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去年剛上台那時,對大陸的態度那叫一個強硬,可現在已經執政一年了,他在兩岸關係上的調子也是軟了不少。
就在前幾天,他在接受採訪時,竟然罕見的提出了統一,在520演的時候,不僅沒有“兩國論”,也沒有“非紅供應鏈”,但是不要以為他真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
他在接受採訪時,提出了“併購論”,將大陸和台灣用大公司和小公司來稱呼,可以看出骨子裡還是“台獨”思想。
對於賴清德的態度轉變,島內知名謀獨頑固分子也開始紛紛改口,甚至還有國民黨開始倒戈,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剛說硬話,轉眼就變臉?
隨着賴清德這次罕見提及統一,懂王也沒有閑着,他剛在記者會上炫耀着自己的在中東的成績,還表示和中國談得非常友好。
可誰能想到,懂王話鋒一轉,冒出來了一句“統一與和平”,他的這句話雖然沒有點名台灣,但明眼人都知道他說的是誰。
這話一出,台北那邊也是炸了鍋,台灣媒體紛紛開始逐字逐句分析“統一”是什麼意思,生怕漏掉任何政治信號。
賴清德辦公室更是慌了手腳,趕緊讓發言人出來澄清,說美方確認中美經貿磋商沒提台灣問題,這種急着撇清的反應,反而把他們內心深處的焦躁和對美國政策走向的擔憂,暴露得一覽無餘。
說白了,台灣最怕的,就是在中美這盤大棋里,自己成了那個被隨時挪動甚至犧牲的“棋子”,特朗普隨口一句,就像當頭一棒,直接達到了台當局的七寸上。
要尊嚴要從根本改變
懂王這出其不意的一擊,顯然打亂了不少人的節奏,而賴清德偏偏選在這個敏感時刻,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的專訪。
專訪里,他一邊老調重彈,渲染大陸對台灣的“直接威脅”,一邊又話鋒一轉,強調台灣社會對大陸抱有“善意”。
甚至不忘提起過去二三十年台灣是大陸最主要的外資來源,明裡暗裡都有點“論功行賞”的意思,可他似乎選擇性遺忘了,兩岸經濟融合給台灣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巨大好處,早已不是單方面的付出與回報。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就在他對着外媒侃侃而談“善意”和“對等尊嚴”時,他手下的行政機構網站,卻悄悄幹了件“刨根”的事。
原先寫着“台灣地區目前已設戶籍人口組成以漢人為最大族群,佔總人口96.4%”,硬生生改成了“其餘人口佔96.2%”。
刻意迴避“漢人”的標籤,這動作足以看出他們的小氣和心眼狹隘,也正是這個動作,導致島內炸了鍋。
國民黨民代賴士葆直言不諱:這就是賴清德當局“去中化”、“去祖先化”的具體表現,另一位民代林沛祥更是諷刺:“乾脆改成火星來的得了!”
一邊要跟大陸“對等、尊嚴”地談,一邊又搞這種連自己文化根基都不認的小動作,真是讓人不知說什麼好,連自己祖宗都不認了,還談什麼“尊嚴”?
不得不說,台當局的這種雙重標準和自我矛盾,真是把“變臉”玩到了極致。
除了統獨,還有“實統”?
就在島內政客們還在這些彎彎繞繞的政治遊戲里打轉時,有位台灣學者鐘琴,在5月11號的一個兩岸研討會上,提出了一個挺接地氣的觀點,她說除了大家常掛在嘴邊的和平統一和武力統一,或許還有第三條路。
她管這個叫“實統”,也就是實質統一,那這個“實統”是個什麼概念呢?
簡單說,就是一種不那麼急躁、更看重實際行動的漸進模式,不靠武力強推,也不全賴遙遠的政治談判,而是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治理行為、一件件看得見摸得着的合作,來慢慢推動兩岸走向融合。
雖然政治上吵得凶,但是經濟上的臍帶可從來沒斷過,這種“經濟先行”的模式,難道不是在用鈔票和貨物,一點點鋪就靠近的道路嗎?
除了經濟,就是百姓,這麼多年在大陸工作的台灣同胞,單是兩岸通婚家庭就累積了40多萬對,這個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家庭和生活聯繫。
要知道,有不少台灣同胞這麼多年都是在大陸做生意,他們其實早就把大陸當成自己的家了,這種發自內心的認同和融入,可能比多少政治口號都來得更實在、更有力。
大勢已定,別再幻想了
無論是賴清德那個把兩岸比作公司併購的“併購說”,還是那個頑固“獨派”曹興誠那種讓大陸開條件、台灣搞“公投”的餿主意,說到底都還是想把統一的主導權拉到自己手裡,本質上,不過是換個說法抵抗大勢罷了。
可大陸這邊的立場,一直清晰得很:只要不搞“台獨”,什麼都可以談,談的方式、步驟、統一後的安排,都有討論空間。
之前馬斯克就猜測過,猜測大陸將來可能讓台灣成為一個比香港更自由的特別行政區。
可是現在懂王的出現,攪亂了局面,賴清德又演着“變臉”戲碼,再加上“實統”這種新視角出現,台海的這盤棋,明顯要比以前複雜的多。
但最根本的幾條底線是不可能改變的:“台獨”,絕對是條死路,兩岸統一的大方向,不會改變,而主動權和主導權,也始終牢牢握在大陸手裡。
至於國民黨?看着賴清德一會兒軟、一會兒硬,有些人急着跳出來罵他“賣台”,這反應也挺有意思,國民黨內部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有些藍營的人,看着風向不對,甚至有往綠營那邊靠的意思。
這些都說明,島內的政治生態複雜又脆弱,各路人馬都在盤算自己的那點利益,大局觀反而成了稀缺品。
說到底,解決台灣問題,那些高來高去的政治口號和權謀算計,真不如踏踏實實走統一的路子,老百姓最關心的,還是日子能不能過好,機會多不多,生活有沒有安全感。
與其在政治名詞里繞圈子,不如想想怎麼讓兩岸交流更便利、經濟融合的好處惠及更多人,當然這都必須建立在一個前提上:台灣方面得認清大勢,別再抱着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了。
參考信源
直新聞2025-05-20——一年,台灣都給他賣光了
湖南日報2025-05-12——台當局竟將“漢人”改稱“其餘人口”,網友:走火入魔!
海峽導報2023-12-27——國台辦:只要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什麼事都好商量
央廣軍事2024-05-22——總台四評:“台獨”死路一條,祖國統一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