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2024年05月17日21:05:15 歷史 1724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抗美援朝進入相持階段後,毛主席為何秘密調集了24萬精銳大軍入朝?

是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下,讓毛主席做出這個決定?這個決策到底有何深意呢?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1950年,美國帝國主義悍然介入朝鮮內戰,想要佔據朝鮮為跳板,對我國施壓。甚至一度將戰火燒到我國境內。

為了避免我國未來被美國所限制,即便是在建國初期,國家百廢待興之際,毛主席和黨中央毅然決定出兵朝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第一次戰役,在朝鮮人民軍的配合下,我國志願軍直接粉碎了美軍感恩節前結束戰爭的妄想,把戰火從鴨綠江邊給推了回去。

第二次戰役,更是直接了扭轉了朝鮮戰場局面,長津湖邊,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兵敗如山,更是分三路撤退逃跑,若不是仗着軍隊裝備的優勢,美國軍隊主力也就交代在這裡了。

第三次戰役,我志願軍打過三八線,佔據現在的韓國首都首爾,再一次把美國人當狗一樣追着打了一頓。

在第四次戰役和第五次戰役中,面對美軍集中力量後的瘋狂反撲,想要將戰火推倒“三八線”以北的作戰計劃,我志願軍硬生生把美軍按在了“三八線”附近,讓美國的“絕地反攻”成為了一個笑話。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經過這數次戰役之後,美國人懵了,新中國的志願軍和他們印象里的中國軍隊,完全不一樣。

面對經歷千辛萬苦建立起新中國的革命先輩們,美國人即便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但他們依舊被我們打回到了三八線。

當時的美國已經認識到,若是長期把美軍精銳主力留在朝鮮戰場上,對於美國掌控歐洲,是極其不利的,在美國人看來,掌控歐洲才是最重要的。

為此,美國人有了想要和我國談判,體面的結束朝鮮戰爭的想法。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反過來說,雖然我國把美國軍隊從鴨綠江打回了“三八線”,但我們也從這場戰爭中學習到了很多東西,例如武器裝備對於戰爭的作用,遠超我們的想象,“火力不足症”到現在依舊影響着我國。

同時,剛剛成立的新中國,確實經不起和已經工業化完備的美國,長期進入這樣的消耗作戰。

於是中國和美國雙方,開始接觸,針對停戰的條件進行談判。到了1951年的10月,中美雙方達成了初步的停戰協議。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只是美國方面在協議簽署不久之後,便選擇了單方面撕毀協議。當時的美國人,內部是糾結的,在美國國內有一批主戰派,在他們心中,美國軍隊就應該是世界無敵的。

但是在朝鮮戰場上,擁有先進武器裝備,消耗了美國30多億軍費的美國軍隊,被我國志願軍戰士打崩數次不說,還依舊處於下風,這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

尤其是美國國內的資本大鱷們,他們覺得自己為了朝鮮進行了投資,但得到的收益,只是美國可以控制半個朝鮮,更不要說以朝鮮半島為跳板,去中國大陸收割財富了。

這就是被資本控制的國家的悲哀,軍隊的流血犧牲他們看不到,只看得到自己投入的錢財有沒有足夠的回饋和收穫。

於是美國方面悍然撕毀了協議,再次開啟戰端。也就是這樣,朝鮮戰場進入到了第二個階段的鬥爭之中。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也正是如此,即便是到了後來,確認了美國人沒有餘力再戰,但毛主席依舊秘密調集24萬大軍進入朝鮮,原因之一就是為了防止美國人再次撕毀停戰協議,在我軍放鬆警惕之下,對我軍發起大規模的反擊。

對於沒有誠信可言的美國軍隊,我們絕不可以掉以輕心!

抗美援朝戰爭即將取得勝利之前,毛主席卻在調集了24萬精銳主力進入朝鮮。

毛主席為什麼要這麼做?又有何深意?

美國人被我志願軍打回三八線以南後,想要停戰又心有不甘,想要在談判桌上獲得他們在戰場上都得不到的利益,而我國自然不會退讓,可以說,朝鮮戰場在1951年的夏天開始,正式進入到了第二階段。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在這個階段,我志願軍以三八線為基礎,開始建立堅固的陣地,以持久戰,防禦戰為戰略,對於美軍的反撲給與狠狠地打擊,也會有配合性的突襲。通過掌握戰場的主動性,為我國在談判桌上贏得優勢。

美軍面對我志願軍部隊,先是想要利用其空軍優勢,針對我軍的後勤運輸線進行打擊,希望以此來切斷我軍補給,從而實現正面突破。

只是美軍所謂的後勤“絞殺戰”在面對戰意頑強的我國志願軍部隊,徹底失敗了。是的,後勤補給是遭遇了重大打擊,補給物資十分困難。

但不論是運輸後勤的部隊,不懼犧牲,想法設法地運輸補給,一線戰士們,同樣也是千方百計的節約物資,用最小的物資,堅持到人類的極限。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甚至沒有補給,一樣把你們吃牛肉喝紅酒的美國軍隊給攔在三八線,寸步不得前進。也正是這種戰績,讓美國在談判桌上,收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開始正視我方要求。

只是我方提出的公平方案,在美國人看來,是他們美國成立以來從來沒有吃過的大虧,他們在朝鮮戰場投入了太多,如今這麼一點點收益,完全可以說是得不償失,完全可以說是美國在朝鮮戰場的大失敗。

