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蒼南的南山頭村,有一家族近千年來一直守護着一座氣勢恢宏的古墓,可奇怪的是這座墓並沒有墓碑,而守護它的人也不知道這座墓的來歷,只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一個說法,這裡埋着一個皇帝,可具體是誰,卻無人得知。
後來,經過縣文物局的專家考察,認為這很可能是吳越國王錢俶的墓。可我們都知道,錢俶當年被宋太宗鴆殺後,他的墓塋明明在洛陽的北邙山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有人在錢俶下葬後又把他移到了千里之外的浙江?
吳越建立,遵奉中原
吳越政權是錢俶祖父錢鏐所創立的。錢鏐出身貧苦,據傳其出生時,因相貌極其醜陋,差點被父親扔到井裡溺死,最終還是他的祖母把他救了出來。也是因此,他的乳名才叫做“婆留”
錢鏐長大後,長期練習武藝,有一副強壯的體魄,而且對陰陽八卦也有所涉獵。為了生計,他開始販賣私鹽來養活一家老小,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二十四歲那年,錢鏐在浙西地區應徵入伍,成為地方軍閥董昌的俾將。當時,正值黃巢起義爆發,錢鏐審時度勢,採用聲東擊西的戰略打退了在浙西鬧事的起義軍,得到了董昌賞識,擢升他為副將。隨着在軍中的多年曆練,錢鏐的威望也越來越高。
公元895年,董昌自立為帝,與吳越地區軍閥楊行密相勾結,公然與唐王朝作對時,唐昭宗立即對錢鏐委以重任,封他為浙江東道招討使、彭城郡王,讓他帶兵征討董昌。
錢鏐不負眾望,於次年在越州俘獲董昌,並讓其自殺。此戰過後,錢鏐名聲大噪,朝廷對他大加封賞,甚至還將其畫像供奉在凌煙閣之上,可見唐王朝對他的器重與期許。
公元907年,朱溫篡唐自立,建立後梁政權,國祚二百八十九年的唐朝正式滅亡。錢鏐順應大勢,接受朱溫冊封。
此後,錢鏐遵奉“小富即安”的思想,遠離戰禍,一心發展經濟,大力發展江南地區農耕產業,使經濟富庶,百姓康樂。
錢鏐一直非常尊崇中原禮儀,對朱溫所建立的後梁政權十分恭順,即便是在淮南節度使楊隆演阻斷了陸上交通的情況下,錢鏐依然改為海路向朝廷進貢。
也許正是這樣一種明哲保身,才能讓小小一個吳越國在諸侯林立的惡劣環境下保存下來,尤其是到了公元921年,在西川、南吳、南漢等割據政權相繼建國的情況下,錢鏐依舊保持現狀,堅決不稱帝,這反倒讓其他諸侯如父兄一樣對他尊敬有加!
兩年後,錢鏐被封為吳越國王,建立吳越國,他仿照中原慣例,設立百官,改府衙為朝廷,一切按天子規制。
總的說來,在錢鏐八十一年的生涯中,保守與低調是他遵奉的信條,也正是基於此,吳越國才會在軍閥混戰中,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到他的孫子錢俶繼位後,情況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與世無爭,休養生息
錢俶完美地繼承了爺爺錢鏐的優秀基因,繼位後,不但下令免除了強加在百姓身上的許多苛捐雜稅,還將吳越國境內許多廢棄的土地免費發放給百姓耕種。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錢鏐為人還十分善良,大臣胡思進一直勸說他將廢帝錢倧殺之而後快,但錢鏐始終顧及骨肉親情,不僅沒有對其狠下殺手,反倒派大將暗中保護。
可在那強者為王的亂世當中,光有善良是很難實現“保境安民”的宏願的!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就開始橫掃九州,將許多小的割據政權一一消滅,納入大宋版圖,而偏安江南之地的南唐與吳越,就成了他最後征討的目標!
