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2024年04月09日18:55:05 歷史 1805

馬蘭開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

這首民謠大家耳熟能詳,但他背後的秘密卻鮮少有人知道。

馬蘭是我國核試驗基地的大本營,二十一是第二十一研究所,開花則是指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28256和28257是兩個信息的編號。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我國只能依靠這種隱晦的方式來傳達喜訊,那些心甘情願隱姓埋名幾十年的國家英雄更是值得我們敬佩。

除了兩彈元勛鄧稼先、錢學森、孫家棟等人,還有一位值得我們敬佩的就是林俊德院士,甚至在自己生命的最後9個小時里,他都在為祖國的核事業做貢獻。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俊德老先生的一生又何嘗不是這句詩最真實的寫照。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院士被確診為膽管癌晚期。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在93年前的這一天,3000多名愛國學生正高舉“還我青島,保我主權”等標語為爭取國家主權做鬥爭。

93年後的這一天,74歲的林俊德老先生正在爭取生命最後一秒為祖國奉獻而鬥爭。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聽到診斷結果的林俊德為了方便工作堅決要求轉院治療,5月23日,他成功轉到了西安唐都醫院

然而,轉院後的第二天,林俊德的身體狀況便急轉直下,醫生進行搶救後,將他送入了ICU病房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待林俊德醒來後,第一時間詢問了醫生自己還有多少生命,得到醫生的回答後,他便多次要求醫生把他從ICU里轉到普通病房。

大概是拗不過老先生的執着與堅持,最終還是將他轉到普通病房。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剛到病房裡,林俊德便讓人將他的電腦拿過來,在他的電腦里,藏着上萬個中國的國家機密。

林俊德深知這些機密內容的重要性,為了祖國的核事業,林俊德在用最後的生命奮鬥,他身上插滿了管子,帶着氧氣面罩坐在病床上操作着電腦。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然而已經千瘡百孔的身體顯然難以支撐他,隨着時間的流逝,林俊德的手已經逐漸握不住鼠標,眼睛也開始模糊不清。

“把我的眼鏡給我拿過來。”

“爸,您戴着的呀。”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因為看不清屏幕,以為自己沒有戴眼鏡的林俊德對女兒說道,殊不知,他的眼睛就在他的臉上。

此時的林俊德只依靠自己已經難以坐穩,身後的人穩穩的扶住這位老先生,就連頭都不能只依靠自己來支撐。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終於,氧氣面罩下傳來林俊德顫抖的聲音:

“C盤,弄完了。”

“C盤弄完了,然後呢?”

“還有D盤。”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面對周圍人的讓林俊德休息的勸告,他卻是這樣說的:

“不能躺,一躺下就起不來了。”

“我要有質量的一天,不要沒有質量的十天。”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最後實在堅持不下去了,林俊德在老伴的攙扶下躺回了病床。

2012年5月31日20時15分,為祖國事業奉獻出一生的林俊德在老伴的一聲聲呼喚下永遠離開了人世間。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我這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試驗,雖然我能力有限但是我儘力了。”

這是林院士留下的最後一句話,他本來準備留給自己子女和老伴的一眼都沒來的及寫下。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死後將我埋在馬蘭”,臨終前的林俊德多次這樣囑咐自己的老伴。

林俊德的主治醫生感慨到“他是我見過唯一一個把事業高於生命,把祖國高於個人的人”,“他真的是把生死都看淡了”。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上是這樣評價李俊德的: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每一個中國軍人,每一個戰士的本色。但在得知絕症,卻冷靜放棄治療,忍着巨痛與病魔賽跑,爭分奪秒換搶救絕密科研數據的事迹,很少人能做到,但德高望重的林俊德院士做到,表現出一個將軍頑強的戰鬥意志,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深情,到生命最後一刻,也要完成做一個戰士,做為一個將軍,做為一個中國工程院土的歷史使命!向林俊德院士將軍,敬禮!謝謝,他不僅在核爆事業做出了傑出的奉獻,而且在精神文明方面,為中國軍人做出了表率,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做出了表率,為一個中國人做出了表率!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就是這樣無私奉獻的人將自己的一生交給了祖國,就連最後一次心跳也奉獻給了祖國。

而林俊德與祖國深深的羈絆還要從他年少時說起。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資助上學,國恩深重

