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清與曾國藩的軍事較量:指揮能力和差距在哪裡?

2024年06月18日04:32:08 歷史 1013

從1854年2月27日征湘軍攻佔岳州,拉開攻打湖南的序幕,到1854年8月25日征湘軍全面放棄岳州,退出湖南,進入湖北,為期一百八十天的征湘戰役,以太平軍的慘敗而收場。

曾國藩在岳州得手後,開始醞釀越省奪城。湖北開始成為曾國藩和楊秀清爭奪的焦點。

焦點中的焦點,自然是湖北省武昌,武昌一直是楊秀清關注和經營的重點。在武昌,楊秀清還提拔過一位年輕的將領。

這位將領就是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他是在攻打武昌戰役中嶄露頭角的。

楊秀清與曾國藩的軍事較量:指揮能力和差距在哪裡? - 天天要聞

論年齡,陳玉成屬天國二代。陳玉成是廣西藤縣新旺村人,清道光十七年(1837)出生在一個苦貧的農民家庭。陳玉成是個苦孩子,家裡無地,父母租種地主薄田,直到被累死的那一天,他們都沒有吃飽過一頓香噴噴的白米飯。金田起義那年,十四歲的孤兒,無處謀生,無依無靠,跟隨叔叔陳承瑢加入了拜上帝會。因為年齡太小,未成年的陳玉成,被編入童子軍。

陳玉成很快就成為童子軍的統帥,帶着一幫苦命的小兄弟,在本來應該還在自由自在嬉戲玩耍的年齡,開始衝鋒陷陣殺敵立功。1852年進攻武昌時,陳玉成開始嶄露頭角,表現出過人的勇敢。當時打武昌,用的是地道攻城戰術,就是用地雷炸開城牆,然後從缺口殺進去。第一批衝進缺口的,由於直接面對敵人,所以最危險,也最需要勇氣。陳玉成帶領五十個小兄弟,執行這一艱巨的戰鬥任務。地雷響後,文昌門被炸得亂石紛飛,陳玉成聽到巨響,帶領童子軍一躍而起,佔領缺口,大部隊隨後跟進,佔領武昌。

楊秀清與曾國藩的軍事較量:指揮能力和差距在哪裡? - 天天要聞

楊秀清聽說有一個十七歲的小將在武昌立了頭功,大喜後繼有人,立即提拔陳玉成為殿右三十檢點,統率陸軍後十三軍和水營前四軍。可能楊秀清也沒有料到,正是他這一次破格提拔,讓這位有着傑出軍事天賦的少年,從此鐵了心地為天國肝腦塗地賣命,而且是日後太平天國的一根最結實的頂樑柱。

楊秀清深知武昌的重要性,太平天國在下游依賴的是鎮江揚州,在天京上游依賴的是安慶九江、武昌,要想擺平清軍,就必須首先收復武昌,爭取控制上游。

曾國藩對武昌同樣非常看重,他認為湖南是自己的根據地,也是自己養兵、練兵、後勤基地。湖北的安危,將關係到湖南的安危;而湖南的安危,又直接關係到湘軍的安危。這就是唇齒相依的道理。

曾國藩拿下岳州後,迅速向湖北推進,幾路大軍,來勢洶洶,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面對曾國藩的志在必得和精心籌劃,楊秀清的遙控顯得很不給力,他不但沒有增派援軍積極應對,反而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楊秀清與曾國藩的軍事較量:指揮能力和差距在哪裡? - 天天要聞

楊秀清的這個錯誤,就是把韋俊調出武昌參加天京保衛戰,任命石鳳魁為武昌城防總司令,地官副丞相黃再興為副司令。楊秀清主動削弱武昌城防司令部的力量,簡直就是自毀城牆!

