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查|這是中國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證據?假

2024年06月24日07:50:11 歷史 2675

點擊進入澎湃新聞全球事實核查中心

速覽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使用所謂顯示“中國古代酷刑下骸骨斑斑”的圖片,實際是西周晚期一輛青銅輪牙馬車遺迹及4匹成年公馬的遺骸,並非人類骨骼。考古證據表明,這輛馬車是西周貴族的儀仗用車,而非作戰用的戰車。

-  報道中引用的生物考古學研究通過分析兩例東周時期下肢被截肢的個體,推斷兩人生前可能遭受過懲罰性截肢,並深入探討了截肢對身體的影響,以及古代社會背景下可能出現截肢的情況。研究結果及歷史證據表明,除了以醫學治療為目的採取的截肢外,作為懲罰手段的截肢僅適用於重罪的個體,無法得出“周人之中無一人免於被截肢”的結論。

事件背景

6月20日,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中文發布一篇題為《中國古代酷刑2500年前的骸骨見證斑斑》的報道,並以一張顯示“擁有3000年歷史的周朝時代戰車在中國被修復”的圖片作為封面,和一項生物考古學研究為證,聲稱“周人之中無一人免於被截肢”。

6月21日,該報道已不可見。

明查|這是中國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證據?假 - 天天要聞

明查|這是中國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證據?假 - 天天要聞

明查

圖片是中國古代酷刑下“骸骨斑斑”的證據?

首先,對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引用的圖片進行反搜後發現,原圖實際展示的是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涇渭基地的西周晚期青銅輪牙馬車遺迹及馬匹遺骸,並非人類遺骨。

據央廣網、新華社和《三秦都市報》2020年7月30日報道,當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涇渭基地舉行“周原出土西周銅飾車輿實驗室考古階段性成果彙報會”,文物專家在現場揭秘了這乘西周青銅輪牙馬車的修復過程。

明查|這是中國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證據?假 - 天天要聞

2020年7月30日新華社相關報道截圖。報道中使用了與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相同的圖片,原圖畫面更廣,畫質更清晰。

報道介紹,這套青銅輪牙馬車2014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周原遺址。出土時,這套長3.13米、寬2.7米、高1.5米的馬車在黃土中被壓成了上千塊碎片。專家初步研究後判斷,這套青銅輪牙馬車年代為西周中晚期,距今2800年左右,其華麗程度在西周車馬發展史上堪稱“第一豪車”。

除此之外,車頭部位還包括4匹馬的遺骸。dna分析結果顯示,與馬車配套的這4匹馬均為成年純種黑色公馬,高度在1.4米到1.5米左右。

明查|這是中國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證據?假 - 天天要聞

西周“青銅輪牙馬車”。圖片截自央廣網。

據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王占奎介紹,根據車輪上的痕迹判斷,這輛馬車很少使用且裝飾性強,並不是用來作戰的戰車,而是西周高等級貴族的儀仗用車。馬車車廂大量鑲嵌綠松石的青銅構件、薄壁青銅獸面裝飾、玉器和彩繪構件、由青銅鑄造的車輪外沿,以及馬的高度和純色等都顯示其儀禮的性質。

報道稱,為完整保護這套青銅輪牙馬車的信息資料及最大限度保存車輿的遺物和遺迹,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員用整體打包的方式將其帶回了實驗室。在2017年到2019年期間,文物保護人員對這套青銅輪牙馬車進行了連續不斷的清理保護和復原。目前,這套西周青銅輪牙馬車正在陝西考古博物館面向公眾展出。

明查|這是中國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證據?假 - 天天要聞

西周“青銅輪牙馬車”復原圖。圖片截自央廣網,原圖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據悉,這套馬車是目前所發現的唯一一套保存完整的“青銅輪牙馬車”。

“周人之中無一人免於被截肢”?

