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儆效尤,中國對印度徵收反傾銷稅!這跟關稅戰有什麼關係?

2025年05月25日20:30:31 歷史 5094

兄弟們都聽說了吧,中國對印度徵收反傾銷關稅!那麼,為什麼在這個關鍵節點,中國要這麼做?背後的目的是什麼?對接下來的關稅戰、貿易戰以及全球格局又會產生什麼影響?今天咱們就來深入分析一波。

具體而言,中國將對印度出口到中國的氯氰菊酯,徵收最高 166% 的關稅。氯氰菊酯是什麼呢?它其實是一種農藥。目前,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在中國市場上,印度生產的氯氰菊酯佔據了約 70% 以上的市場份額,從 2019 年到 2023 年,這一市場份額更是從 40% 多飆升至 70% 多。疫情之後,印度企業瘋狂擴張氯氰菊酯的產能,國內消化不了,便瘋狂向中國傾銷,憑藉低價搶佔了大量市場。

以儆效尤,中國對印度徵收反傾銷稅!這跟關稅戰有什麼關係? - 天天要聞

事實上,我國很早就對印度企業展開了調查,但印度方面一直不予配合,所以直到現在才對印度企業加征關稅,這已經算是比較克制了。其實,這個最終決議雖然在 1 月份左右公布,但相關決策早已敲定。

為何在此時公布?原因很清楚。當下,關稅戰正處於關鍵階段,中美經貿高層即將在瑞士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與此同時,印巴衝突不斷升級。在這樣的關鍵時刻,中國對印度加征反傾銷關稅意義重大。

其一,以儆效尤,殺雞儆猴。此前,印度為換取美國對其關稅豁免,對我國鋼鐵加征 10% 關稅,涉及約 10.6 億美元商品。若中國不回應,其他國家可能紛紛效仿,拿加征中國商品關稅作為與美國談判的籌碼。這種情況絕不能任其發展,中國必須予以回應。此外,許多國家已表明,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不應影響其他國家及正常貿易,但印度至今未作類似表態。

以儆效尤,中國對印度徵收反傾銷稅!這跟關稅戰有什麼關係? - 天天要聞

其二,近期印巴衝突中,印度的行為毫無道理。克什米亞印控地區發生恐怖事件,印度未經調查便將責任歸咎於巴基斯坦,還截斷印度河河水。要知道,巴基斯坦 80% - 90% 的淡水都來自印度河,印度此舉嚴重威脅巴基斯坦民眾的生存。巴基斯坦是擁核國家,印巴衝突若持續升級,這將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兩個擁核國家爆發大規模正面衝突。就在前天晚上,印度還襲擊了巴基斯坦境內,這是 2019 年以來的第二次。即便印度聲明行動有所克制,但打了就是打了,這種聲明只會讓巴基斯坦更堅定地反擊。莫迪為提升在國內的威望而採取行動,可巴基斯坦是中國的 “巴鐵”,在國際上與中國情同手足,再加上印度前些年與中國積怨頗深,於情於理,中國都必須在這個關鍵時刻支持巴基斯坦,向印度表明態度。

那麼,這一舉措對接下來的貿易戰、關稅戰談判及走勢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我認為,其影響將十分深遠。它會讓那些搖擺不定的國家看到中國的態度和亮劍精神 —— 中國不惹事,但也絕不怕事,無論是美國還是印度挑起事端,中國都會奉陪到底。

以儆效尤,中國對印度徵收反傾銷稅!這跟關稅戰有什麼關係? - 天天要聞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而非美國。一旦中印爆發關稅戰、貿易戰,對印度經濟的衝擊將是巨大的。印度得好好掂量一下,兩國經濟根本不是一個體量,它能否承受與中國對抗的後果?而且,俄羅斯的態度也至關重要。印度與俄羅斯關係密切,60% 的武器及大量廉價能源都來自俄羅斯。然而,在美國的逼迫下,俄羅斯已與中國緊密合作。若印度真與中國對抗,俄羅斯會站在印度那邊嗎?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我非常支持國家對印度採取行動。若印度再有類似挑釁行為,建議採取更大力度的反制措施,讓印度知道厲害,也讓其他搖擺不定的國家清楚中國的立場。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 天天要聞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圍繞明確奮鬥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鬥才是最有力的奮鬥”。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確立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提出了“兩個一百年”...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 天天要聞

鑒往知來|百團大戰:戰績輝煌,永垂史冊

立獅腦山巔,望太行雲煙。那座座峰巒如同無言的豐碑,銘刻着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崢嶸歲月、不朽功勛。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紀念日,正在山西陽泉市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為粉碎...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 天天要聞

第1視點|跟隨總書記回望百團大戰偉大勝利

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陽泉市考察。他來到百團大戰紀念碑廣場,向百團大戰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百團大戰紀念館,緬懷抗戰烈士英雄事迹,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同仇敵愾、勇御外侮的光輝歷史,了解當地開展革命歷史教育、傳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等情況。 陽泉獅腦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團大戰紀念碑直指蒼穹 不遠處,...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 天天要聞

古人用秸稈,也是燒嗎?

焚燒秸稈,常被誤認為是千年傳統,實則是現代農業的“時代病”。古人用秸稈,少有“一燒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萬種智慧。 從《齊民要術》到《陳旉農書》,從堆肥還田到修築屋舍,秸稈在古人的手中,是滋養農田的肥料,是遮風擋雨的材料,是飼養牲畜的食糧。焚燒秸稈,絕非古人首要的選擇,而是現代化農業發展中人們...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 天天要聞

觀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記的抗戰歷史,不曾忘記的無名之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血與火的14年抗戰,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無數國人在民族危亡時挺身而出,奉獻犧牲。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中國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對日戰事最多、最慘烈的正面戰場之一。當時全省人口3000萬,徵募的兵...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 天天要聞

中國專家一句話嚇得印度認慫:恆河以北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

高志凱和他那句“在恆河畫一條線”的說法都火了。有網友還提議,這條線未來就應該叫“高志凱線”。印度人聽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條線的由來高志凱是一位智庫學者,他所說的畫一條線,實際上是針對臭名昭著的麥克馬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 天天要聞

蔡倫造紙術問世:樹皮破布如何改寫中華文明史?

公元 105 年,東漢宮廷宦官蔡倫將一批質地輕薄的 “新紙” 呈給漢和帝。誰也未曾料到,這看似尋常的發明,會成為撬動中華文明進程的槓桿。在此之前,竹簡笨重如石,絹帛貴比黃金,知識的傳播被牢牢鎖在少數人的書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