1952年秋,不甘心再次失敗的美國主戰派再次組織其了大規模的軍隊,發動了“金化攻勢”,其中,就包括著名的上甘嶺戰役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當時,所謂的“聯合國軍”集結了六萬多部隊,300多門火炮以及170多輛坦克,在空軍的掩護下,對我軍上甘嶺陣地發起猛烈進攻。

根據戰後統計,上甘嶺戰役中的“火炮洗地”遠超二戰峰值,高達每秒鐘六發炮彈落地。

上甘嶺陣地,整個高地被炸得矮了1到2米,戰場上一片焦土。

在這種密集火炮的轟擊掩護下,我國志願軍依託坑道和美軍反覆爭奪上甘嶺陣地達到了驚人的29次。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傷亡兩萬多人,傷亡率超過了40%。

要知道,美國人二戰後一直在宣傳的美軍最慘烈的二戰傷亡,也不過是硫磺島戰役中的32%而已。

而說起上甘嶺,我們就能想起用身體堵槍眼的黃繼光,想起和敵人同歸於盡的孫占元,想起孤身死戰的胡修道

這樣的英雄,在上甘嶺戰役中無數次出現,正是捨身成仁的戰鬥英雄,用他們視死如歸的精神,為我們贏得了勝利。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隨着關鍵戰場上甘嶺的勝利,美國人最後的反攻,所謂的“金化攻勢”也策底失敗,至此美國人再也沒有組織起大規模的攻勢了。

但就在美國人垂頭喪氣的回到了談判桌上,和我們商議停戰條件時,毛主席卻決定再次秘密調集24萬軍隊進入朝鮮。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其實一方面來說,是為了防止美國人的不要臉,畢竟美國人有過撕毀停戰協議的“前科”的。雖然現在被打沒了心氣,但我們需要防微杜漸。另外一方面,其實也是在變相地告誡全軍,戰爭還沒結束,決不能放鬆警惕。

因為毛主席,看到了另外一個隱藏起來的危機。

抗美援朝已經到了尾聲,毛主席卻又調集24萬精兵到朝鮮,這是為何?

在志願軍在上甘嶺戰役把美軍最後的反攻意志打滅之後,美國人老老實實地坐回了談判桌。

毛主席調集24萬大軍入朝,難道真的是為了防止美國人耍心眼嗎?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說起抗美援朝戰爭,世界都把目光看向了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大國,但常常忽略了這場戰爭的主角,那就是朝鮮和韓國。

所謂的停戰,不僅僅是需要中國和美國的確認,還需要韓國和朝鮮也在停戰協議上簽字的。

只是當時的情況是,已經被美國打光了主力部隊的朝鮮,根本沒有再戰下去的可能。但南面的韓國,似乎卻並不是這種情況。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在美國軍隊參戰之前,韓國的軍隊被朝鮮打得潰不成軍,一瀉千里。但這些不敢出頭作戰的軟骨頭還真就活下來了。

等到美國仁川登陸後,有給與韓國軍隊大批的軍事援助,就好像給一條狗拴上了狗鏈子後,韓國軍隊開始飄起來了,忽然覺得自己又行了,覺得自己可以狗仗人勢了。

在停戰談判的過程中,韓國的李承晚一次又一次做妖,阻礙停戰協議的推進。覺得自己的軍隊休整的當,又有了先進的美國武器裝備,一定可以打敗朝鮮,乃至我國志願軍。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為了讓這個韓國認清現實,我國中止了停戰談判,準備發起以針對南韓軍隊為主要目標的金城戰役,讓李承晚明白,他眼中的韓國軍隊是何其的可笑。

1953年7月,我軍正式發起作戰,而主戰部隊正是毛主席秘密調來朝鮮的那24萬部隊,其中更是有裝備了喀秋莎火箭炮的炮兵師部隊,讓我軍在朝鮮戰場上,難得有一次作戰,擁有了火力優勢。

而在這種優勢下,發起作戰的當夜,志願軍瞬間擊潰了韓國的八個團,像趕豬一樣追着他們跑了數千米。指導韓國軍隊向美國求援,我軍在停下追擊的腳步。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而想要找回場子的韓國軍隊,隨後在美軍的配合下發起了瘋狂的反擊,結果就是即便是美軍和韓國軍隊付出巨大傷亡,依舊被我志願軍給打了回去。

金城戰役前後打了差不多兩周,志願軍殲滅敵人超過5萬,韓國精銳主力損失慘重,為朝鮮收復172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好似一巴掌,把韓國人李承晚從自己的幻想里給打醒了,明白自己的處境,老老實實地睜開眼睛看看真實的世界。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在後面的談判中,就連美國方面都看不下去了,表示停戰之後,美軍會全面撤走,若是韓國軍方有違反協議的情況發生,中國和朝鮮軍隊的反擊,美國是不會進行干涉的。

也正是這樣的表態,把李承晚嚇得立刻在停戰協議上簽字,結束戰爭。讓我們最終獲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抗美援朝末期,毛主席為啥秘調24萬大軍入朝?多年後才知高明之處 - 天天要聞

回看當時已經到了抗美援朝最後階段的時候,毛主席依舊秘密調集精銳部隊進入朝鮮,果然是高瞻遠矚。

他老人家看出了,即便是美國被我們打老實了,美國的走狗韓國未必會老實,還是需要重拳出擊,把韓國也教育一番,才好順利取得這場立國之戰的勝利。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