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卻的“和平天使”——記中俄友好“信使”嘎麗婭

2024年05月21日10:45:07 歷史 1389

新華社哈爾濱5月21日電(記者劉赫垚)在中俄邊城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嘎麗婭這個名字家喻戶曉。這個年僅17歲的女孩,以蘇聯紅軍軍使翻譯的身份奔赴炮火連天的要塞戰場勸降日軍,將美好年華定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戰場。時光匆匆,嘎麗婭彷彿從未遠去,她的壯舉一直被後世銘記。

1928年,嘎麗婭出生在綏芬河一個溫馨和睦的華俄家庭。“九一八”事變後,短短几個月時間,東北全境淪陷。空前的劫難讓綏芬河很多家庭、商家被洗劫一空,嘎麗婭的家也沒能倖免。

不能忘卻的“和平天使”——記中俄友好“信使”嘎麗婭 - 天天要聞

1945年8月,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綏芬河當地的侵華日軍躲在要塞里負隅頑抗。通曉中日俄三種語言的嘎麗婭作為蘇聯紅軍的軍使翻譯,為了挽救被日軍扣為人質的無辜百姓,毅然走進天長山要塞勸降日軍,卻英勇犧牲。

嘎麗婭的事迹感動了無數人。2007年,為表達對中俄友誼的珍視與對和平的真摯願望,綏芬河市民倡議並策劃建設嘎麗婭紀念館和紀念雕像。

2009年10月8日,“友誼和平天使”紀念雕像建成。年輕的嘎麗婭張開雙臂,揮舞着頭巾向人們告別,腳下升騰的火焰化作雙翼。

“每次路過嘎麗婭雕像我都會停下腳步瞻仰,她是綏芬河的驕傲,是和平的化身,時刻提醒着我們珍惜和平、勿忘歷史。”綏芬河市民龔先生說。

不能忘卻的“和平天使”——記中俄友好“信使”嘎麗婭 - 天天要聞

2014年7月1日,黑龍江省民政廳追認嘎麗婭為烈士,號召廣大幹部和人民群眾,學習她為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和中華民族解放而英勇獻身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繼承烈士遺志,牢記中俄友好。

多年來,當地舉辦主題展覽、研學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學習嘎麗婭捨生取義的英雄事迹。今年3月,來自俄羅斯的教學交流代表團參觀了和平天使嘎麗婭紀念館,並前往“友誼和平天使”紀念雕像獻花。

如今,位於綏芬河長江路17號的和平天使嘎麗婭紀念館,已累計接待參觀者70餘萬人次。這座四層仿古建築風格獨特、俊美,內部的豐富展陳內容和多樣化場景,全面還原嘎麗婭短暫而壯麗的一生,成為綏芬河的城市名片,也是當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嘎麗婭不僅身上流淌着中俄兩國人民的血液,更是兩國人民友誼的結晶和象徵,永遠值得後人緬懷和讚頌。”綏芬河市博物館館長肖波說。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