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總在廬山遭批,全場沉默不語,只有一個人挺身而出

2024年02月05日18:15:21 歷史 1517

彭老總在廬山遭批,全場沉默不語,只有一個人挺身而出 - 天天要聞

視頻請點擊下方鏈接:

彭老總在廬山遭批,全場沉默不語,只有一個人挺身而出 - 天天要聞

彭總不僅是一位天才軍事家,也是一位憂國憂民的好領導。1958年,我國開展了大躍進運動,由於相關經驗尚不成熟,這次運動最終演變成了一股浮誇風,各地虛報生產數字,盲目誇大產量,給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極大負面影響。

為了糾正這種左傾冒險主義錯誤,彭總親自深入湖南湘潭等地調研,對大鍊鋼鐵、虛報產量的實際情況有了充分了解。面對大躍進運動造成的危害,彭老總深感擔憂。

此時,毛主席也意識到了大躍進運動中的一些問題。於是在1959年七月,黨中央在廬山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希望群策群力,共同糾正大躍進中出現的左傾錯誤。

彭總由於多年南征北戰,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但為了人民群眾的幸福,他毅然決定帶病前往廬山。

會議開始後,各級領導同志暢所欲言,但因為對現實情況認識有限,大家對大躍進中所犯的錯誤難以抓住重點。眼看會議即將結束,彭總覺得還有許多問題沒有得到妥善商議,他擔心這些錯誤將會持續下去,進一步加重人民群眾的負擔,內心十分焦慮。

彭老總在廬山遭批,全場沉默不語,只有一個人挺身而出 - 天天要聞

終於在7月14日,彭總決定私下給毛主席寫信,詳細闡述自己在各地基層見識到的情況,並對人民公社運動、大躍進以來的左傾錯誤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這封信洋洋萬字,每一詞每一句都蘊含著彭老總對人民群眾的無限關懷。

因為事關重大,毛主席隨後把這封萬言書整理了出來,分發給與會者商議探討。客觀來說,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尚且處在初級階段,出現一些錯誤是在所難免的。不少領導同志缺乏經濟建設的相關經驗,盲目認為大躍進的總路線仍然是值得堅持的,只是一些具體的做法應該得到修正。

再加上彭總為人耿直,在萬言書中對大躍進的批評相當直接。這無疑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甚至包括賀龍、葉劍英等老同志也對彭總的原意產生了誤解。

很快這封萬言書就被曲解成對經濟建設總路線的全盤否定,是對毛主席、對黨中央的強烈不滿和懷疑。

要知道,我黨是經歷了無數艱苦鬥爭,才從一個小規模政黨成長為新中國的掌舵者。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有關路線問題的鬥爭,錯誤可以犯,但路線不能錯,因為一旦方向歪了,再怎麼修補也來不及了。

彭老總在廬山遭批,全場沉默不語,只有一個人挺身而出 - 天天要聞

當然,現在的我們已經知道這是一次對彭總的一次錯誤批鬥。但在當時的廬山會議上,與會人員很多都自然地認為彭總是犯了路線錯誤,他的這封萬言書更是“右傾機會主義的綱領”。

這一下子就把彭總問題的嚴重性上升到了另一個高度,隨即全會決定將彭總調離工作崗位,

連帶着和他工作上有關聯的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等人,也受到了處罰。

對彭總的錯誤批鬥,從根本上來說,是當時的領導同志們對大躍進中出現的左傾錯誤認識不到位、不徹底,因而造成了這樁我黨歷史上著名的冤案。

因為牽涉到路線問題,即便當時有些人覺得對彭總的處理過於嚴肅,也只能沉默不語。然而就有這麼一個人,直言彭老總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勞的,他絕不會反對毛主席,反對黨中央!

這位敢於出面維護彭總的人就是我黨著名將領張愛萍。

張愛萍1910年出生在四川達縣,1925年參加革命,是一位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早在1934年的第五次“反圍剿”鬥爭中,張愛萍就在彭總的領導下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作戰。因為在革命中的突出貢獻,1955年,張愛萍同志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彭老總在廬山遭批,全場沉默不語,只有一個人挺身而出 - 天天要聞

張愛萍說道:“彭總雖然看起來很嚴肅,但其實是個外冷內熱的人。戰爭時期,彭總關心愛護手下的士兵,和平年代更是心懷天下百姓,說彭總反國家,這一定是個誤會!”

但是張愛萍一個人的話畢竟起不了太大作用,彭總仍然遭到了不公正的對待,被下放到地方工作。在接下來的十年浩劫里,彭總又遭到了四人幫的殘害,最終在1974年,一代名將與世長辭。

因為對彭總的維護,張愛萍同志也遭到了江青、林彪等人的暗害,被囚禁、批鬥長達六年之久,以致左腿終身殘疾。但他像彭總一樣正氣凜然,和反勢力集團進行了堅決的抗爭,表現出了一位共產主義戰士最高貴的品格。

最終在1978年,黨中央為彭大將軍洗刷所有冤屈,留下一世美名。張愛萍將軍也在後來的日子裡擔任了國防部長一職,可以說成了彭總的繼承人。

人間正道是滄桑,正氣之人終究會得到公正的評價。像彭德懷元帥、張愛萍將軍這樣剛正不阿的無產階級戰士無疑是所有人的楷模!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佛門高僧到抗元名將!廣東惠州古代十大風雲人物速覽 - 天天要聞

從佛門高僧到抗元名將!廣東惠州古代十大風雲人物速覽

在嶺南文化的版圖中,惠州猶如一顆鑲嵌在東江之畔的明珠,歷經千年歲月沉澱,孕育出無數傑出人物。從隋代高僧到宋末名將,十位歷史名人在不同領域各展風華,用智慧與熱血書寫傳奇。讓我們通過“檔案 + 生平”的視角,走進他們波瀾壯闊的人生。
河南鞏義:北宋皇陵麥金黃 - 天天要聞

河南鞏義:北宋皇陵麥金黃

5月25日,河南鞏義,千年宋陵——永泰陵內小麥金黃。石像生立於麥田周圍,宛如“麥田守望者”。不日,這裡即將迎來麥收季。圖為永泰陵內小麥金黃。經曉佳 攝圖為永泰陵內小麥金黃。經曉佳 攝圖為石像生“守望”着麥田。經曉佳 攝圖為石像生立於麥田兩側,宛如“麥田守望者”。經曉佳 攝圖為遊客在永泰陵內遊玩。經曉佳 攝圖...
一塊荒地定乾坤:牧童變帝王背後的真實人性博弈 - 天天要聞

一塊荒地定乾坤:牧童變帝王背後的真實人性博弈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來自權威資料,圖片源於網絡。若文章中涉及到版權,請和我們聯繫,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中觀點僅為個人看法,請理性閱讀!如有錯誤或不實之處,還請您諒解和指正,創作不易,感謝支持。前言歷史長河中的某些瞬間,往往被後世賦予神話色
劍河公路:沉入湖中的綵帶 - 天天要聞

劍河公路:沉入湖中的綵帶

編者按:本文選自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世紀大壩 清江明珠——三板溪水電站文史資料專輯》第187頁。作者為時任劍河縣交通局辦公室主任姚本正。三板溪水電站庫區南加段(圖片來自網絡)三板溪水電站庫區淹沒劍河境內公路10條,總里程120.12公里。它們分別是:1956年3月至1981年9月分段修建的展架至劍河至滿天星至南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