韋俊這個人,算是比較能打的,尤其擅長防守,可惜楊秀清這一次沒有給他表演的機會。

楊秀清把表演的機會,錯誤地交給了石鳳魁。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林紹璋是敗軍之將,曾天養已經為國捐軀,石祥禎和韋俊先後被調回天京,剩下的只有國宗石鳳魁級別高點。

可問題是,這個機會給誰都行,就是不能給石鳳魁。

石鳳魁是廣西貴縣人,石達開的堂兄,金田起義時,跟隨石達開打仗。太平天國癸好三年(1853)三月,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論功行賞,領導班子的親屬也雞犬升天,石鳳魁被加封國宗,不久被派到前線,開始領兵作戰。

石鳳魁這個人,雖然與石達開是同宗兄弟,但是兩個人的差距實在是太大太大,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天壤之別。

楊秀清與曾國藩的軍事較量:指揮能力和差距在哪裡? - 天天要聞

石鳳魁的優點用顯微鏡來看,也找不到多少,但是缺點卻用不着拿放大鏡去找,掰着手指頭數就行了:

沒讀過書,沒帶過兵,既是文盲,又是軍盲

天生膽小,貪生怕死,孬種一個,熊包一隻。

剛愎自用,自以為是,沒有擔當,不負責任。

這三條是主要的,其他的缺點就不多說了。有了這三條,就註定曾國藩不用耗費多大力氣,就能輕鬆拿下武昌。

曾國藩率領湘軍,9月下旬向湖北推進,很快就掃清了武昌外圍據點,到10月14日就已經佔領武昌。

從韋俊在6月26日攻佔武昌,到石鳳魁丟失武昌,前後還不到四個月,如此堅大城池輕易易手,實在是太過可惜。

這一切,都得歸功於石鳳魁的低智商和無能,他用精彩的表現告訴人們,一個統帥可以差勁到什麼程度。

石鳳魁的“精彩”表現,“可圈可點”的,至少有三點。

第一是不做防守。沒有禦敵於武昌之外的軍事理念,輕棄崇陽通城蒲圻等前哨要地,任憑湘軍長驅直入,兵臨城下。

第二是不想堅守。湘軍殺到城下不到兩天,他就急急忙忙屁顛屁顛走人,把武昌白白送給了曾國藩。

第三是不計損失。在武昌被曾國藩殺掉的太平軍,多達數千,更讓人心疼的是水師的慘敗,由於他丟下漢水的水師不管,至少導致上千船隻被湘軍燒毀。

武昌失守後,楊秀清的遙控還沒有結束,接下來他要遙控的是長江要塞田家鎮之戰。

這是曾國藩與楊秀清在西征戰場上的最後一局,也是最關鍵的生死之局。

楊秀清與曾國藩的軍事較量:指揮能力和差距在哪裡? - 天天要聞

血戰田家鎮

楊秀清與曾國藩雙方都很清楚田家鎮要塞的重要性,都在全力以赴準備第四局對決。

田家鎮位於湖北與江西的交接地帶,是從湖北進入江西的最後一道關隘,也是兩省水路交通的咽喉,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田家鎮在長江北岸,隔江相望的南岸,是地勢險峻的半壁山,此處江流狹窄湍急,船隻通行非常困難。

早在1853年10月15日,這裡就曾發生過一場激戰。交手的雙方,是太平天國檢點曾天養和湖北按察使唐樹義。曾天養先是用水營衝擊唐樹義水師,然後趁着清軍吃早飯的時候突然襲擊,擊敗唐樹義,還有從南昌趕過來的江忠源。曾天養當年正是憑着田家鎮大捷,才得到東王賞識,從檢點提拔為秋官又正丞相,進入副部級高幹行列。

時隔僅僅一年,這裡又將發生一場惡戰,不同的是攻守雙方已經交換場地,上一次是太平軍從下游進攻清軍,這一次是湘軍從上游進攻太平軍。

楊秀清與曾國藩的軍事較量:指揮能力和差距在哪裡? - 天天要聞

只要田家鎮一破,湘軍就能從湖北殺進江西,太平軍也就被完全趕出了湖北。為了確保田家鎮之戰的勝利,曾國藩的準備工作做得非常紮實。

曾國藩的本意,並不主張急於攻打田家鎮。他的考慮有兩個方面:一來湘軍連續作戰,將士疲乏,需要休整補充,恢復戰鬥力;二來他覺得湘軍連續得勝,驕氣滋生,需要冷靜調理,除去軍中戾氣。

