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2024年03月05日17:55:15 歷史 1743

1983年,曾經的紅25軍軍長程子華來到河南省盧氏縣醫院的一間病房裡。

病床上躺着的老人家呼吸微弱,形容枯槁,生命顯然已進入了彌留之際。

程子華看着床上的人,緊緊握住他的手,眼眶濕潤道:“恩人,總算找到您了!”

這位老人是誰?程子華又為何會稱他為恩人?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救命稻草

1934年12月4日,我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無奈之下,由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帶領的紅25軍開始了漫漫長征路。

此次長征的目標是從河南轉移到陝西南部山區,紅25軍將會在這裡建立並發展根據地。

而就在紅25軍部隊準備從盧氏縣一路西進時,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險境。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為了將25軍一網打盡,蔣介石親自出征來到了武昌,並在半個月前規划了一系列嚴密計劃。

他不僅派遣了將近一萬多名精兵對25軍進行圍追堵截,還提前出髮帶人趕到了必經之路的關隘守着。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前有攔路虎,後有精兵追趕,面對這樣插翅難逃的嚴峻形勢,25軍的戰士們心中升起絕望之感。

帶領隊伍的幹部們曾商討過許多突出重圍的辦法,但無一例外都在實行過程中遇到了種種阻攔。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最大的問題便是蔣介石派遣的一萬精兵。

在此之前,25軍在反圍剿的戰鬥中已經遭遇重創,隊伍中大多人傷勢尚未痊癒,武器和物資也沒有得到及時補充,此時若直面敵軍無異於以卵擊石。

並且在敵軍的窮追猛打之下,隊伍必須不停轉移陣地,幾天下來,戰士們都已經精疲力盡。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最終,紅25軍大部隊被逼進了地勢險峻的桐柏山

身後已經沒有了退路,這下徹徹底底陷入了敵軍的牢籠之中。

戰士們都不是貪生怕死之輩,有人一咬牙道:“乾脆和他們拼了算了!就算咱們全軍覆沒,最起碼也能重創敵人,給之後的同志劈開條路。”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眾人聽後紛紛附和,甚至有人開始提筆寫起了遺書。

眼見同志們這副視死如歸的模樣,程子華眉頭緊鎖,說道:“再等等。”

原來他已經聯繫上了河南的地下黨員張星江,張星江趁夜爬上山,同25軍大部成功接頭。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看到張星江,程子華像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他緊緊握住張星江的手,語氣懇切道:“張星江同志,你比我們熟悉這裡,看看還有沒有別的路能走。”

張星江對這一帶並不算很熟悉,他知道的路敵軍想必也清楚。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二人商討許久,眼看天色漸白,一旦徹底天亮,等待他們的便只有和敵人殊死一搏一條路。

張星江心中焦急時,瞥見樹根下一株不起眼的草苗,猛地一拍大腿。

“有辦法了!”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那是一株止咳用的草藥,在這座山上隨處可見,除此外還有許多其他野菜野菇,山腳村寨的村民常常會來上山採摘。

有些草藥生於峭壁岩縫中,尋常的路極難到達,這些村民或許會有一些另闢蹊徑的法子。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程子華擔憂道:“現在山腳這麼多人守着,村民能上山來嗎?”

“您放心,老百姓的智慧超出咱們的想象,他們自然有法子上山來。眼下正是草藥茂盛的季節,一定能等到人。”

二人於是蹲守在一處草藥茂密的地方,最後等來了貨郎陳廷賢這根救命稻草。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成為黨員

這位在紅25軍長征資料中記載的“河北布衣紅軍”,其實是山西晉城人。

他出生在一個貧困的普通農家,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便去世了,家中沒有兄弟姊妹,只有他和一位年歲已高的外婆。

為了養活外婆和自己,小小年紀他便開始挑上擔子做起了貨郎。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桐柏山中盛產草藥,入葯價值很高,加上生長環境險峻,賣價極高。

陳廷賢盯上了這個商機,每年到這時便會來到山上採摘。他不僅熟悉周邊的山路,也知道一些尋常人見都沒見過的偏僻小徑。

聽說他經常上山後,程子華和張星江對視一眼,知道自己找對了人。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他們向陳廷賢解釋了眼前的困境,希望他能帶領紅25軍逃出被敵人圍成鐵牢的桐柏山。

在當時,由於敵人的誤導性宣傳,給紅軍抹黑,百姓心中對我軍有誤解。陳廷賢起初也着實嚇了一跳,下意識便想拒絕。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但他見程子華雖然着急,但始終沒有威逼利誘他,而且態度十分誠懇,一點架子都沒有,漸漸放下了防備。