其次,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報道還聲稱,“周人之中無一人免於被截肢”,其依據是一項生物考古學研究。

核查發現,研究報告原標題為《東周時期刑罰和醫療制度背景下的懲罰性截肢》,發布時間是2024年3月16日。該研究由美國得克薩斯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貝勒牙科學院教授、古人類學家王謙和中國河南的三位研究人員周亞威、劉艷梅、燕飛合作完成。

明查|這是中國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證據?假 - 天天要聞

《東周時期刑罰和醫療制度背景下的懲罰性截肢》研究報告相關截圖。

研究以兩具出土於中國河南省三峽門甘棠遺址、下肢被截肢的骨骼為例,運用生物考古學方法分析截肢對骨骼的影響以及可能的患者護理情況,並通過重建截肢事件的情景,增進對古代社會背景下截肢現象及其產生的身體後果的理解。

隨葬品和同位素分析表明,兩名被截肢者是東周時期(公元前771-256年)的貴族。這體現在兩人被妥善埋葬在呈南北走向的雙層的棺槨中,及其骨骼中含蛋白質的飲食結構。同時,研究認為,他們生前可能都遭受過一種名為“刖刑”的古代刑罰,即懲罰性截肢。

研究指出,懲罰性截肢是一種常規的刑罰措施,適用於欺君、逃避職責、偷盜等罪行。這種刑罰在周朝(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刑法中的嚴重程度低於死刑。在某些情況下,懲罰性截肢可作為代替死刑的減刑措施,以體現寬大處理。

在這兩個案例中,兩名男子均被截去一隻腳和五分之一(約8厘米)的腿。研究人員表示,這與周朝刑罰制度中法律和刑罰的歷史文字記錄相一致,也與當時被認為受到類似懲罰的其他個人的遺骸相似。但兩人罪行嚴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因為歷史證據表明,截肢的懲罰僅適用於重罪,截肢右腿則是更嚴重的罪行。

明查|這是中國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證據?假 - 天天要聞

男子(m693)左小腿1/5的脛骨和腓骨遠端被截,生理長度縮短了約8厘米,左腳也完全缺失;另一名男子(m432)右小腿1/5 的脛骨和腓骨遠端被截肢,生理長度縮短了約8厘米,右腳完全缺失。圖片截自《東周時期刑罰和醫療制度背景下的懲罰性截肢》研究報告。

儘管截肢通常作為一種醫學手段,用於治療創傷和疾病,但結合當時的歷史和考古背景,研究人員認為上述兩名男子更可能遭受的是懲罰性截肢。

此外,通過宏觀觀察和影像分析,研究發現這兩具骨骼均有傷口癒合的現象,身體也做出了相應的適應性改變。考慮到懲罰性截肢因其常規性有一套既定的行刑規程和行刑後的管理程序,以及需要與醫療人員進行專業合作,加之兩名被截肢者具有相對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研究人員推斷,兩人在被截肢後得以康復並繼續生活多年,去世後也以適當的方式被埋葬。

然而,研究指出,由於甘棠遺址的挖掘報告尚未公布,無法獲得東周時期墓葬人口的考古概況,這阻礙了對當時刑罰系統和醫療制度的進一步調查。因此,研究無法確定兩人被指控的具體罪名、截肢工具,及其存活時間。但研究人員強調,這項研究結果對探討古代社會的刑罰系統、醫療保健制度以及社會等級制度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明查|這是中國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證據?假 - 天天要聞

研究人員根據懲罰性截肢場景的創造性描繪,圖中一位醫生站在旁邊協助手術。圖片截自《東周時期刑罰和醫療制度背景下的懲罰性截肢》研究報告。

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懲罰性截肢最終在漢朝的改革中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例如流放、勞役和處以罰金等更為人道和有效的刑罰方式。

事實上,懲罰性截肢作為一種刑罰手段,在多個古代文明中都曾出現。發佈於《臨床骨科及相關研究》(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雜誌的另一篇報告指出,相關證據早在公元前1750年左右的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中就已存在。該法典規定,對使用武力對抗自由公民的奴隸施以截肢的懲罰。其他研究報告也表明,古代秘魯在公元前4世紀已開始使用懲罰性截肢的手段。在古羅馬和拜占庭時期,截肢被用來恢復法律和秩序。現今,懲罰性截肢在一些阿拉伯和非洲國家仍然存在。

