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 | 追記志和錢莊的倒閉

2025年01月19日09:02:04 歷史 1577

來源:-馮曉暉-

作者:張廷 編輯:馮曉暉

本系列發布九江文史類研究文章。歡迎投稿,稿件要求及聯繫方式見自動回復。本篇原刊於2012年版《百年大中路》,經潯陽區政協文史委授權轉發。

原編者按

清末民初,在九江城裡城外經營錢業者,多達近百家。徽幫和錢莊跌入“倒賬”風潮,則是當時九江金融市場普遍“倒賬”的一個縮影。

清末民初,在九江經營“錢業”的已初步形成四大幫派。即由徽州人開設的錢莊,謂之“徽幫”;由潮州人開設的錢莊,謂之“潮幫”;由南昌人開設的錢莊,謂之“南幫”;由九江人開設的錢莊,謂之“本幫”。

四大幫中唯有“徽幫”名氣最大,這當然與“徽幫”錢莊在長江中下游各大商埠有着廣泛通匯往來有關。但在1916年,“徽幫”瑞慶裕錢莊倒了江蘇鎮江幾家錢莊的賬款,並且牽連“徽幫”中的成大、豐泰、茂隆泰三家錢莊相繼歇業,從此影響了“徽幫”的信譽。緊接着在1918年,“徽幫”志和、源通裕、瑞慶裕三家又因倒了日本台灣銀行九江分行的賬款而後倒閉。

在這兩次“倒賬風潮”中,瑞慶裕錢莊不思前次歇業清理的教訓,以致“移清封存,以資核抵”。豐泰錢莊也因前次倒欠鎮江某錢莊款項而暫告收歇後,再於1918年11月,因虧空湖口等縣稅局銀兩甚巨被“官押”。而志和錢莊與日本台灣銀行九江分行的“倒賬”一案,則鬧得滿城風雨。

日本台灣銀行九江分行設立於1911年10月,開設伊始,雖然資金比較雄厚,但欲立足於當地仍須利用九江金融業(主要是錢莊),籠絡商民,便於控制。在業務上除發放(南潯鐵路)抵押貸款外,還大量對私人錢莊發放信用貸款,頗受當時“徽、潮、南、本”四大錢業幫派歡迎,在一定程度上幾乎操縱了民初九江金融市場。

志和錢莊於1910年春開設在九江正街(今大中路中段),經理謝偉臣,註冊資本額為10000元,業務主管(跑街)譚思聰,安徽安慶人。內務主管(賬房)劉宗尚,合肥人。其經營業務以存放利息為主,兼營土特產品出口。據說經理謝偉臣與當時九江商會金會長私交甚篤,而且是台灣銀行九江分行每年年終招待會上的主座嘉賓。

民初九江金融界“倒賬風潮”涉及面廣,個中情況尤為複雜。特別是台灣銀行九江分行借給錢莊和商界的款項,相當一部分是信用貸款,一旦市場發生風吹草動往往難以收回,最終發生倒賬,志和錢莊“倒賬”案可算得當時典型案例。《申報》對此案及時作了追蹤報道。

九江文史 | 追記志和錢莊的倒閉 - 天天要聞

《申報》1918年9月2日,九江近事

1918年9月2日九江志和錢莊倒閉虧欠台灣銀行款項六萬餘:該行已向商會、官廳提出質問,商會金會長因無力維持,自請辭職。聞該會擬以副會長陳靄亭升補。但志和為兩股東所組合而成,其一則在逃未獲,一則託言下股,此事恐驟難了結也。

這則報道給我們至少二個信息:一、“倒賬”款項約六萬餘元。二、由於日方提出“質問”而使九江商會金會長“自請辭職”。這說明坊間傳聞錢莊經理與金會長有私交是可信的。三、志和錢莊原來至少有兩個股東,而“在逃”的寫“託言下股”的又有何人?看來真可謂:“難了結也”。

1918年10月7日潯埠志和錢號虧欠台灣銀行款項一案:經官廳、商會辦理數次,迄未解決。前九江縣知事汪慈蓀又由省來潯,聞系專為解決此事。

事隔一個多月還是沒有“解決”,而且日方是將上次“質問”商會,官廳變成由官廳督辦,商會協辦形式。甚至調動升遷的前九江知事來九江“專為解決此事”。其中的錯綜複雜,頗為耐人深思。

九江文史 | 追記志和錢莊的倒閉 - 天天要聞

《申報》1918年11月12日,九江近事

1918年11月2日誌和錢號虧空台灣銀行一案:該行屢促傅道尹嚴究,惟以重要犯謝偉臣久無蹤跡,終未解決。昨警廳董巡官在南康縣將謝緝獲解廳,當即履行賞格,給洋五百元。據謝供稱,當志和將倒閉時,曾向大股東湯海曙聲明:不能再支,如股東不設法維持,惟有閉門潛逃。湯唯唯,並給我盤纏川洋八十元等語。現聞謝已由警廳送交九江縣署押候研詢矣。

