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代夫總統打破慣例,不到印度“拜碼頭”,出訪首站放在中國

2024年01月06日17:51:47 歷史 6101
馬爾代夫總統打破慣例,不到印度“拜碼頭”,出訪首站放在中國 - 天天要聞

不久前,在印度施壓下,南亞小國斯里蘭卡拒絕向中國科考船發放今年上半年的停靠許可,被一眾印媒視為印度的“重大外交勝利”,然而就在印媒沸騰之際,另一個南亞小國卻打破慣例,率先訪問中國。

據環球網報道,5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應中方邀請,馬爾代夫新任總統穆伊茲將於8日至12日訪問中國。

這則消息引起中外媒體高度關注,尤其是印度媒體,原因無他,穆伊茲不僅是2024年開年首位訪問中國的外國領導人,同時這也是他自去年11月上任後的首次國事訪問。

馬爾代夫總統打破慣例,不到印度“拜碼頭”,出訪首站放在中國 - 天天要聞

更重要的是,按照馬爾代夫過去的地緣政治傳統,新總統勝選後首先出訪的國家應該印度,哪怕是兩位公認的“反印派”領導人瓦希德和亞明都選擇把首個出訪國家放在印度。

對此,印媒還堂而皇之地宣稱,印度在馬爾代夫享有“卓越地位”,歷屆馬爾代夫總統首訪印度是該國履行“印度優先”承諾的象徵。

但穆伊茲卻打破了這個慣例。去年贏得大選後,穆伊茲並沒有效仿前任,第一時間趕到新德里“拜碼頭”,而是在就職講話中強調他上任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驅逐仍滯留在馬爾代夫的所有印度軍隊。

馬爾代夫總統打破慣例,不到印度“拜碼頭”,出訪首站放在中國 - 天天要聞

在這之後,穆伊茲也沒有去新德里見莫迪,雙方僅在聯合氣候會議期間短暫舉行過會晤,討論的內容還是與印度撤軍問題有關,馬爾代夫方面聲稱印度同意撤軍,但印度則宣稱雙方還未就此事達成一致。

所以,對於穆伊茲打破傳統,率先訪問中國而不是印度,印媒的報道普遍有些陰陽怪氣,像《印度時報》就給穆伊茲貼上了一層“親華派”標籤,認為他的選擇凸顯出馬爾代夫外交立場的轉變,印度在這個南亞小國遭遇了罕見的外交失敗。

馬爾代夫總統打破慣例,不到印度“拜碼頭”,出訪首站放在中國 - 天天要聞

更有甚者將穆伊茲此次訪華與馬爾代夫的國際貸款聯繫起來,宣稱中國是馬爾代夫的最大外部債權國,穆伊茲率先訪華是為了“繼續獲得中國貸款”。

顯然,印媒的這些言論既是對馬爾代夫的不尊重,也是對中馬關係的抹黑,在印度媒體眼中,馬爾代夫的外交路線彷彿只剩下中國和印度兩個選擇,全然不顧馬爾代夫是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它有權利與包括中印兩國在內的所有國家建立關係、開展合作。

針對印媒給穆伊茲貼上的“親華派”標籤,之前馬爾代夫學者還專門撰文批評過此事,文章稱,馬爾代夫根本沒有“親華派”和“親印派”之分,哪怕是印媒公認的“親印派”總統薩利赫,既強調過中馬關係的重要性,同時也否認過“中國擁有馬爾代夫官方代表權”的謠言。

馬爾代夫總統打破慣例,不到印度“拜碼頭”,出訪首站放在中國 - 天天要聞

事實上,馬爾代夫真正的外交立場是什麼,該國歷屆領導人都曾明確闡述過,比如前總統亞明就說過,“我們既不能得罪印度,但也不能疏遠與中國的關係”;在宣誓就職後,穆伊茲也說過類似的話,“我們不反對任何國家,但也不會親近任何國家,而是奉行親馬爾代夫的政策”。

由此可見,馬爾代夫始終是以國家利益為基準,與所有國家打交道,印度媒體對馬爾代夫外交政策的評價,完全是站在非黑即白的角度上,既不客觀,也不公正,反倒是暴露出印度多年來對馬爾代夫主權的不尊重。

而且更諷刺的是,印媒有膽量炒作“中國影響力”,卻對美國插手印度洋噤若寒蟬:穆伊茲勝選後,美國破天荒地派遣了首位駐馬爾代夫大使,《華盛頓郵報》公開宣稱,未來美國將加大在印度洋的投資,但這則消息沒有在印媒那裡掀起一點浪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中國突然改變主意,但不要緊,能讓中國15分鐘內同意交易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美民眾的反對浪潮,但他依舊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空軍一號上,特朗普更是聲稱“原本Tik Tok的協議已經很接近達成了,但由於在關稅政策中國突然改變了主意,但這並不要緊,自己能夠在15分鐘內讓中國同意這筆交易,只要自己降稅的話”。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暫緩90天執行新關稅,說明關稅戰就是兒戲

兄弟們,就在中國對美國加了 50% 的關稅之後,特朗普再次對我們加了 21% 的關稅,現在整體關稅已經達到 125%。同時,特朗普暫停了對除中國之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加征關稅政策,而且要把對其他國家加征關稅的稅點降到 10%。這進一步證明我昨天視頻里的分析完全正確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聞

每月1500萬退休金沒了,尹錫悅亮底牌行動,否則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韓國政壇那可是熱鬧非凡,就像一場大戲,一出接着一出。當地時間 4 月 4 日上午 11 時 22 分,韓國憲法法院代理院長文炯培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判決立即生效。這一下子,尹錫悅可就從高高在上的總統寶座上跌落下來了,不僅失去了總統權力,各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 天天要聞

中方沒得選,直接改手術刀為亮劍,特朗普被催辭職,叛徒紛紛冒頭

最近這國際局勢啊,那真叫一個風雲變幻,熱鬧得很。特朗普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對中國發起了關稅大戰,這一來可就攪得全球經濟的池水是波濤洶湧。可讓人意外的是,這次咱中國一改之前相對溫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劍”,那反擊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給震住了。與此同時,在美國國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 天天要聞

中方手術刀變劍,27國反將美國一軍,特朗普氣得要對華加50%關稅

最近這國際局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那是鬧得沸沸揚揚。特朗普大手一揮,對全球發動關稅戰,這一回,咱們中國可不再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地反擊,直接“手術刀”變“利劍”,給美國來了個狠狠的回擊。更讓美國沒想到的是,歐盟 27 國也緊跟其後,準備對美國反制,這可把特朗普氣得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