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死前說了兩句話,流傳千古,曹操委屈時必讀數次

2024年03月09日22:35:04 歷史 1990

公元200年,發生了赫赫有名的衣帶詔事件。漢獻帝不滿曹操專權,秘密聯繫車騎將軍董承。以衣帶為紙,用血寫詔書,讓董承召集人馬誅滅曹操。


就在行動前夕,董承走漏了風聲,曹操先下手為強,除掉了董承一夥。


曹操進宮質問漢獻帝,漢獻帝只得甩鍋給董承,表示自己是被對方蒙蔽了。曹操這才罷休。

蒙恬死前說了兩句話,流傳千古,曹操委屈時必讀數次 - 天天要聞

回到家中,曹操倍感委屈,他為了大漢江山盡心竭力,沒想到反而遭到君王猜忌。他也不是沒想過將漢獻帝取而代之,這樣就不用受這些窩囊氣了。


但是當他翻開《史記》,讀到秦將蒙恬死前留下的一段話後,最終嘆了口氣,打消了這些念頭。繼續去做他的大漢“忠臣”去了。


蒙恬到底說了什麼?為何會讓曹操忍下委屈,始終不肯將漢室取而代之呢?


抱憾而終的蒙恬

讓我們回到公元前210年,這一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病逝。


中車令趙高、丞相李斯,以及秦始皇幼子胡亥結為同盟,打算違背秦始皇的意思,擁立胡亥繼位。


對於他們來說,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是最大的阻礙。扶蘇是皇長子,第一皇位繼承人。而蒙恬與扶蘇交好,可以視作扶蘇的心腹。更重要的是,秦朝的30萬大軍掌握在他們手中。


甭管胡亥繼位是否合法,他想坐穩皇位,都必須除掉扶蘇和蒙恬。否則他會寢食難安。


趙高以秦始皇的名義偽造了一份詔書,賜死扶蘇和蒙恬。

蒙恬死前說了兩句話,流傳千古,曹操委屈時必讀數次 - 天天要聞

扶蘇是個老實孩子,看到詔書,果斷自刎了。反倒是蒙恬在一旁勸說了扶蘇半天,可惜扶蘇聽不進去。


扶蘇死後,使者催促蒙恬趕緊上路。周圍的將士對使者怒目而視,有的人乾脆拔劍相向。


“你們想幹嘛?莫非要造反不成?造反是什麼下場,你們心裡應該清楚。”使者感到害怕了,只得威脅眾將士。


過了一會,蒙恬開口了:“蒙氏一族,三代效忠於秦國。現在我手握30萬大軍,雖然我手中沒有虎符,但是憑藉在軍中的威望,想要謀反,簡直易如反掌。不過我不打算這麼做,因為蒙氏先人一直教誨我要謹守忠義。我不能對不起先人,對不起皇帝。”


說罷,蒙恬也拔劍自刎,結束了自己絢爛的一生。


忠心耿耿的蒙氏一族

正如蒙恬所說,蒙氏一族三代人都對秦國忠心耿耿。


蒙氏一族在秦國這一脈始於蒙恬的祖父蒙驁。蒙驁原本是齊國人,但是在齊國一直不得志。後來秦昭襄王廣招天下人才,蒙驁便來到秦國碰運氣。

蒙恬死前說了兩句話,流傳千古,曹操委屈時必讀數次 - 天天要聞

秦昭襄王覺得蒙驁有大才,便授予上卿,重用他。


為了報答秦昭襄王的知遇之恩,蒙驁打仗十分賣力。秦國後來的三川郡,就是蒙驁奪過來的。


公元前247年,蒙驁率領大軍攻打魏國,一連拿下三十七座城池。朝堂為之震驚,秦昭襄王笑着對大臣們說:“當初我授予蒙驁上卿,你們都覺得我封賞過高。現在看來,這封賞還不夠多,區區上卿,怎麼能和三川郡,以三十七座城池相提並論呢?”