綜上所述,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使用所謂顯示“中國古代酷刑下骸骨斑斑”的圖片,實際是西周晚期一輛青銅輪牙馬車遺迹及4匹成年公馬的遺骸,並非人類骨骼。考古證據表明,這輛馬車是西周貴族的儀仗用車,而非作戰用的戰車。此外,報道中引用的生物考古學研究通過分析兩例東周時期下肢被截肢的個體,推斷兩人生前可能遭受過懲罰性截肢,並深入探討了截肢對身體的影響,以及古代社會背景下可能出現截肢的情況。研究結果及歷史證據表明,除了以醫學治療為目的採取的截肢外,作為懲罰手段的截肢僅適用於重罪的個體,無法得出“周人之中無一人免於被截肢”的結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陝西四市發布一批人事任免 - 天天要聞

陝西四市發布一批人事任免

西安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6月28日,西安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西安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人民政府決定:免去李西寧西安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市物流業發展辦公室主任職務。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市人民政府決定:免去姚開慧西安市人民政府督查專員職務。西安市公安局:市人民政府決定:...
身臨“左聯五烈士”最後時光,龍華烈士紀念館迎來戲劇黨課 - 天天要聞

身臨“左聯五烈士”最後時光,龍華烈士紀念館迎來戲劇黨課

今天,龍華烈士紀念館裡迎來一場特別的黨課——以話劇《前哨》為藍本改編的沉浸式戲劇《獄中的哨聲》帶領觀眾回到1931年的上海,身臨“左聯五烈士”犧牲前最後被關押的牢房,傾聽他們的聲音。通過這樣獨特的藝術形式,觀眾們以前所未有的視角走近歷史。
蔣潔敏、白恩培、傅政華、黃興國、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內鬼”出鏡懺悔 - 天天要聞

蔣潔敏、白恩培、傅政華、黃興國、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內鬼”出鏡懺悔

6月27日晚,央視新聞頻道播出政論專題片《第二個答案》。專題片介紹,黨的二十大以來,截至2023年11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立案67萬件,其中立案中管幹部86人、廳局級幹部3533人、縣處級幹部2.8萬人。“這是一場壓倒性的勝利,黨、國家、軍隊內部的嚴重隱患正在消除,人民賦予的權力,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幸福。”專題片說。政知...
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 - 天天要聞

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

關於變法,這是一種較為古老的說法,其實我們離最近的一次變法也就一百多年。 到了近現代,變法一詞逐漸被“改革”二字所代替。那麼我們現在是否急需一場變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我們現在正逐漸擺脫房地產經濟,而所謂的“舊法”已經不適用於當下的新環境
【檢察護企】瑞麗檢察:以“檢”之力 護“企”前行 - 天天要聞

【檢察護企】瑞麗檢察:以“檢”之力 護“企”前行

檢察護企      為有效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健康發展”常態化長效機制,深入推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走深走實。6月26日上午,瑞麗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邵曰生到雅戈爾(瑞麗)服裝有限公司、瑞麗市音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走訪調研,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狀況和法治需求。      走訪...
一袋饅頭換狀元,貧寒學子的逆襲人生 - 天天要聞

一袋饅頭換狀元,貧寒學子的逆襲人生

前言在清朝,有一位出身貧寒的學子,他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傳奇。徐州小子,志存高遠清朝年間,江蘇徐州的一戶貧寒農家裡,誕生了一個名叫李蟠的男孩。他的家族曾有過書香門第的輝煌,但到了他這一代,已是家道中落,生活拮据。然而,貧寒並未磨滅李
1855年,黃河決堤改道,百萬人喪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 天天要聞

1855年,黃河決堤改道,百萬人喪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袁公博編輯|t引言黃河素有“銅頭鐵尾豆腐腰”之稱,自孟津以西的流域,由於多流經山谷,自古以來改變不大,而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