1938年,林俊德出生在福建永春大山深處一個偏僻鄉村,全家都只能依靠父親當小學教師的微博收入苦苦支撐。

剛剛上完小學的林俊德因家中一貧如洗,只好輟學在家裡待了半年,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在國家的資助下,他才得以繼續學業。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麻繩專挑細處斷”,剛上高一,林俊德的父親便不幸離世,失去了家中最大的經濟來源,他為了減輕家中負擔,便每日想方設法的為母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喜鵲迎頭叫,要問誰家事,金榜通知到”

聽到錄取通知書到來的林俊德放下了手中的農活,浙江大學機械系錄取通知書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含金量絲毫不輸於清華北大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然而林俊德卻難以高興起來,看着通知書上面自己難以承擔的學費,想着家中的姊妹和母親,林俊德便想要放棄上大學,出去打工賺錢。

林母得知林俊德收到浙江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後,既高興又憂愁,但深知當時那個年代大學生的含金量,林母表示就算全家省吃儉用,砸鍋賣鐵也要讓林俊德上這個大學。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國家補助你上大學!”

在母子二人僵持不下,各執己見之時,這個好消息簡直就是久旱逢甘霖。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在國家的幫助下,林俊德成功踏入了浙江大學的大門,並暗暗發誓等自己學有所成一定會好好報答祖國。

大三期間,林俊德與同學張文斌受領了研製新型液壓馬達的科研任務,而當時的他們並沒有見過真正的液壓馬達。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在研製過程中,二人僅有的依靠就是蘇聯當時公布出來的示意圖,他們埋頭苦幹,歷經3周就製造出了一台浙江大學歷史上第一台液壓試驗台。

隨後二人還研製出了浙江大學歷史上第一台液壓試驗台。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1960年從浙江大學畢業後的林俊德,並沒有選擇繼續進修,而是選擇參軍入伍,並被分配到某國防科工委下的一個研究所。

在研究所內,林俊德知道自己即將要從事的工作後,便毅然決然的前往戈壁大漠,為祖國核事業奮鬥,而他這一待就是50餘年。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1964年,林俊德來到了核試驗基地的大本營——馬蘭。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早在1963年,為了遏制發展中國家的核武器發展,壟斷世界霸權,蘇聯、美國英國聯合簽署了《禁止在大氣層、外層空間和水下進行核武器試驗條約》。

為了打破蘇聯美國等超級大國的核壟斷,中國的核試驗團隊隱姓埋名,深耕於地下。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然而,事情並不能總是像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很快林俊德他們就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中國沒有自己的測量儀

為這一件事情林俊德寢食難安,終於他從街頭電報大樓的鐘聲獲得了靈感,用鐘錶發條作為動力,搞一台中國特有的核爆炸衝擊波測試儀。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不顧核輻射的危害,林俊德帶領團隊第一時間衝進了核爆炸區,用自製的測試儀準確的記錄了核實驗的珍貴數據。

看着空中升起的巨大蘑菇雲,那分明就是成功的象徵,馬蘭的所有工作人員難以抑制的高聲呼喊慶祝。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也藉著童謠“馬蘭開花二十一”將這一好消息傳遍了大江南北,早在人民大會堂等候的周恩來得到這一好消息後便立馬宣布:

“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了!”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之後的幾十年林俊德先後又參與了氫彈爆炸實驗數據採集任務和地下核實驗爆炸數據採集任務。

1996年他參與了中國最後一次核實驗,整整32年,他卻參與了高達45次的核實驗。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林俊德深耕於核試驗一輩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結語

國士無雙,先生大義。

貧瘠的文字無法書寫出林俊德先生一生為祖國的奉獻,也難以道清人們對他的敬仰之情。

而正是有一位又一位先驅者才造就了如今強大的祖國,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希望在每一代人的努力下,中國可以更加繁榮昌盛。

他17歲受國恩,為報恩32年堅守大漠,死前9小時的選擇感動全中國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極簡中國服裝史》:從漢服中發現華夏文化之美 - 天天要聞

《極簡中國服裝史》:從漢服中發現華夏文化之美

近日,“全民閱讀大會·2023年度中國好書”盛典在中央電視台播出。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出版的《極簡中國服裝史》獲得2023年度中國好書。“2023年度中國好書”獎盃及圖書值此機會,人民美術出版社在天津出版大廈津讀書苑舉辦“一眼千年——從‘漢服’中發現華夏文化之美暨‘2023 年度中國好書’《極簡中國服裝史》”圖書分享...
河南大學大禮堂火災,教訓何其沉重 | 新京報專欄 - 天天要聞

