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享年104歲,她17歲投筆從戎走上了抗日道路……

2025年02月22日21:52:07 歷史 1380

據《四川日報》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四川大學離休幹部,原四川醫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原華西醫科大學顧問馬俊之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月15日在成都逝世,享年104歲。

送別!享年104歲,她17歲投筆從戎走上了抗日道路…… - 天天要聞

馬俊之 資料圖

馬俊之出生於1921年3月,山西孝義人。在日本侵華,民族危難之際,她投筆從戎,17歲便走上了抗日道路。抗戰時期,她在晉綏邊區根據地工作,擔任過晉綏抗聯會婦女委員,晉綏邊區第八軍分區民運委員會婦女部部長等。

在晉綏邊區根據地工作時,馬俊之曾多次遇險。其中,1941年秋,她第二次到汾陽鄉下。突然一股日偽軍闖進村搜捕八路

老百姓急忙讓馬俊之換上自己的衣服,坐在炕上搓麻繩。急着找八路的鬼子走了,可沒多久又有兩個鬼子折了回來。她藏到了後院柴堆里。鬼子到院子里查看,走到柴堆前用刺刀一陣亂捅。就在此時,鬼子集合號令響起,她這才躲過一劫。

新中國成立後,馬俊之投身教育工作,1952年進入華西大學工作,曾任四川醫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1984年開始擔任華西醫科大學顧問,曾主持編撰《華西醫科大學校史》(1910-1985)。

來源/長安街知事、四川日報

原標題:《送別!享年104歲,她17歲投筆從戎走上了抗日道路……》

閱讀原文

來源:中國婦女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不能把苦難深重的歲月與艱苦奮鬥的年代混為一談 - 天天要聞

不能把苦難深重的歲月與艱苦奮鬥的年代混為一談

近來,有人把苦難深重的歲月和艱苦奮鬥的年代混為一談,這種人如果不是智障,就是心懷鬼胎。圖片源於網絡苦難深重的歲月指的是解放以前,人民身受三座大山的剝削和壓迫。外遭列強們的侵略和欺凌,內受地主惡霸和大資本家的剝削和壓迫。
美髯公是誰的綽號 - 天天要聞

美髯公是誰的綽號

在小說中擁有美髯公綽號的人有兩位——《三國演義》中的關羽、《水滸傳》中朱仝!關羽的美髯公稱號,是漢獻帝劉協賦予他的!劉備佔據徐州一帶,讓曹操一直感到芒刺在背。便率兵征討。劉備不敵逃走,前往冀州去投奔袁紹。關羽為了保全劉備的家眷。只能投降曹操
李峰已任上海青浦區委常委 - 天天要聞

李峰已任上海青浦區委常委

據“綠色青浦”微信公眾號消息,5月15日上午,上海市青浦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舉行,邀請相關專家作專題輔導報告。青浦區委副書記、區長金曉明主持會議並講話。青浦區政協主席曹衛東、區委副書記劉琪,青浦區委常委張得志、苗光輝、顧駿、葉靖、李峰出席會議。這一消息顯示,青浦區副區長李峰已任青浦區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