可是有一個人不答應,咸豐

對於咸豐皇帝來說,曾國藩的勝利,帶給他的不只是興奮,還有震撼。

當初他任命曾國藩擔任湖南民兵總司令(幫辦湖南團練),並沒指望他能成為攻打長毛的主力隊員,只是希望他能保境安民,確保湖南的穩定,不再成為第二個廣西而已。

現在曾國藩不但保境安民,而且還出境剿匪,越省奪城,更讓他想不到的是,這支民兵竟然還為他收復了一座又一座城市,實在是大大地出乎他的意料,這讓他非常開心。

真是太不可思議了!當曾國藩打下武昌的捷報傳到北京的時候,咸豐禁不住高興地對軍機大臣說:“不意曾國藩一書生,乃能建此奇功。”

楊秀清與曾國藩的軍事較量:指揮能力和差距在哪裡? - 天天要聞

高興壞了的咸豐,忍不住就要給曾國藩一點獎勵,想到湖北巡撫這個位子還一直空着,於是當即任命曾國藩做湖北巡撫,給他地方實權,一來可以刺激曾國藩的攻擊欲,二來可以方便他率領湘軍攻打長毛。

曾國藩雖然級別高(禮部侍郎,副部級),但是手裡沒有實權,又不是欽差大臣,無法節制地方官員,辦什麼事都得看巡撫和總督的臉色,找他們落實。咸豐理解曾國藩在地方上的難處,想給他創造一個好的環境。

曾國藩收到聖旨後高興壞了,趕緊寫了一封推辭信,說自己能力有限,當不了巡撫這樣的高官,還請皇上收回任命書為好。

按照當時官場的慣例,曾國藩必須“謙虛謙虛”,這樣才顯得自己高風亮節,大家都是這麼乾的,曾國藩也就只好“潛規則”一下,免得別人說自己官癮太大,讓人笑話。

咸豐的批複很快就下來了。按照慣例,這個批複當然還是繼續任命曾國藩為湖北巡撫,而且還會鼓勵鼓勵他,說你有這個能力,放心吧,好好乾!

曾國藩興沖沖地焚香跪拜,等候宣讀聖旨,好好陶醉一下。讓人奇怪的是,聖旨讀完,曾國藩卻呆若木雞,只是機械性地磕頭謝恩,大腦卻是一片空白。

聖旨是這樣寫的:“朕料汝必辭,又念及整師東下,署撫空有其名,故已降旨令汝毋庸署湖北巡撫,賞給兵部侍郎銜。汝此奏雖不盡屬固執,然官銜竟不書署撫,好名之心尚小,違旨之罪甚大,着嚴行申飭。”

真是太悲劇了!既然你早就知道我一定會裝模作樣地推辭,但也用不着這樣來消遣調戲我啊?如果我有高血壓,怎麼辦?如果我的心理素質像范進那樣差勁,怎麼辦?

既要我繼續東進打長毛,又不給我實權,你這是赤裸祼的利用啊!用個國防部副部長,換下民政部副部長,有意思嗎?這不是青蛙換蛤蟆嘛!

楊秀清與曾國藩的軍事較量:指揮能力和差距在哪裡? - 天天要聞

最讓人鬱悶的是,我這只是按照大家的習慣,客氣一下而已,你卻說我這是固執?那我要是不辭,你該說我自戀了吧?調戲我也就算了,竟然還把違抗聖旨的政治大帽子給我扣上,你這是什麼居心,想害死我啊?古人雖然兔死狗烹,現在兔子還沒死,你就這麼折騰“獵狗”,這唱的是哪一出陰謀啊?

說一千,道一萬,你這叫惡人先告狀,明明不想讓我當這個巡撫,卻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還要把責任推到我這個無辜的受害者身上,咱豈不是比竇娥還要冤上萬倍?起碼竇娥在含冤而死的時候,沒有被忽悠吧!

