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中,三野和四野誰更強?看他們各自戰區的國軍實力就知道

2024年06月14日04:22:07 歷史 1314

解放戰爭期間,粟裕的三野和出自東北四野都是我軍的王牌野戰軍,說排名前兩名也並不為過。因為這兩個野戰軍的實力在我軍中最強,因此國軍在戰爭期間幾乎所有的國軍精銳部隊,都和他們在東北和華東交過手。

他們的對手中,不乏國軍五大主力和13大美械金剛等一眾實力嫡系部隊。

因此,在解放戰爭期間,以這兩個野戰軍所在戰區戰況最為激烈,雙方更是為此投入大量的兵力。

那麼,問題就來了,在解放戰爭期間,三野和四野都在各自戰場,所承受了多少國軍兵力壓力?

解放戰爭中,三野和四野誰更強?看他們各自戰區的國軍實力就知道 - 天天要聞

三野VS四野(劇照)

解放戰爭三年,雙方面對的國軍兵力

因為三野和四野在不同時期,有不一樣的叫法,因此下面還是以三野和四野統稱。

先說解放第一年的形勢。

這一年正好是國軍全面進攻的時候,這個時候國軍的總兵力一共合計430萬人。

1946年1月,一共匯聚了5個軍(整編師)和16個旅,合計16萬人,這5個軍都是清一色的國軍美械精銳,分別是4個全美械軍:新1、新6、第13和71軍,1個半美械的52軍,5個軍裡面,具備實力前十的就有4個(除13軍外)。

特別新1和新6軍,作為駐印軍雙子星,在裝備上是對剛從游擊戰中走出來的東北我軍是降維打擊。

解放戰爭中,三野和四野誰更強?看他們各自戰區的國軍實力就知道 - 天天要聞

進入東北作戰的國軍精銳部隊

到了1946年3月,杜聿明又從雲南調了兩個半美械軍——60和93軍,再加上炮兵等部隊,東北的國軍人數超過了24萬人。1946年12月,在“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時期,東北國軍在兵力上並沒有增加多少,一線精銳上僅增加1萬人,達到25萬人。

而當時的東野在經歷了四平之戰的損失時候,已經從34萬人,下降到32萬人,整個野戰軍共分為兩大軍區——南滿和北滿,合計5個縱隊(東野五虎)和若干獨立師

在這一年,人數上雖然東野佔據優勢,但裝備上卻相對於國軍有斷崖式落後。

解放戰爭中,三野和四野誰更強?看他們各自戰區的國軍實力就知道 - 天天要聞

東北的我軍新戰士

而另一邊的三野是什麼情況呢?

當時三野還沒合併,其前身為華中地區的粟裕所部,以及山東地區的陳老總所部。

因為該地區地處華東,靠近國軍起家根本的東南地區,因此在1946年解放戰爭開始前,該地區就是國軍集中進攻的區域。

以1946年6月,老蔣發動全面戰爭為例。

在1946年1月的時候,國軍在華東有17個正規軍47個師,隨後又增援了第100、65、99、5、73、88、54軍共7個軍,合計19個師增調到華東解放區周圍。到了6月份,因為要進攻中原解放區有部分兵力調走,但依然保持在華東有21個整編師和58個整編旅,合計47萬人

解放戰爭中,三野和四野誰更強?看他們各自戰區的國軍實力就知道 - 天天要聞

1946年7月,敵我雙方對比

華中的地區的粟裕華中野戰軍,面臨的是老老蔣嫡系中央軍11個整編師31個旅,合計27萬,山東地區的陳老總則是面臨10個整編師,27個旅19萬人的攻勢。

這21個整編師裡面,包含了五大主力之三的整編第5、11(18軍)和74師,還有全美械主力的整編第2、8、73和83在內王牌部隊,以及整編第7、25和48師等雜械王牌主力。