河南大學大禮堂火災,教訓何其沉重 | 新京報專欄

▲中西合璧的大禮堂,是河南大學明倫校區的主建築。圖/河南大學官方網站5月3日,一早就被河南大學大禮堂的火災消息刷了屏。凌晨1時46分,“開封消防”官方微博發布通報稱,河南大學明倫校區一建築房頂着火,無人員被困,火勢已被控制。5月3日早8時8分,河南大學也通過官方微博發布“情況通報”稱,2024年5月2日23時20分許,...
我和我的班長|在高原女子戰炮班,彈起飛揚和指尖飛舞的45秒是她們青春的見證 - 天天要聞

我和我的班長|在高原女子戰炮班,彈起飛揚和指尖飛舞的45秒是她們青春的見證

“砰”又一顆模擬手榴彈落入內環日措氣喘吁吁用沾滿塵土的手抹了一把臉迫不及待地向班長袁瑞瑞投去期待的目光“班長,這次多少秒?”袁瑞瑞眉頭微皺低頭看了看手中的秒錶,陷入沉思日措吸了吸鼻子收拾心情,轉身又走向起點處袁瑞瑞(左)和日措在訓練中。袁瑞瑞突然笑出聲來“日措,恭喜你,突破了45秒!”聽到自己的成績日...
落井下石?柯文哲被列為被告,王世堅:被移送剛好而已 - 天天要聞

落井下石?柯文哲被列為被告,王世堅:被移送剛好而已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繼先前台智光案後,近日又陷入京華城容積率案、北士科案爭議,還遭台北市地檢署列為“他字案”被告,但柯今日強力反擊是被藍綠潑糞。民進黨民代王世堅卻認為,柯文哲讓新光人壽標下T17、T18打對摺,得“過五關、斬元大”,王也感慨,柯文哲被移送“剛好而已”,雖然相信柯有一定品行、不是為貪什麼,但柯不...
北京中華民族文化周閉幕 11個板塊、60餘場活動引爆園博園 - 天天要聞

北京中華民族文化周閉幕 11個板塊、60餘場活動引爆園博園

“五一”假期期間,北京中華民族文化周聚焦“美美與共、籽籽同心”主題,在北京園博園多個“打卡勝地”解鎖了“新玩法”,新業態、新體驗、新消費,這場彰顯中華民族文化魅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盛會吸引了眾多遊客的目光。5月3日,“美美與共,籽籽同心”北京中華民族文化周完美收官。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此次北京民族文化周...
“准軍醫”飛行員轟-6K機長 這是什麼“神仙”劇本? - 天天要聞

“准軍醫”飛行員轟-6K機長 這是什麼“神仙”劇本?

原本是軍醫大的學生他卻改行去當空軍飛行員現已成為轟-6K機長還加入了“神威大隊”網友感嘆:這是什麼“神仙”劇本!  不想當飛行員的“准軍醫”成不了轟-6K機長中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多架“戰神”轟-6K結束實彈飛行訓練執行當天任務的二號機組機長邱鎔在現場對訓練進行了復盤邱鎔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名空軍飛行員駕駛戰...
勞動者|“山東隊長”之孫良帥:百米高空上“穿針引線” - 天天要聞

勞動者|“山東隊長”之孫良帥:百米高空上“穿針引線”

岳致呈 見習記者 劉志坤 濟南報道濟南四建塔吊工人孫良帥今年26歲,先後取得2021全國建設行業吊裝職業技能競賽第一名、2023第四屆全國工程建設行業吊裝職業技能競賽全國第八名的好成績。他有一個樸素的夢想:在自己建設的城市裡,能有一個家。頭頂着太陽,孫良帥嫻熟地爬上塔吊。1平方米塔吊駕駛室內,他左右手撥弄操作桿,...
貝爾伯克又搬弄是非,也就這點本事了 - 天天要聞

貝爾伯克又搬弄是非,也就這點本事了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現在似乎認為唯一能讓自己的聲音被聽到,顯示存在的方法就是碰瓷中國。據德新社5月2日報道,貝爾伯克將訪問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斐濟。訪問就好好訪問,這時還要八竿子打不着的提中國,挑撥中國與這幾國矛盾。貝稱,中國“越來越咄咄逼人”,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比我們更直接感受到這陣猛烈的狂風”,有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