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有人嘲笑古代開襠褲?古代人的內衣褲,比你想象得更講究

2024年05月20日17:55:04 歷史 1355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為啥有人嘲笑古代開襠褲?古代人的內衣褲,比你想象得更講究 - 天天要聞

文|冼顏

編輯|t


引言

網絡科技發達了,很多以前只有權貴才能查閱的史書資料被公開共享,於是就有些人總是喜歡研究一下古人的那些私密事。現代意義的Y字形絎縫內褲直到1935年才在美國面世,而內褲的普及已經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事了。

為啥有人嘲笑古代開襠褲?古代人的內衣褲,比你想象得更講究 - 天天要聞

(早期男士內褲廣告)

有人便以此為依據,稱古代人沒有內衣褲,甚至頗有優越感地嘲笑說古代人“襠下真空”裸奔了幾千年。但仔細研究一下古今中外的內衣歷史就會發現,這只是現代人被灌輸了商業產品概念後的想當然而已。

一、古人真的“襠下裸奔”了幾千年嗎?

中國的服飾有很多文字記載,漢唐以後的出土文物尤為豐富,即便是內衣褲這種非常隱私的衣物,也有一些可供研究的素材。當然,這也讓我們能看到祖宗從“襠下裸奔”到“穿着得襠”的完整過程。

周易》里記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左傳》里把“裳”解釋為“下飾也”;《說文解字》也說“衣,所以蔽體者也。上曰衣,下曰裳”。

最早的“衣”是指遮擋上身的服裝,而“裳”則是遮擋下身的服裝。不過受限於當時的裁剪和縫紉技術,這時候的“裳”類似於現在的裙子,但並不能就因此說先秦的人們是“襠下裸奔”。

為啥有人嘲笑古代開襠褲?古代人的內衣褲,比你想象得更講究 - 天天要聞

(上衣下裳)

河南省三門峽的虢國墓地中出土過一件麻織合襠短褲,它的主人虢仲生活在公元前400年左右。由於年代久遠和保存條件苛刻,先秦出土的服飾文物並不多,這件合襠短褲應該是已經出土的唯一一件保存完好的商周內衣褲。

不過也足以說明,哪怕合襠褲在當時並不普及,但起碼有一部分祖宗已經穿上了合襠褲。

為啥有人嘲笑古代開襠褲?古代人的內衣褲,比你想象得更講究 - 天天要聞

(河南三門峽虢國墓地 麻織合襠短褲)

到了春秋時期,人們普遍穿着一種用帶子系在腰間的褲管,類似於現在的女士弔帶襪也就是“紈絝子弟”里的“絝”,也叫脛衣。

而一般認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穿有襠衣物的,是戰國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為了方便騎馬作戰,軍隊中開始普及一種包襠褲。

到秦漢時,這種包襠褲成了勞動人民普遍穿着的犢鼻褌;霍光為了提防漢昭帝到處“留種”,把這種有襠褲引入宮廷,讓宮人“皆為窮絝”。其後的唐朝宋朝,合襠褲和開襠褲可謂勢均力敵。

而元明清三代,封建禮制日漸嚴苛,而且驢、馬、騾子作為交通工具開始普及,合襠褲慢慢佔據上風。

為啥有人嘲笑古代開襠褲?古代人的內衣褲,比你想象得更講究 - 天天要聞

(脛衣示意圖)

這樣說來,即便不算現在仍然是“襠下真空”的蘇格蘭人,歷史上古代人也“襠下裸奔”了幾千年。

為啥有人嘲笑古代開襠褲?古代人的內衣褲,比你想象得更講究 - 天天要聞

(蘇格蘭裙)

二、古人比我們想象得更專業

在現代人看來,不管是跑跳行走還是坐卧起居,無襠服飾都非常不方便,那為什麼古人在長達幾千年的時間裡,對“襠部需求”卻沒那麼高?其實這與經濟條件和人們的出行方式有關。

漢朝之前,貴族出行都是乘坐車輦,極少有分腿跨坐這種姿勢,當時的漢服樣式也以比較緊的裙幅為主;日本和服最早就是學習漢朝服飾,所以和服的裙幅也是以一布為限。

普通勞動人民更沒有騎騾馬的條件,直到宋朝民間才有用騾馬拉車的現象,而騾馬作為騎行的交通工具則要一直等到明朝了。

為啥有人嘲笑古代開襠褲?古代人的內衣褲,比你想象得更講究 - 天天要聞

(東漢襦裙示意圖)

而且,古人為了防止走光的措施非常專業全面。上面提到,先秦時裁剪縫紉技術受限,只能以無襠的下裳為主。但是其實當時的服飾並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簡陋,相反,先秦的服飾已經有堪稱繁瑣的規定。

我們從留存的圖畫和雕像里能看出,先秦的下裳普遍很長,尤其是以戰國袍為代表的女性服裝,基本都是拖地的,這就很大程度上能保證裙底安全。

為啥有人嘲笑古代開襠褲?古代人的內衣褲,比你想象得更講究 - 天天要聞

(復原先秦戰國袍)

男士為了防止下裳被風吹起,會使用斧頭形的長條“蔽膝”來壓住。也是為了防止走光,直到漢朝,人們的坐姿仍然以跪坐為主。

我們現代人習慣的雙腿向前張開坐姿,在當時被稱為箕踞,這種像簸箕一樣坐着被認為是非常粗魯的,甚至是一種侮辱人的行為。《史記》記載,荊軻刺秦王失敗之後,“倚柱而笑,箕踞以罵”。

為啥有人嘲笑古代開襠褲?古代人的內衣褲,比你想象得更講究 - 天天要聞

(商代玉人斧形蔽膝)

三、用現代的思維,嘲笑古代人的穿着?