而當時華中和山東地區的我軍一共才36萬人,特別是粟裕在華中也才不到6萬人,卻要面臨李默庵12萬國軍的圍剿。

因此從第一年的情況上來看,三野和四野都面臨很大的壓力,相對而言東北的國軍質量更高,三野則是兵力壓力更大。

解放戰爭中,三野和四野誰更強?看他們各自戰區的國軍實力就知道 - 天天要聞

三野面對的國軍大部分都是精銳部隊

再來說說解放戰爭第二年。

三野這邊,老蔣則是重點針對於山東地區展開進攻,組成了湯恩伯第一、王敬久第二以及歐震第三兵團,合計66個整編旅45萬人。

而在重點進攻山東的同時,在蘇北和淮北我三野留守部隊,也展開全面進攻,該方向的兵力為5萬人。

也就是說,老蔣在三野方向進攻上起碼有50萬以上兵力負責進攻。

到了1947年7月國軍針對三野的兵力更是達到了峰值……

國軍針對二野(中野)和三野,所設立的徐州陸軍總司令部總兵力已經達到了102萬,占國軍總兵力的3成左右,在1947年12月,也就是關內戰場最困難的時候,除了被調到白崇禧國防部九江指揮所的30萬大軍,負責圍剿大別山的劉鄧十餘萬人之外。

剩下的70萬左右的國軍徐州陸總部隊,主要作戰方向就是——三野。

而當時三野的一線部隊不過30多萬,兵力1:2的劣勢,可想而知陳老總和粟裕所面臨的壓力有多大。

解放戰爭中,三野和四野誰更強?看他們各自戰區的國軍實力就知道 - 天天要聞

進攻三野的徐州陸總部隊(劇照)

東野這邊,在1947年則是繼續擴大兵力優勢

在1947年7月份的時候,經過“三下江南、四保臨江”以及夏季攻勢之後,東北國軍是一敗再敗,杜聿明本人也被調離東北戰場,取而代之的是陳誠。在1947年3月份,國軍主力尚有8個軍25萬餘人,到了7月份已經下降到了7個軍16萬人,連帶地方部隊雖然也回復到33萬人,但戰鬥力已經被嚴重稀釋。

而當時我東北部隊已經也已經擴編到46萬人,其中野戰部隊25萬人。

1947年9月,陳誠在大整軍運動中,除了調過來嫡系49軍之外,還利用現有的軍進行擴軍,比如新1軍擴編成新1和新7兩個軍,新6軍擴編成新3和新6軍,總兵力從30多萬,直接擴充到55萬人。而在陳誠擴軍期間,四野也在對兵源進行擴充,總兵力則是突破73萬人。

因此和第一年的艱難相比,四野在第二年就開始對東北國軍建立優勢,總兵力的領先已經達到1.35:1左右,為各戰場上我軍唯二兵力佔優勢的戰區。

解放戰爭中,三野和四野誰更強?看他們各自戰區的國軍實力就知道 - 天天要聞

陳誠在東北的時候擴編的學生軍(劇照)

而第三年,則是大決戰時期

這一時期,則是在我軍戰略反攻和戰略大決戰時期。

三野這邊已經從外線作戰的泥潭中走了出來,接連取得了豫東和濟南戰役的勝利,在山東大反攻中將國軍全部趕出山東(除了青島和周邊)。

而此時恢復過來的三野也已經擴編到了16個縱隊,總兵力接近45萬人。

可哪怕是這樣,三野的兵力依舊落後於他們對面的國軍……

國軍這邊針對三野作戰的已經從徐州陸總改成徐州剿總,雖然是一字之差,但也是新瓶裝舊酒,人馬還是那些,這劉峙帶領的徐州剿總兵力則是60多萬,依然對三野形成兵力優勢。

淮海戰役中,這將近60多萬的徐州剿總,卻被三野和二野像夾生飯一硬是吃了下去。

解放戰爭中,三野和四野誰更強?看他們各自戰區的國軍實力就知道 - 天天要聞

老蔣的80萬對60萬,還不是被三野吃掉(劇照)