曾國藩雖然鬱悶,卻也清醒,他知道咸豐這小子在防着他。

咸豐的防範心理,與他的驚喜比較起來,最初並不強烈。曾國藩到手的熟鴨子之所以意外地飛走了,只怪軍機大臣祁寯藻多了一句嘴。

咸豐任命曾國藩做湖北巡撫的任命書下達之後,軍機大臣祁寯藻對咸豐嘀咕了一句非常要命的話:“曾國藩以侍郎在籍,猶匹夫耳。匹夫居閭里,一呼,蹶起從之者萬餘人,恐非國家福也。”

楊秀清與曾國藩的軍事較量:指揮能力和差距在哪裡? - 天天要聞

作為清朝政權忠實奴才的祁寯藻,他之所以讓咸豐防着曾國藩一點兒,原因很簡單,理由很充分:曾國藩在湖南的時候,只是一個離崗的副部長,整個一空頭銜,空軍司令,竟然振臂一呼,應者雲集,這是不是太恐怖了?如果把湖北給他做基地,他不翻了天啊?陛下您不可養虎為患啊!

對啊!滿漢相防,重滿輕漢,信任滿人,提防漢人,這可是老祖宗千叮嚀萬囑咐留下的訓誡啊!

一語點破激情人,政治智慧打敗了感情衝動。咸豐認識到,萬萬不能違背老祖宗苦心孤詣定下來的政治路線和基本國策,於是把曾國藩的湖北巡撫位置,轉批給了陶恩培

皇位決定思維,從確保江山的所有權角度來說,洪秀全和曾國藩都是自己的“敵人”!

當咸豐決定要認真貫徹執行本朝祖訓的時候,曾國藩就徹底悲劇了。在今後長達七年的時間裡,湘軍的將領個個都被提拔,沒被提拔的只有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湘軍總司令曾國藩。在這七年里,他始終在副部長(侍郎)的位置上停步不前。

咸豐雖然放棄了對曾國藩的提拔,但並沒有放棄對曾國藩的遙控,仍在不斷發出聖旨催促湘軍乘勝追擊。

楊秀清與曾國藩的軍事較量:指揮能力和差距在哪裡? - 天天要聞

與咸豐一起起鬨的,還有新上任的湖廣總督楊霈。楊霈這個人雖然膽小,但是想到湘軍能打,不想放過這個借雞生蛋的大好機會,於是主動向朝廷請纓,說願意配合湘軍一起乘勝追擊,由他負責北岸,曾國藩負責南岸。

曾國藩雖然謹慎小心,而且鬱悶苦楚,一萬個不願意急躁冒進,但是聖旨難違,加上楊霈的煽風點火,只好命令湘軍前進攻擊。

曾國藩採取的還是水陸並進的老辦法:塔齊布羅澤南的主力,沿南岸前進;水師以彭玉麟和楊載福為前鋒開路,他自己隨同水師中軍前進。

在曾國藩看來,自己的軍隊雖然能打,但是畢竟人數有限,跟長毛比起來,實在無法讓人太過驕傲。為了確保自身安全,贏得勝利,曾國藩最好的辦法就是水陸配合,互相護衛,利用水師掌握制江權,配合陸師攻打沿江城市,並為其提供給養和補充。反過來,陸師通過在沿岸奪取基地,又能為水師提供戰略防禦據點和縱深。在大仗開打之前,曾國藩就特別叮囑陸軍將領們:“時時以保護水軍為心,如龍抱珠,百變不離其宗。”