當宋軍與南唐士兵打得不可開交時,錢俶領導下的吳越國,卻絲毫沒有危機感。
錢俶不僅在減免農民稅收的基礎上,鼓勵發展紡織業,興修水利,構築海塘,甚至還利用吳越國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海外貿易,使得吳越地區,即便是在“炮火”連天的歲月里,依舊保持着昂揚的鬥志與充沛的活力。
此外,錢俶還是個對佛教有着虔誠信仰之人,他登基之後,在杭州大力建造佛塔佛寺,各國僧侶也互相交流,講經傳法,讓佛教文化在江南地區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如今,依然矗立在杭州西子湖畔的保俶塔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它與著名的雷峰塔交相輝映,讓杭州這座美麗的城市增添了不少人文色彩。
在他的努力下,吳越之地成為了當時中國相當珍貴的一塊沒有硝煙的凈土,許多飽受戰爭摧殘、離亂之苦的北方百姓費盡千辛萬苦,突破重重阻攔,終於到了吳越——這個世外桃源一樣的地方。
人口的大量湧入促使了勞動力的迅速增長,這讓經濟進一步煥發出活力,老百姓在這裡靠勤奮與努力過着自給自足,康樂幸福的生活。
然而,一心統一天下的趙匡胤又豈能容忍這樣一塊“特立獨行”的飛地存在?所以,在消滅南唐後,他馬上將兵鋒直指吳越!
對於這遲早都要到來的一幕,錢俶已做好了充足的心理準備。早在宋朝對南唐展開大面積進攻時,錢俶就審時度勢地拋棄了“唇亡齒寒”的基本邏輯,出兵助北宋一臂之力,對鄰居南唐展開攻擊。
南唐滅亡後,“識相”的錢俶馬上恭恭敬敬地獻上吳越全部國土,這一“投降”政策雖然從表面上看為世人所不齒,但卻能讓生活在吳越富庶土地上的千萬百姓避免戰亂之苦。
其實錢俶很懂得“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所以他知道兵釁一旦開始,沃野千里頃刻間便是一片焦土,曾經唱着歌兒勤奮勞作的人民也大多會成為一堆堆可怕的白骨!這是領悟佛家要領的錢俶最不希望看到的一點。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錢俶以犧牲個人利益為代價,讓數千萬百姓得以在戰亂中平安過渡,這樣高尚的品格時所罕見!
但是,他的善良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在錢俶六十壽誕的當天,宋太宗趙炅竟御賜一碗美酒與他祝壽。當夜,錢俶——這位一生都在為“善良”二字身體力行的佛教徒,竟然不明不白地暴斃於卧榻,其背後真兇,不言自明。
當年,那個多情的詞人李煜,被一碗毒酒刺死,如今,這位虔誠的佛教徒,還是逃不出末代君主凄慘的命運。
善有善報,福澤子孫
雖然,善良的錢俶不明不白地撒手人寰,但人們似乎並沒有忘記這位創造“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傳奇人物。
錢俶死後,總是不斷得到後世之人的緬懷與祭奠,錢家後人錢惟寅曾得到公主的青睞,貴為駙馬,與歐陽修等一幫大人物稱兄道弟,友誼綿長。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對錢氏族人禮遇有加,整個家族都受到恩賜與庇護。到了清代,乾隆下江南時,曾親自祭奠錢俶,並留下“端因識時務,可以號英雄”的贊詩!
至於洛陽北邙山上的錢俶墓,專家根據《平陽縣誌》中的記載推斷,它很可能是一座衣冠冢。
當年,錢俶在南陽去世後,宋太宗特賜予他安葬在洛陽。可錢俶生前最大的願望卻是能魂歸故里,所以,眾人商議後,採用掉包計,錢家後人把他的衣冠放入棺材裡,繼續前往洛陽安葬。而他的遺體則被親信秘密護送到浙江下葬,並世代守護。
結語
西湖清澈的水,泛起波光粼粼的漣漪,讓倒映在湖面上的保俶塔也變得熠熠生輝,塔的周圍,我們似乎看着一群善良的面孔在微笑……
參考資料:
《新五代史·吳越世家》
《蒼南新聞網-2007-02-04:吳越國君忠懿王錢俶可能安葬五鳳南山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