不一樣的是,1948年的東北戰場可以用摧枯拉朽來形容。

在1948年4月,當衛立煌接手東北剿總的時候,陳誠給他留下的爛攤子是“秋季攻勢”中被四野殲滅16萬人,部隊戰損超過1/3的爛攤子,哪怕他通過地方部隊的補入將兵力重新回到55萬,但人員素質已經不能跟2年前剛進入東北時候相比。

更為重要的是,四野在這個時候總兵力已經超過100萬,其中野戰部隊12個步兵縱隊,70多萬人。

四野無論是從質量還是數量上來說,都是2:1的絕對領先。

解放戰爭中,三野和四野誰更強?看他們各自戰區的國軍實力就知道 - 天天要聞

裝備和兵力碾壓東北國軍的四野(劇照)

三野攻堅四野發展,不同的發展模式

通過上面的這些種種數據上來看,三野面臨的國軍壓力是要比四野大很多。

從老蔣1946年發動全面戰爭開始,三野所正面的國軍就沒少過45萬正規軍,在巔峰時期擁兵百萬國軍最大戰略集團——徐州陸總,有將近70%的兵力用以針對陳老總和粟裕所部作戰。而且精銳盡出,50%以上的美械國軍都扎堆在華東戰場。

可以說三野在我軍各大戰區中,一直屬於是抗壓的角色。

在兵力對比上,三野經常是面對敵人2倍左右的兵力,在重點進攻山東時期、以及外線作戰期間,經常是在鋼絲上作戰,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全軍覆沒。

解放戰爭中,三野和四野誰更強?看他們各自戰區的國軍實力就知道 - 天天要聞

三野將士在作戰中

因此在1946年的時候三野就是30多萬人,打了3年才增加的10萬人,可想而知他們在作戰中有多艱難。

有一句話形容三野就很貼切:

他們不是在打仗,就是去打仗的路上……

而長期在這種高壓環境中作戰,三野依然能交出七戰七捷、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豫東、濟南淮海、滬寧杭和閩浙戰役這樣的勝利。

解放戰爭中,三野和四野誰更強?看他們各自戰區的國軍實力就知道 - 天天要聞

三野一系列勝利繳獲的國軍裝備

而另一邊的四野,則是在經歷了1946年底的短暫兵力壓力之後,就已經開始佔據東北的主動權,在1947年夏季攻勢結束後,就已經的開始有鯨吞東北國軍之勢力,無論是是在根據地的面積還是人口上,都是要領先國軍。

在總兵力上的比重也是1.35-1.5:1,1948年初的時候,四野跟東北國軍的總兵力的比重已經達到了2:1,再加上裝備上的優勢,這優勢就更明顯。

遼瀋戰役,四野100萬對50萬,淮海戰役三野(含二野)60萬對80萬,這足以證明兩個野戰軍所面臨的壓力之差別……

解放戰爭中,三野和四野誰更強?看他們各自戰區的國軍實力就知道 - 天天要聞

入關的四野將士們(劇照)

那麼,是不是意味着三野要強於四野呢?

可能很多人會問,既然三野面對國軍精銳最多,殲敵數量也是位居榜首,是不是意味着三野就能超越二野成為我軍最強之野戰軍呢?

其實,事情不能一概而論。

當時我軍的戰略就是

“向北發展,向南防禦”。

這也註定了三野是以牽製為主,而四野是以發展為主。

而牽制自然要吸引更多的敵人,為其他戰區緩解壓力,也就意味着要打更多的仗。而四野則是另一條路線,他們在東北是以建設根據地為主,他們是求穩而不是跟國軍ALL IN。因此在遼瀋戰役之前,東北我軍的擴軍速度非常快,不到3年就100萬人,在東北全面碾壓國軍。

