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間奮起抵抗,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同時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戰鬥的號角響徹中華大地——為國家生存而戰,為民族復興而戰,為人類正義而戰。
滿腔碧血驅虎豹,錚錚鐵骨中華魂。面對侵略者的窮凶極惡,無數英雄兒女不畏犧牲,前仆後繼,以血肉之軀築起新的長城,用鮮血與生命寫就了一部抵禦外敵、救亡圖存的壯麗史詩。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十四年浴血抗戰,凝固下一張張浴火而生的影像,也銘刻下一段永不磨滅的民族記憶。這些影像背後,是一個個真實的歷史瞬間,是一個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歷史應該銘記,也必須銘記。讓我們透過硝煙的鏡頭,重溫那個烽火年代的熱血、汗水、呼喊與雷鳴。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2月21日
吉林省檔案館首次公布
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
總司令楊靖宇的一封信件檔案
此次公布的檔案系七七事變後
楊靖宇致東北抗聯
第一路軍第三師的一封信件
這封信在1937年10月的
一次戰鬥中被日偽劫掠
並譯為日文進行存檔
這封日文版信件檔案雖歷經戰火
但內容完整連續
清晰記載了楊靖宇指揮部隊
從遼寧桓仁向清原挺進的作戰計劃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同時也是楊靖宇將軍
誕辰120周年、殉國85周年
艱苦卓絕的抗日歲月里
白山黑水間
茫茫林海中
以楊靖宇等為代表的東北抗日聯軍
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壯麗篇章
東北抗日聯軍
是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
東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裝
也是中國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
抗敵最早、堅持最久、條件最惡的
一支英雄部隊
東北抗聯孤懸敵後
與武裝到牙齒的日本侵略者
進行英勇鬥爭
打擊和牽制了日本關東軍
有力地支援了全國抗戰
由於敵人“堅壁清野”
抗聯將士經常幾個月吃不到一粒糧食
只能以樹皮草根充饑
日軍物資充沛、紅光滿面
抗聯軍隊連衣服都靠扒敵人的穿
東北的寒冬
唾沫出口成冰
躲在山裡的戰士卻連火都不敢生
……
艱苦的條件和慘烈的作戰
讓無數抗聯將士
為捍衛民族獨立
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楊靖宇犧牲時35歲
敵人解剖他的屍體
發現胃裡只有枯草、樹皮和棉絮
陳翰章犧牲時27歲
被敵人殘忍地割斷了舌頭
剜去了雙眼……
趙一曼就義前
為幼子“寧兒”寫下家書
舐犢之情與愛國之情交融
為了實現“拯救人民於水火之中”的理想
原名關有維的山西青年
給自己改名魏拯民
宏圖壯志盡在不言中
據不完全統計
從1931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東北抗日聯軍消滅敵人18萬多人
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東北抗日聯軍的歷史
是一部艱苦卓絕的鬥爭史
他們英勇頑強的鬥爭精神
和建立的抗戰偉績
必將永久鐫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
製作:劉金海、張鋮、蔡湘鑫、邱少煜
視覺:胡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