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43年5月,中波文協紀念天文學家考柏尼卡斯逝世四周年

2024年02月10日01:35:04 歷史 1114

一、中波文協紀念天文學家考柏尼卡斯逝世四周年。波蘭天文學家考柏尼卡斯逝世四周年紀念。1943年5月25日。

老照片:1943年5月,中波文協紀念天文學家考柏尼卡斯逝世四周年 - 天天要聞

二、中英文化協會晚會紀念英國作戰四周年。會場上高掛中、英兩國國旗。1943年6月3日。

老照片:1943年5月,中波文協紀念天文學家考柏尼卡斯逝世四周年 - 天天要聞

三、中美文化協會孔祥熙會長夫婦歡宴史迪威將軍。1943年6月24日。(1)

老照片:1943年5月,中波文協紀念天文學家考柏尼卡斯逝世四周年 - 天天要聞

四、中美文化協會孔祥熙會長夫婦歡宴史迪威將軍。1943年6月24日。(2)

老照片:1943年5月,中波文協紀念天文學家考柏尼卡斯逝世四周年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抗戰,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在長達十四年的抗戰中,華夏大地湧現出無數英雄,舍己救國,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的英雄事迹永遠地鐫刻在中華大地上,供萬代華夏兒女瞻仰!勿忘歷史,銘記英雄,向為中華民族獻身的英雄們致敬!

抗戰時期·珍貴照片(358)(圖片來源於《抗戰記憶——台灣徵集圖片集》/厲華主編,改編:大湖文摘。如有侵權,告知侵刪)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資料圖:北京盧溝橋上的石獅。圖/新華社“我們是善戰的前鋒,我們是民眾的武裝,從無畏懼,決不屈服,永遠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國境,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1939年,29歲的河北青年張松如離開正定省立七中,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這一年,他以“公木”的筆名與音樂指導鄭律成合作創作了這一組《八路軍大合唱》。此前兩...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 天天要聞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眾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禮制則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時候講的“禮”,跟現在的“禮”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處。我們可以理解周“禮”為現在的“禮貌”,周朝貴族才講“禮貌”,普通國人、野人、蠻夷戎狄是不講的,或者說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東
什麼是勝利? - 天天要聞

什麼是勝利?

戰爭的最終目標當然是取得勝利。 人們總是期望看到勝利的場景:扛着紅旗,將旗幟插到對方陣地上,歡呼雀躍,國與國開戰,誰都希望勝利。 但是,近年來的三場戰爭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