事到如今我們才得知:徽幫志和錢莊是由股東合資經營的,錢莊經理是由投資者與股東親自兼任,或由股東物色人選擔任,謝偉臣大概屬後者,而大股東湯海曙又有那些背景,更是耐人尋味。

1918年12月12日誌和虧倒台灣銀行一案:因日本方面來文追索甚急,現袁知事已將股東湯海曙管押,某行大班取保請釋未准。

這次“倒賬風潮”雖經日方屢次追索催辦,而官廳、法庭、警廳、商會儘力督辦執行,兩股東也先後被押候,但追索款最終無結果因為志和錢莊早已虧空!究其原因之,與該錢莊不按資本實力,濫發紙票有關。

民初在九江大街小巷曾流傳着一句順口溜:“志和志和,現洋裝進籮,紙票流成河”。這也是人們對志和錢莊濫發紙票套現洋的一種諷刺。志和錢莊所發行的私票,至今流傳下來的極為罕見,中國著名紙幣收藏家吳籌中老先生曾這樣描述:票長 22.7 厘米,寬 10.4 厘米。票的四周外框人物山水轎亭圖景,內框印古詞:“南昌故郡洪都新府……”等五百餘字,框內上端印“志和”兩字,下列“九江正街”地址,中間印直書的“憑票發當十銅元壹百枚整”右印編號,左蓋“乙卯”年份章,下角蓋“九江志和庄”朱印,……。

九江文史 | 追記志和錢莊的倒閉 - 天天要聞

九江志和錢莊錢票

筆者曾於 1970 年在九江鄭綬笙先生家看到志和錢莊私票木質白版照片,殘缺許多,規格與傳世私票相同。1989 年又在安徽安慶-藏家處,看到一張全新未加蓋任何戳印的未流通票。據九江金融界前輩述志和錢莊尚發行過“伍拾枚”票子,但至今未見實物。

綜上所述,引起這場“倒賬風潮”的原因,從表面上看是借款商號經營失敗而引起的,在金融術語上稱作“人欠”。“人欠”是金融業經營放款時固有的風險,即使採取抵押放貸,也難免會發生重大損失。何況當時台灣銀行九江分行採用信用放款,一遇倒賬,其損失必然慘重。經過民初這件“倒賬”案,志和錢莊於 1918 年宣告破產,日本台灣銀行九江分行因無法追索倒賬(其他錢莊也有)累計達百萬元以上,最終在 1923 年歇業。

【編後記】

“倒賬”是中國傳統金融用語,指的是錢莊、票號、銀號等金融機構放出去的賬(貸款)收不回來。因“倒賬”而蒙受損失,被稱為“吃倒賬”。

清末到民國中葉,由於政治、經濟的風潮,以及商人的投機行為,多次出現“倒賬”風潮,很多傳統的錢莊倒閉,大商人因此而破產,著名紅頂商人胡雪岩,就是在1883年的“倒賬”風潮中倒下的,兩年後在孤寂潦倒中離世。

清末到民國時期的“倒賬”風潮,也說明中國傳統的錢莊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必將在一次次的洗牌中被現代銀行所替代。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海報 | 運河德比,“碼上見”! - 天天要聞

海報 | 運河德比,“碼上見”!

一條大運河,串聯起揚州與無錫兩座“漕運心臟”,激蕩3000年澎湃。揚州碼頭承載帝王南巡與漕糧北運的史詩,無錫四大碼頭則譜寫工商文明的序章。從“漕運心臟”到綠茵戰場,誰主沉浮?
特朗普步步緊逼,加拿大打響反美“第一槍”,美企痛失2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步步緊逼,加拿大打響反美“第一槍”,美企痛失20億美元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在社交媒體上宣布,由於加拿大堅持推出針對美國科技公司的數字服務稅,美國決定立即停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加拿大財政部長商鵬飛宣布,不會推遲向科技公司徵收數字服務稅的計劃,數字服務稅自6月30日生效。美國一直反對加拿大徵收數字服務稅的計劃,並
解放區斬獲2025年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女組桂冠 - 天天要聞

解放區斬獲2025年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女組桂冠

在剛剛閉幕的“奔跑吧·少年”2025年焦作市體育傳統特色學校運動會足球比賽暨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子組、女子組比賽中,解放區七百間小學男子足球隊、豐澤園小學女子組經過六輪角逐,雙雙斬獲2025年焦作市“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小學男女組桂冠。這是解放區貫徹落實國家“雙減”政策、強力推進校園足球運動的...
香港青少年赴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重走校友報國路 - 天天要聞

香港青少年赴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重走校友報國路

中新網瀋陽7月3日電 (記者 韓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16名香港培僑中學學生7月2日走進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重溫歷史。 作為新中國成立後香港首批升起五星紅旗的學校,培僑中學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曾有20餘名校友報名參加志願軍。當天,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學生們重走校友報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