說白了就是,兩個野戰軍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

解放戰爭中,三野和四野誰更強?看他們各自戰區的國軍實力就知道 - 天天要聞

10萬大軍出關,百萬大軍入關,這就是四野(劇照)

這也就有了坊間的說法——“三野最能打硬仗,四野硬實力最強”的說法。

而至於所謂的哪個是最強野戰軍,說白了也是後人強加給他們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因此,在雨田君看來,無論是三野和四野都是為解放戰爭 做出過巨大貢獻的英雄部隊,不存在哪個功勞第一的問題,革命任務和分工不同,都是為了勝利,也並不存在什麼攀比排名……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安琪拉成中路“惡霸”,誰能剋制她?除了貂蟬,他們也不怕安琪拉 - 天天要聞

安琪拉成中路“惡霸”,誰能剋制她?除了貂蟬,他們也不怕安琪拉

在王者榮耀中法師的地位是越來越高,安琪拉作為一名老牌法師,自從被策劃加強了之後,強度和登場率可謂是直線提升,該英雄技能命中敵人都可以提升自身移速和傷害,並且安琪拉可以打出控制和減速效果,所以使得該英雄在四級的時候就可以打出一套技能秒人的傷害,最主要是的安琪拉的大招期間自身會獲得減傷和霸體效果,關鍵的...
敵方打野是趙雲怎麼辦?放棄雲中君,別用蘭陵王,他能虐哭趙雲 - 天天要聞

敵方打野是趙雲怎麼辦?放棄雲中君,別用蘭陵王,他能虐哭趙雲

在王者榮耀中打野一直都是隊伍中的核心輸出位,一名會玩打野的玩家確實能提升隊伍的勝率,而且可以把隊伍的節奏帶起來,所以不少玩家在賽季末期選擇使用打野沖分,趙雲作為一名老牌打野,該英雄自從被策劃加強了被動之後,強度確實提升不少,畢竟機動性更加的靈活了,甚至經常可以看到絲血的趙雲逃生和反殺,畢竟趙雲有血量...
打虎!71歲洪禮和被查 - 天天要聞

打虎!71歲洪禮和被查

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洪禮和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公開資料顯示,洪禮和,男,漢族,1953年11月生,江西余幹人,中共黨員,1971年6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推薦閱讀:黨中央、國務院決定,今年首次開展這項表彰張瑩“空降”地方,出...
歐盟求錘得錘,中方對歐豬肉出招,兩國總理紛紛找上門 - 天天要聞

歐盟求錘得錘,中方對歐豬肉出招,兩國總理紛紛找上門

眾所周知,在上周,歐盟委員會公開宣布,他們決定對中國的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最高將額外徵收38.1%的稅率,這一舉措將在下個月4日正式開始實施。但歐盟也強調,會繼續就此事與中國展開磋商尋找解決方案,並且,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是臨時性而非永久性的行為。
李建偉,任上被查 - 天天要聞

李建偉,任上被查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海關總署紀檢監察組、遼寧省紀委監委19日消息:呼和浩特海關黨委書記、關長李建偉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李建偉 資料圖 公開資料顯示,....
346、莊子故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猴子 - 天天要聞

346、莊子故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猴子

給吳王顯本事的猴子,後來怎樣了?吳王遊歷到一座猴山,猴子們看到吳王都躲到荊棘叢中了,有一隻猴子仗着自己敏捷,在吳王面前顯本事,吳王拿起箭就射,不料這隻敏捷的猴子卻接住了箭,後來呢?這個故事選自《莊子.徐無鬼》。話說從前呀,吳王坐船在江河裡游
再創歷史!英偉達市值超越微軟,成全球第一 - 天天要聞

再創歷史!英偉達市值超越微軟,成全球第一

騰訊科技訊 6月19日凌晨1點01分,人工智能芯片巨頭英偉達市值周二盤中達到3.3萬億美元,超越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這一里程碑事件標誌着英偉達在技術革新和市場擴張方面的卓越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