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毛澤東在陝北
1936年,毛澤東在陝北
毛主席這幅照片1936年面世時,曾在國內外引起很大轟動,照片中的毛主席43歲,英俊瀟洒,沉着睿智,眉宇間充滿了對敵人的蔑視和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袖的風采和魅力。照片的拍攝者是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
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
1936年6月,斯諾在宋慶齡和中共地下黨組織的幫助下,到達陝北蘇區採訪,在歷時3個多月的採訪中,斯諾與毛主席進行了幾十次長談。毛主席人生第一次敞開心扉,系統地講述了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紅軍長征的經過。斯諾覺得毛主席是紅軍最高領袖,應當拍攝一張“神奇的”、“官方的”照片。
1936年,毛澤東和斯諾在延安
一天,斯諾看到毛主席身穿整齊的紅軍藍灰軍衣,神采奕奕地站在窯洞前時,便提出拍照要求,得到了毛主席同意,但此時毛主席頭髮比較長,顯得有些亂。斯諾便請求毛主席戴上軍帽,結果找來找去,斯諾發現在場這些人中,只有自己頭上的軍帽最新,大小又合適,於是就把自己頭上的八角帽摘下,給毛主席戴上,按下快門,拍攝下了這張經典照片。
抗戰之聲
1936年11月14日,這幅照片連同斯諾的採訪報道,首次在上海英文報紙《密勒斯評論報》上發表,隨後《東方雜誌》、美國《生活》等國內外有影響的刊物,紛紛予以轉載。
這是1938年復社在上海出版的這本書的中譯本《西行漫記》。
^ 1936年,美國進步作家、記者斯諾訪問陝北,寫出了第一部向全世界介紹中國革命的書《紅星照耀中國》。
斯諾根據採訪內容編寫的《紅星照耀中國》一書,一個月內5次再版,銷售10多萬冊。
中國共產黨領袖毛主席的光輝形象和紅色中國的真實情況,由此,迅速傳遍全世界,引起世人廣泛關注。
1937年5月,斯諾的妻子海倫·斯諾赴延安採訪,把這張照片拿給毛主席看,毛主席端詳着照片,面帶笑容地說:“沒想到,我看起來還挺精神咧!”海倫說:“你的這張照片拍得真好!”我丈夫說,這是他的得意之作,他在報刊上一發表,就嚇壞了蔣介石,轟動了全世界。毛主席接著說:“沒想到我的照片會有這麼大的威力。斯諾先生讓世人看到我們共產黨人和紅軍並不是紅毛綠眼睛,殺人放火的“土匪”,我們非常感謝他!”
《西行漫記》原名:紅星照耀中國
1972年2月15日,斯諾病逝於日內瓦(1905年7月19日—1972年2月15日),根據他的遺願,其一部分骨灰,安葬在北京大學未名湖畔。毛主席戴過的那頂八角軍帽,其家人捐贈給中國政府,現珍藏於中國革命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