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仙”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現在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

2024年05月18日10:35:14 歷史 1610

提起韓信,大家都會想到王者峽谷之中,那個最靚的仔,全圖沒有他過不去的坎,簡直就是偷塔必備。但是你知道嗎?在歷史中,韓信可是相當厲害的軍事家,是西漢的開國功臣,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兵法謀略了得,常常以少勝多,被稱為“兵仙”“戰神”級的人物。比如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背水一戰,就是其手筆,韓信帶領3萬人,打敗了趙軍20萬人。

“兵仙”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現在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 - 天天要聞

楚漢之爭中,韓信以其優秀的軍事才能,橫掃了魏國代國齊國等國家,比如以聲東擊西,拿下了魏國首都;在濰水之戰,以水淹的方式,打敗齊楚聯軍;在垓下之戰,採取五軍陣,以誘敵深入,打敗了項羽大軍。可見韓信已經將兵法運用得爐火純青。

“兵仙”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現在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 - 天天要聞

我們都聽過鴻門宴的故事,劉邦先一步入了關中范增覺得劉邦將是未來項羽最強大的對手,於是想方設法將其除掉。於是就有了鴻門宴,項羽宴請劉邦,然而酒席中,范增多次示意將劉邦斬殺,但是項羽卻一直沒有採取行動。劉邦也知道自己的危險處境,趁着入廁的時機從小路而逃,什麼儀容都不管不顧,最後才有了項羽的烏江之死。

“兵仙”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現在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 - 天天要聞

雖然最終是劉邦得了天下,但這天下有一半都是韓信打下來的,韓信先後滅魏、趙、齊,最後逼得項羽不得不烏江自刎而死。韓信為劉邦立下赫赫戰功,按照功勞封王也不為過。但是壞就壞在韓信太過於傑出了,古代就有這一句話,如果一片樹林里有一棵很高的樹木,遠遠高出其他的大樹,大風吹來,這棵樹就會率先被大風摧毀。韓信就是因為功高震主,因此也就招來了殺身之禍。

“兵仙”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現在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 - 天天要聞

當時漢朝建立之後,韓信就被解除兵權,成為楚王,但有人誣告韓信要謀反,古代皇室對謀反可是極其敏感的,一旦發現就是誅九族,無一倖免。呂后知道後,就跟蕭何合謀,決定設計除掉韓信,最終韓信死於長樂宮,並誅了三族。當時韓信的手下蒯通,就勸他不要入宮,恐怕有性命之憂。

“兵仙”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現在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 - 天天要聞

但是韓信不信,也不聽蒯通的建議,也至於最終被呂后的武士捆綁起來,殺死於長樂宮。在他死前最後喊出了一句話“我不服”。就是這樣一個為漢朝立下過赫赫功勞的韓信,最後沒有戰死沙場,卻死在呂后和蕭何的計謀上,這也是韓信不服的原因。當然更多的後悔,沒有聽蒯通的建議,竟被婦孺之輩所欺騙

“兵仙”韓信,死前大喊3個字,現在成了不少人的“口頭禪” - 天天要聞

現如今,不少年輕人在電子遊戲中,一旦掉入敵人陷陣,遭遇豬隊友連累,或者一場遊戲失敗時,常常大喊 “我不服”,以調侃自己,這句話在今天早已成為一種“口頭禪”。而這三個字用在韓信身上,卻包含着太多的委屈與無奈。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534|從1.0到4.0,草原與中原關係的四次升級 - 天天要聞

534|從1.0到4.0,草原與中原關係的四次升級

矛盾的雙方,要麼戰爭,要麼吸引,要麼形勢統一,要麼徹底融合。這就是建立在大歷史觀上的營養精華。2024年6月17日 第534篇幾千年的中他民族史,其中一條主線便是草原民族與中原民族的鬥爭史。
系統解讀《毛選》第一卷,1《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 天天要聞

系統解讀《毛選》第一卷,1《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文章中提到的名言“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不僅是主席對於當時中國社會各階級關係分析的重要出發點,也是主席思想中革命理論的核心觀點之一。這句話直接指出了在複雜的階級社會中,正確區分敵我關係的重要性,是革命成功的關鍵。
烈士緊握82年女子照片被網友認親,DNA比對結果出來了…… - 天天要聞

烈士緊握82年女子照片被網友認親,DNA比對結果出來了……

今年4月,一張被烈士緊握82年的年輕女子照片牽動着全國網友的心。為了幫助烈士後人尋親,全國多家媒體為82年前懷抱照片的烈士尋親。6月14日,記者就烈士身份認定等有關工作,向復旦大學分子考古實驗室了解了最新進展。復旦大學分子考古實驗室負責人文少卿副教授表示,之前有山西網友聲稱31號烈士及烈士手中照片上的年輕女子...
美國以強凌弱,聯大上演罕見一幕,中方見義勇為,團結全世界抵制 - 天天要聞

美國以強凌弱,聯大上演罕見一幕,中方見義勇為,團結全世界抵制

6月13號,聯合國大會以“消除以單邊治外強制性經濟措施作為政治和經濟脅迫手段”為議題,就美國等部分國家的制裁問題舉行會議。在當前西方國家動輒以經濟封鎖、打壓制裁為手段恃強凌弱的背景下,聯大舉行相關會議十分應景,體現了聯合國作為最具權威性的多邊政府間組織,應發揮
寧夏中衛:“綠進沙退”背後的科技之變 - 天天要聞

寧夏中衛:“綠進沙退”背後的科技之變

走進位於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的騰格里鎖邊固沙示範性項目現場,工人們正推着一台台像拖拉機車頭一樣的“扎草車”鋪設沙障,兩片代替車輪的圓形壓草刀滾過,麥草就被整齊地扎進沙地里,一個個草方格雛形漸顯。  “這片示範區有8000畝,今年我們上了30台機器固沙,一台機器一天就能扎50畝草方格,比過去純人工效率提高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