曾國藩咄咄逼人的攻勢,引起了楊秀清的高度警惕和重視。

楊秀清對湘軍的警惕和重視,是從接到武昌告急信才開始的。

告急信是國宗石鳳魁寫給楊秀清的。石鳳魁在逃跑之前,沒有忘記打發國宗韋以德韋昌輝侄兒)前去天京向楊秀清彙報軍情。

楊秀清得到韋以德詳細的口頭彙報後,才知道湘軍的厲害和西征戰場的危險,決定採取強力措施挽救西征戰局。

他的辦法,無非還是老一套-換人加遙控。

石鳳魁和黃再興被追究丟失武昌的責任,雙雙被砍掉腦袋。對於石鳳魁的被殺,大家都沒有意見。黃再興被殺,就引起了後人對楊秀清的批評,認為此人死得冤枉,一來他不是主將,不負主要責任,二來他曾向石鳳魁提出過可行性建議,只是石鳳魁不採納,這才釀成嚴重後果。

楊秀清與曾國藩的軍事較量:指揮能力和差距在哪裡? - 天天要聞

這種批評,固然有些道理,但是過於迂腐。

楊秀清不殺前線主將,難道他自己承擔領導責任不成?既然要殺,當然是一鍋端比較有說服力,不如此則無以說明前線指揮部的無能,從而順利推卸總司令部的責任。

石鳳魁被拿到天京斬首後,被楊秀清任命擔任田家鎮戰役前敵總指揮的,是燕王秦日綱

這個秦日綱,就是導演了龍寮嶺慘敗的主角。這個人打起仗來也不要命,可惜勇猛有餘,靈變不足,防守上硬碰硬還湊合,要是碰到不按常理出牌的對手,就免不了要吃虧。

楊秀清大約也知道秦日綱的能耐,覺得還是有些放心不下,為了加強田家鎮的防禦力量,他想了很多辦法。

一是指導秦日綱修築防禦工事。楊秀清專門寫了封信,指導秦日綱在田家鎮構築水陸防禦體系。他專門叮囑秦日綱,一定要攔斷長江,在江面用鐵索和竹纜,挽在船隻和木排水城之上,用鐵錨固定在兩岸,阻攔湘軍水師通過。為了守住攔江工事,楊秀清還特別囑咐一定守住田家鎮對岸的半壁山,這樣才能左右呼應,水陸聯防。楊秀清還指示秦日綱,讓他在長江兩岸,一定要多修炮位,扼住湘軍水師航道。

二是指導秦日綱趕造防禦工具。楊秀清這一次隆重推出了太平軍新發明的一種水上秘密武器-木排水城。這是太平天國防守水面的發明,先扎一個大木排,然後在上面修築木城,留出炮眼,架上大炮,可以作為活動的水上炮台,既可阻隔水面,又能攻擊敵船。楊秀清派人專門送一個樣品到田家鎮,讓秦日綱照着趕做,儘快投入使用。

三是增派人手,加強指揮力量。為了加強前線指揮部的防禦兵力和領導力量,楊秀清命令國宗韋俊、石鎮侖、韋以德先後率部來到田家鎮。

楊秀清與曾國藩的軍事較量:指揮能力和差距在哪裡? - 天天要聞

在楊秀清的遙控下,秦日綱按照要求,一一做好布置,將田家鎮打造成一座看起來似乎無法逾越的天險,不打折扣地執行“嚴防死守”的防守方針,壓根就沒想過要主動出擊,只是坐等曾國藩前來破關奪陣。

曾國藩率領湘軍,1854年10月28日從武昌出發,一路上衝破太平軍的阻擋截擊,於11月20日抵達田家鎮前線。

看到田家鎮的防禦架勢後,曾國藩亦喜亦憂,喜憂參半。

他憂的是田家鎮這次防禦工事的確是花足了本錢,付出了汗水,他有點懷疑長毛前線主帥是位工程建築專家,由衷佩服其防禦之嚴密和老到。

他喜的是長毛的防禦工事完全是防守型的,根本看不到半點進攻的氣象和打算,還沒有達到攻防兼備、正奇相生的最高境界。

曾國藩面對志在必守的田家鎮,明白只能硬碰硬,否則就不能殺出湖北,殺進江西,更加談不上攻下九江,直取安慶,打下金陵

要打下布防嚴密的田家鎮,並不是一件輕鬆的差事。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儘快掌握這個戰略要地,曾國藩召集了一場戰前研討會。與會人員,都是他手下最有謀略,也是最能打的幾個牛人。陸師是塔齊布和羅澤南,水師是彭玉麟和楊載福。

