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開年至今,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可真是給足了面子,先是開年沒幾天,陝西延安河段的水就變清了,真正展現了一把“海晏河清”。
最近這兩天,壺口瀑布周圍又出現了冬季特有的“流凌叉橋”奇觀,場面十分壯觀。
千年難遇,黃河水是怎樣變清的?
被譽為炎黃子孫的母親河,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流,從青海省的巴顏克拉山發源,自西向東流經九個省份,最後從山東入海,全長5464km。
然而,人們一提到黃河,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河水顏色,確實是泥沙的顏色,所以才被稱之為“黃”河。
為什麼與長江相比,黃河的泥沙含量會如此之多呢?那便是因為黃河中游所流經的地區為黃土高原,自古以來黃土土質較為疏鬆,易受到暴雨侵蝕,水土流失十分嚴重。
黃土高原流失的水土就會通過各種水系帶入黃河之中,導致出現“一碗河水,半碗沙”的現象。
據有關數據統計,每年的黃河水平均會攜帶超過15億噸的泥沙,其中有70%左右的泥沙會被沖入大海,在入海口形成三角洲。其餘30%的泥沙會逐漸沉入河底,在下游形成地上河。
在人們的印象中,黃河自古以來就沒有多少次變得清澈過,這也是當今黃河治沙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相關史料記載,曾經的黃河水變清的狀況一共有43次,而如今是44次,最長的一次僅持續了20多天,可以說這是極為罕見的現象。
那麼黃河水為什麼會變得清澈?這背後有着怎樣的原因呢?
事實上,黃河水能夠發生這樣的變化,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黃河變清主要與兩方面的原因有關。
第一點,黃河水變得清澈與當前的降水有關。2024年1月份正處於冬季時節,此時北方地區普遍降水較少,在降水量減少的情況下,黃河流域的地表徑流流速減慢,攜帶泥沙含量大大降低,所以就會變得清澈。
從當前我國冬季的降水量變化來看,北方區域降水較少,尤其是以甘肅,陝西,青海為主的西北地區,降水量最高的陝西也不過才10mm左右,有些地方乾脆就沒有降雨,所以黃河水變清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了。
第二點,黃河水變得清澈與生態系統的修復和黃土高原植被覆蓋率增加有着密切的關係。
從20世紀開始,我國對於北方黃土地區和沙漠地區都進行了植樹造林,恢復植被的工作,整個黃土高原植被覆蓋率大大增加,水土流失急速減少。
陝西位於黃土高原,是新時代以來我國生態系統維護的重點區域。黃河的13%長度流經陝西,陝西範圍內的黃河流域面積佔總流域的18%左右,陝西的生態修復對於保護黃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據有關數據統計,2023年,陝西黃河流域治理沙化土地已經卓有成效,將近500萬畝,森林和草地的覆蓋率以及水土保持率將近70%,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大大改善,所以也就推動了黃河水變清的現象。
治理黃河泥沙採取了哪些措施?
千年以來,被譽為地上懸河和黃河治理就是每一個王朝和政府的治國重點,黃河決堤所造成的洪水泛濫永遠是懸在黃河中下游流域 人民頭上的利劍,而這一切都是黃河中含有的泥沙含量過多所導致的。
治理黃河首先就要治理黃河中的泥沙,這是重中之重。
事實上,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新中國政府就十分重視對於黃土高原的治理,通過水土保持,種樹修草,營造水庫等措施,極大減緩了水土流失的速度,增強了黃河流域生態凈化的能力。
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1世紀初,五六十年的時間內,黃土高原整體的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了15%,其他草原等作物覆蓋率也大幅提升,流入黃河中的泥沙含量也日益下降。
三門峽
除此之外,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政府為了推動治沙和治水的協同發展,在黃河流域修建了三門峽和小浪底等重點水利工程,尤其是小浪底水利工程,就位於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流域的末端,攔截了大量的泥沙。
除了攔截泥沙之外,這些水利工程對黃河水的流速進行了控制,在汛期時,通過蓄水往下游衝擊的方式,將河床底部沉積的泥沙大量沖入渤海。
小浪底
據相關數據統計,新中國成立七十年間,黃河再也沒有發生過決堤事故。並且通過20年的調水調沙,黃河下游的河道已經平均下降了3.1m,總有一天,黃河會摘掉地上懸河的帽子。
此外,位於黃河源頭的青海省以及上游段的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都在黃河涵養水源,治理泥沙的措施上進行了接力。通過禁止開發土地,增加植被覆蓋率的方式,保護了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確實減少了流入黃河的泥沙。
黃河水變清對我國的重要意義
黃河水變清就意味着我國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取得了卓越的成果,預示着黃河整體變好的徵兆,主要有三方面的意義。
第一點,黃河水變清有利於保護黃河流域周邊生態環境。過去黃河水質較差,導致河流生態系統遭到嚴重威脅和破壞,水生生物種類和數量都急速下降。
黃河變清之後,黃河水域生態將緩慢恢復,有利於黃河河水自凈能力的提高,屆時則會形成生態環境和物種種類不斷增長的新局面,對於保護生態環境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
第二點,黃河水變得清澈這意味着地上懸河的水澇風險大大降低。要知道在黃河的下游,黃河河床比地面要高出10m左右,一旦防護不當,就容易發生決堤現象,造成洪水災害。
黃河水變得清澈,那就意味着河流內部泥沙含量大大降低,日積月累之下,不僅不會是本市地上懸河的河床繼續抬高,而且在水利工程的作用下還會持續地下切,遲早有一天會將地上懸河重歸地表,大大降低了決堤洪澇的風險。
第三點,自古以來的黃河水奔涌雄壯,然而由於周邊生態環境的破壞,黃河泥量增加,導致黃河中下遊河段缺乏美麗的風景。
在黃河水變清澈之後,周邊生態環境也會隨之發生改變,形成別樣的風景,則會推動黃河流域旅遊業的發展,在提高周邊人們生態環境的同時,能夠增加相應的收入。
但是,不得不提的是當前的黃河水變清只是一個暫時的現象,黃河泥沙的治理仍然是一個長久的持續性的工程,需要我們未來繼續努力,加強周邊環境保護,營造出一個生態環境良好,河水清澈,造福於百姓的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