群臣無不附和,紛紛稱讚蒙驁忠勇可嘉。


秦始皇繼位後,蒙驁先是平定了晉陽的叛亂,後來又一舉奪下韓國的十三座城池。次年又率軍攻打魏國,奪下二十座城池。


直到公元前240年,蒙驁去世,他才停止了征戰的一生。蒙驁在秦朝一統天下的進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他的兒子蒙武同樣得到秦始皇重用。


相較於父親蒙驁,蒙武的表現就遜色不少。倒不是蒙武能力不足,主要是蒙武有點生不逢時。


蒙驁在世的時候,秦始皇是不會允許蒙武掌兵的。畢竟父子二人同時手握重兵,萬一他們想謀反,秦始皇該怎麼辦?

蒙恬死前說了兩句話,流傳千古,曹操委屈時必讀數次 - 天天要聞

而等到蒙驁去世後,當時的秦朝又名將輩出。蒙武的才能在這群名將中間就顯得比較普通了。


不過他也立下了一件大功,那就是和大將王翦一起滅掉了楚國。六國之中,楚國實力最強。為了滅楚,秦國可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也是大功一件了。


等到了蒙恬登上歷史舞台,戰國七雄除了秦國,也就剩下齊國了。齊國啥水平,大家心裡都明白。蒙恬率軍攻打齊國,結果齊國不戰而降。


其實,這是秦始皇打算重用蒙恬,才故意給他一個撿功勞的機會。畢竟當時那批名將已經走得差不多了,該啟用一些新人了。


此後,蒙恬奉命征討匈奴。一直把匈奴趕到草原深處,才罷休。

蒙恬死前說了兩句話,流傳千古,曹操委屈時必讀數次 - 天天要聞

接着,無仗可打的蒙恬,當起了大秦第一包工頭。他負責修建了秦長城,同時也負責修建了秦直道。長城有效阻擋了匈奴大舉南下,而直道則使得秦朝的大軍可以隨時到達任何地方。


可以說,蒙氏一族三代人為秦朝的建立可謂是肝腦塗地。蒙恬不願為了一己之私,而辱沒了先人的名聲,也就很好理解了。


曹操每逢受到委屈,必讀蒙恬的這段話

雖然曹操的經歷和蒙恬差距很大,他的父親、祖父在漢朝都沒有什麼存在感。但是曹操有資格說,他為了漢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要不是他,漢獻帝早就成了荒郊野外的一堆枯骨。是曹操,迎接漢獻帝,重建朝廷,為大漢續命幾十年。


是曹操,南征北戰,為北方帶來秩序。他的夢想只有一個:終結亂世,名留青史。


可是,隨着他不斷建功立業、加官晉爵,開始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傳入曹操的耳朵。


一些人背地裡說他“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理由就是他大權獨攬,使得人們只知道有曹操,不知道有漢獻帝。


這是什麼話?漢獻帝能平定天下嗎?漢獻帝打仗,估計還不如孫十萬呢。別的不說,就官渡之戰,你讓漢獻帝來指揮,鐵定輸。說不定漢獻帝一聽說袁紹十萬大軍壓境,直接就跑了。

蒙恬死前說了兩句話,流傳千古,曹操委屈時必讀數次 - 天天要聞

要不是曹操,漢獻帝能有安穩日子過?


結果漢獻帝不知感恩,反而還弄出衣帶詔,曹操能不寒心?能不委屈?


要說他沒想過直接把漢獻帝咔嚓了,自己坐上皇位,沒人信。但是他最終還是忍下來了,因為他和蒙恬一樣,想當忠臣。


蒙恬的委屈不比曹操少,但是蒙恬最終也沒有反叛。所以曹操也選擇做漢朝的忠臣,一生沒有篡位。


曹操只是一個權臣,就猶如西周的周公一樣,大權獨攬,盡心輔佐君王。既然君王不給力,那就只能將朝廷大權交給忠臣,這樣才可能出現盛世。


權臣,和忠臣,並不衝突的。一個人可以即是權臣,也是忠臣。曹操,便是這麼一個大權在握的忠臣。只可惜,沒人理解他罷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