史學家看來,顯然不能稱之為“埋葬”,或許也就用了“坑殺”的說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湯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 天天要聞

湯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在洪武三年(1370年)的慶功宴上,朱元璋親手為湯和斟酒。當酒液注入金杯時,這位曾統率六十萬大軍北伐的元勛卻悄然離席,伏地叩首:"臣年齒已衰,不堪重任,請陛下憐臣老朽。
打虎!李春良被查 - 天天要聞

打虎!李春良被查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5月13日消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春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李春良(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李春良,男,漢族,1963年2月出生,河北霸州人,198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公共管理碩士學位。他歷任中組部地方幹部局幹部,中組部...
華僑後代跨國來深尋親  厚厚族譜里找到親人 - 天天要聞

華僑後代跨國來深尋親 厚厚族譜里找到親人

南都訊 記者張小玲 通訊員聶貴花 近日,來自馬來西亞的廖漢威、英國倫敦的陳潤明及其侄女--來自奧地利的陳萬玲,三位身處不同國度的觀瀾華僑後代,懷揣着對故土的思念與尋親的渴望,踏上了回國尋親之路,其中陳萬玲僅持有一張1962年拍攝的奶奶照片。在觀瀾僑聯的努力下,他們找到了血脈相連的親人,也見證了觀瀾僑聯創新打...
外交部:敦促日方同一切美化侵略歷史的行為徹底切割 - 天天要聞

外交部:敦促日方同一切美化侵略歷史的行為徹底切割

5月13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日前涉及歷史問題相關言論提問。林劍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犯下罄竹難書的罪行,給中國和亞洲受害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正確認識和對待歷史,是日本戰後重返國際社會的重要前提,是日本同周邊國家發展關...
史上最牛岳父,3個女婿、2個外孫也是皇帝,曾孫是千古一帝 - 天天要聞

史上最牛岳父,3個女婿、2個外孫也是皇帝,曾孫是千古一帝

在北魏至隋唐的王朝更迭史上,有位鮮卑貴族用家族血脈編織出一張覆蓋三個朝代的權力網絡。他本人官至西魏八柱國,卻以更特殊的方式在史冊留下印記,三個女兒先後成為皇后,兩個外孫開創盛世王朝,連曾孫都締造了被後世稱頌的治世。他就是被稱為“史上最強岳父
日本廣島大學發現疑似未爆彈 - 天天要聞

日本廣島大學發現疑似未爆彈

據日本廣島縣警方消息,當地時間13日上午,警方接到報警稱,在廣島市南區的廣島大學霞校區一處拆遷工地,地下發現了疑似為未爆彈的物體。警方已在現場確認到疑似為未爆彈的物體,並在現場周邊設置了限制區域。據警方消息,該物體長約90厘米,直徑約25厘米。相關方面正在確認該物體是否有發生爆炸的危險。據了解,廣島大學霞...
揭秘: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司馬昭背後的政治考量 - 天天要聞

揭秘: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司馬昭背後的政治考量

司馬師將權力傳給弟弟司馬昭而非養子司馬攸,是多重歷史因素交織的結果,既涉及司馬家族的權力邏輯,也與三國後期的政治生態密切相關。這一選擇不僅深刻影響了西晉的建立,也反映了亂世中權臣家族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