經過討論研究,曾國藩最終敲定了作戰方案,基本思路是水陸配合,衝破江防。具體部署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用陸師攻佔田家鎮對面的半壁山。

第二步,在陸師的配合下,出動水師斬斷攔江鐵索,摧毀長毛的水上力量,徹底控制制江權。

第三步,水師得手之後,陸師渡江攻佔田家鎮,徹底控制要塞。

面對曾國藩的周密部署,秦日綱只是嚴格按照楊秀清的指示,坐在大營等候湘軍前來挑戰。

1854年11月21日,戰鬥首先在半壁山一帶打響。

楊秀清與曾國藩的軍事較量:指揮能力和差距在哪裡? - 天天要聞

前來攻打半壁山的,是羅澤南。與此同時,塔齊布越過半壁山,攻擊下游的富池口,妄圖對半壁山形成迂迴包抄之勢。

經過一天激戰,半壁山落入羅澤南之手。

半壁山一失,田家鎮等於去了一半。秦日綱不甘心就這樣失敗,他不想如此堅固的要塞,就這樣在自己手裡丟掉。

反擊!

秦日綱志在復得,先後組織了兩次強力反擊。

第一次是11月23日,秦日綱從北岸田家鎮調集主力,南渡攻擊羅澤南,此時湘軍已經反客為主,將秦日綱打得狼狽退回田家鎮。

第二次是11月24日,此時韋俊、石鎮侖和韋以德正好趕到田家鎮前來助陣,經過商量,秦日綱再次組織了全面反攻。激戰進行了整整一天,太平軍雖然殺得賣力,但最終還是被湘軍擊敗,死傷慘重,國宗石鎮侖和韋以德等一批將領全部英勇戰死,秦日綱和韋俊北渡退回田家鎮。

曾國藩拿下半壁山後,命人斫斷半壁山腳下的鐵鏈,剩下來的工作就是要把靠近半壁山這邊的江心鐵索也斫斷,水師才能順江而下抵達九江。

1854年12月2日清晨,經過認真地布置和準備,吃過早飯的湘軍水師,開始向江心鐵索進軍。

楊秀清與曾國藩的軍事較量:指揮能力和差距在哪裡? - 天天要聞

曾國藩把湘軍水師分成三隊,攻擊程序安排如下:

第一隊,打鐵隊。快速突襲到靠近半壁山這邊江面的鐵索前,架起火爐,燒烤鐵索,舉起大斧,斫斷鐵索。

第二隊,打援隊。阻擋截擊前來干擾打鐵隊的太平軍水師,為第一隊贏得打鐵斫斷鐵索的時間和空間。

第三隊,打劫隊。打鐵隊光榮完成任務後,第三隊趁機衝過缺口,順江東進,放火焚燒鐵索下游的西征軍水師。

孫子兵法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打仗的時候,軍事研討工作很重要,開打之前,誰研究策劃得好,誰的勝算就大,相反,勝算就少。

面對湘軍精心策劃的進攻,太平軍原有的優勢,已經喪失殆盡,半壁山失守後,只剩下北岸田家鎮的炮火能夠截擊湘軍水師,可是由於土炮射程太近,根本夠不着湘軍水師。

更要命的是秦日綱方面不但沒有研究出相應的對策,反而存在兩大失策,這就進一步加劇了太平軍的失敗。

秦日綱的第一個失策,在於把水師主力放在鐵索之後,使本來就處於劣勢的水營進一步喪失了制江權。

被秦日綱放在鐵索上游的太平軍水師,由於數量少、裝備差,不敵裝備精良的湘軍水師。加上曾國藩一直非常重視水師建設的建軍思路,水師開始顯示出巨大的威力。湘軍水師一直朝着專業化的道路發展,戰船型號大小不一,分工各不相同,攻防各有章法。太平軍的水營卻一直停留在武昌建軍時的水平,沒有自行專門設計的戰船,都是各處搜集來的民船,大小不一、型號混雜、功能不全,簡直就是一個原生態的大雜燴水面部隊。這樣的水營打綠營沒問題,可是遇上湘軍水師,只能算是業餘部隊碰到專業部隊,不在一個重量級上,這就免不了要吃敗仗,林紹璋和石鳳魁在湘潭和武昌損失了幾千隻船,就與這個有關係。