反觀敵軍,將山頭圍了起來,想上山的百姓都會被他們趕走,絲毫不顧平民百姓死活。

再三思考後,陳廷賢答應給紅25軍帶路。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就這樣,紅25軍3000餘人,在陳廷賢的帶領下,順着峭壁旁一條兇險陡峭的小路下了山,在天亮前成功離開了敵人的包圍圈。

下山後,陳廷賢將戰士們領到了自己平時住的村落外暫休調整。他先是回家安頓好家裡人,隨後去鎮上用為數不多的積蓄為將士們買了些乾糧。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程子華不肯白白收下他的東西,戰士們東拼西湊了十幾元要給他,陳廷賢堅決不收:“同志們為了咱們老百姓出生入死,這點小事不必掛懷!”

接下來幾天,戰士們休整狀態,陳廷賢便會時不時前去敵人那邊查探情況。見他們還在守着桐柏山,程子華暫時鬆了口氣。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原本陳廷賢帶的路到這裡就結束了,但他見紅軍戰士們的做派和敵人誤導性的傳言中截然相反。

戰士們不但軍紀嚴明,意志力也極強,無論多餓都不會白拿群眾的東西,也不肯入住百姓家,就這樣在郊外席地而睡。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陳廷賢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他決定要帶紅25軍的戰士們繼續走一段路。

等同志們休整好後,接下來幾天,陳廷賢繼續帶着戰士們翻山越嶺,沿着一條條峽谷中的窄路一路轉向西北,最終成功在三日內抵達了豫陝二省的交界處。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敵人的主力部隊還在盧氏縣守着,做着能將25軍一網打盡的白日夢。

這邊在二省交接的防備便弱了許多,紅25軍的戰士們輕而易舉將敵軍擊潰,成功在三日內抵達了陝南。

這次行動成功粉碎了敵人在豫陝一帶的封鎖線,為紅25軍建立新根據地開闢了道路。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行動順利結束後,整個紅25軍上下都對陳廷賢十分感激。

面對這位拯救了3000多餘人性命的恩人,眾人不知該如何感謝他,對方既不收錢也不要東西。

思來想去,程子華問了陳廷賢的名字,並寫了張字條給他:陳廷賢於1934年12月5日正式成為黨員。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程子華將這張紙條鄭重地交到陳廷賢手裡,告訴他:“老鄉,今天開始你也是咱們的黨員了。”

陳廷賢不識字,不知道紙條上寫的是什麼,但他聽明白了程子華的話。他激動地接過那張紙條,小心翼翼收進了口袋。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了卻夙願

此後,紅25軍始終在前線奮鬥,為國家解放做出重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程子華依然記得當初的恩人,曾前後六次派人來尋找。

只是出於各種原因,加上陳廷賢當時已經不在晉城了,始終沒能找到。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此後,國家雖忙於建設,也始終沒有忘記這件事。

1983年,程子華在編寫回憶錄時,再次想起了沒能找到恩人的遺憾。

這次,他決定擴大尋找範圍,並聯繫了周邊各省的政府一同尋找這位對紅25軍有大恩的恩人。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這一次,終於等來了好消息。

程子華得到消息後,連夜啟程來到了河南盧氏縣。只是等他趕到時,本地的幹部卻帶他去了醫院。

在醫院裡,程子華見到了躺在病床上,已經精神恍惚了的陳廷賢。

陳廷賢此時已經說不出話了,大多時間都在昏睡。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在離開之前,程子華見到了陳廷賢的兒女。

據他們說,當年陳廷賢在返程時遇到了前來搜查的敵軍。敵軍得知他給紅軍帶路的消息,將陳廷賢抓了起來,而後苦於沒有證據才將人放走。

此後,陳廷賢始終謹慎保管着那張紙條,但後來這張紙條不慎被燒毀在了一場大火中。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失去了唯一的證據,陳廷賢也不知道當年自己所救的團是哪個,他也曾主動提出要向政府繳納黨費,但沒有證據,根本沒有人相信。

陳廷賢已經是一名黨員的事,變成了只有他自己才相信的空話。

好在如今政府終於在他彌留之際找到了他,也算是了卻了陳廷賢的一樁心愿。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1984年1月,陳廷賢病逝。

得知這個消息後,遠在千里外的程子華失聲痛哭,向著晉城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1934年,一貨郎救下三千多名紅軍,建國後政府曾六次派人尋找 - 天天要聞

在革命歷史上,有許多像陳廷賢一樣平凡卻偉大的布衣英雄。更有許多人連名字也沒能留下,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而我們能有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靠這些一個又一個的“小人物”在背後默默地付出。

無論史書上是否有他們的名字,我們都應當永遠銘記這份付出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