得益於網絡將很多史料共享後,人們的關注點總是奇奇怪怪的。很多人因為古人沒有現代意義的內衣褲,就萎縮地腦補古代開襠褲長時間盛行,是因為“王公貴族興之所至,醬醬釀釀很方便”,實屬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中國曆朝歷代都是有專門的車輿衣服法令的,通過規定本朝冠服制度,來與以往朝代相區分。

為啥有人嘲笑古代開襠褲?古代人的內衣褲,比你想象得更講究 - 天天要聞

唐朝算中國歷史上男女關係最為“開放”的時期,皇帝和貴族可以娶再婚婦,武則天大大方方和女兒討論自己的男寵。

而這時候的《唐會要·輿服上》等典籍,甚至對頭巾、腰帶的顏色和布料都做了規定:

“天子袍衫稍用赤、黃……親王及三品、二品、王后服大科綾羅,色用紫,飾以玉。五品以上服小科綾羅,色用朱,飾以金。六品以上服絲布交梭雙紃綾,色用黃。六品、七品服用綠,飾以銀。八品、九品服用青,飾以鍮石。勛官之服,隨其品而加佩刀、礪、紛、帨。流外官、庶人、部曲、奴婢,絹拖布,色用黃白,飾以鐵銅……”

為啥有人嘲笑古代開襠褲?古代人的內衣褲,比你想象得更講究 - 天天要聞

(唐朝服飾復原圖)

從內到外,從衣服到配飾,繁複異常,真的不是一件開襠褲、合襠褲的差別。

更何況,古代人正式場合穿着很正式,休閑場合穿着也很“休閑”,我們現在有的各種衣服式樣,其實在古代早就出現過。

比如弔帶露背式的“抱腹”,抹胸式的“袔子”,掛脖式的“抹胸”等等。

為啥有人嘲笑古代開襠褲?古代人的內衣褲,比你想象得更講究 - 天天要聞

(唐代袔子)

還有些觀點以現代內衣褲作為“文明”的代表,嘲笑古人開檔、合襠演變是粗俗野蠻的,其實同樣沒有必要。

現代商業營銷興起之後,往往喜歡給新產品冠上一種獨特的“意義”,從而將其和以往的產品區別開,用獨特性來創造需求。

但其實在古代服飾中,內裙、小衣、褻褲等本身就是當時的內衣。就像如果因為一句“鑽石恆久遠”,就嘲笑古代夫妻的聘禮、彩禮中沒有鑽石就是沒有誠意,除了表現出自己的無知,沒有任何意義。

參考資料:

古漢語中“衣”和“裳”的意義有明顯區別.千陽政法,2018-01-02

唐代服飾從頭到腳都體現出“貴氣”.中安在線,2018-05-10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探訪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搶險和維修 - 天天要聞

探訪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搶險和維修

6月16日6時至17日6時,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稔田鎮遇持續性特大暴雨,24小時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6月17日凌晨2點40分,有着“客家第一祠”之稱的李氏大宗祠東西兩側兩列橫屋坍塌,受損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主座無重大損毀,無人員傷亡。圖為6月20日,相關部門和文物專家陸續前往李氏大宗祠查看坍塌情況。中新社記者 張金川...
雲南保山市長陳銳因病逝世  簡歷從官網撤下 - 天天要聞

雲南保山市長陳銳因病逝世 簡歷從官網撤下

大皖新聞訊 6月20日,一則雲南保山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銳已於日前離世的消息引發了關注。大皖新聞記者就此諮詢了保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證實,消息屬實,並稱陳銳系因病逝世。陳銳的簡歷已從官網撤下6月20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陳銳的簡歷已從保山市人民政府官網撤下,而在該官網搜索關鍵詞“陳銳”,顯示的...
兩尊明代金佛差點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賣行員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觀賞石獲刑 - 天天要聞

兩尊明代金佛差點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賣行員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觀賞石獲刑

利用拍賣行員工身份,將貨主委託的拍賣品低價僱人夾帶運輸進出境,6月2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四中院獲悉,近日,北京一名拍賣行員工因走私多件拍品獲刑。值得注意的是,該名員工走私的拍品中,有兩尊明代金佛,該案也是北京首例以走私文物罪判決並成功從我國香港地區追迴文物的案件,有力打擊了走私犯罪,保護了國家文...
賴清德叫囂“拒統”,稱首戰即終戰是投降論述 - 天天要聞

賴清德叫囂“拒統”,稱首戰即終戰是投降論述

在意識到自己的“520”演說引起了兩岸巨大震動之後,“台獨”頭子賴清德就開始想盡辦法撇清自己的責任。但這些表面功夫只能用來糊弄不熟悉中文表達的西方媒體,當賴清德面對島內民眾時,露出的則是另外一幅嘴臉....
看大決戰三部曲,談談多線作戰的規律 - 天天要聞

看大決戰三部曲,談談多線作戰的規律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從許多角度來談,比如組織度、政治、經濟等。但戰爭畢竟是戰爭,戰爭雖然是政治的繼續,但政治鬥爭一旦轉變為軍事鬥爭,就必然要遵循軍事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