楊秀清與曾國藩的軍事較量:指揮能力和差距在哪裡? - 天天要聞

秦日綱的鐵索橫江,之所以擋不住湘軍水師的進攻,除了湘軍水師比較專業之外,還與一個秦日綱忽略的非人為因素有關。這個非人為的因素,要從江面作戰的特點說起。

有過在江中游泳或者駕舟經驗的人就知道,順流和逆流行舟完全是兩碼事兒,如果遇到有風的時候,順流而下的速度,往往是逆流而上的好幾倍。江面作戰,不能不考慮這個自然因素。湘軍進攻田家鎮江面防線時,就佔了順流而下的便宜,防守的太平軍水營,本來機動性能就差,因為處於下流,劣勢就更加明顯了。

秦日綱的第二個失策,在於沒有組織強有力的陸營,對湘軍陸師進行有效阻擊,破壞湘軍水陸協同的攻擊戰術。就在湘軍水師大舉進攻的同時,半壁山上的塔齊布、羅澤南率領六千多名湘軍陸師,協助水師行動,沿南岸東進,順勢奪取富池口,在岸上協助水師放火燒船。大火無情,湘軍水陸大軍的火攻戰術,一直燒到武穴和龍坪一帶,太平軍水師四千多艘船隻全部被燒毀,上下百里,火光衝天。

田家鎮一戰,西征軍損兵折將一萬左右,水師幾乎全軍覆沒,損失非常慘重,秦日綱和韋俊自知田家鎮難守,於12月3日清晨,乾脆自己再放一把火,燒了田家鎮大營,退守湖北黃梅

從前述楊秀清的遙控經歷來看,當一個領導人向下越位時,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就會接踵而來,這種做法的教訓是慘痛的。

楊秀清固然聰明,但是任何人都不能違反一個原則,那就是不能坐在火星上指揮地球上的戰爭。

楊秀清與曾國藩的軍事較量:指揮能力和差距在哪裡? - 天天要聞

西征軍團一敗於湘潭,二敗於岳州,三敗於武昌,四敗於田家鎮,面對湘軍的進攻,已經束手無策,如果九江再失,則安慶難保,繼而天京也將陷入曾國藩和向榮的合圍之中。

太平天國,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由盛而衰的拐點有如鬼魅一般悄然靠近,楊秀清在思考原因,也在思考對策。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朋友會問,楊秀清的遙控為什麼會屢屢失靈?曾國藩的湘軍為什麼這麼能打?怎樣才能扭轉西征敗局?

要想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先搞清楚兩個問題:一是曾國藩究竟是怎樣走上練兵之路的;二是曾國藩練出來的湘軍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副市長降級2年後,再被查 - 天天要聞

副市長降級2年後,再被查

四川省紀委監委6月26日消息,資陽市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許志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許志勛(資料圖)官方簡歷顯示,許志勛曾任資陽市副市長、市政府二級巡視員,2022年7月轉任資陽市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這也是官方首次披露,許志勛曾被降級處理。據介紹,許志勛,男,漢族,...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 天天要聞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極目新聞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陳曉玉 袁曉雪近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召開。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武漢市漢陽市政參與的“隧道重大地質災害源探測評估及處置關鍵技術”科技成果獲評“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榮譽證書該項科技成果是漢陽市政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高校、科研...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聞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決定,孫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宣布了黨中央關於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職的決定:孫志禹同志任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公開信息顯示,孫志禹,男,漢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樹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着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