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他為什麼被毛主席稱為最有學問、會打仗、會用人的人?
劉秀,系漢高祖劉邦九世孫,當年漢武帝為了鞏固中央集權,頒布了大名鼎鼎的“削藩”政令“推恩令”,代代諸侯受到“推恩令”影響,實力日益微弱。
到了劉秀父親劉欽這一代手中早就已經沒有封地,手中更無實權,只是當了濟陽縣的一個小縣令,所以劉欽的心中始終是憤憤不平的。
而劉秀出生那日,天生異象“有赤光,室中盡明”,整個縣城的小米罕見的“一莖九穗,大於凡禾,縣界大豐熟”,一根莖居然生了九個穗,實在奇異萬分,着實不凡!
遂人占卜,得此子必成大器,劉欽大喜過望,看着來來往往前來縣衙拜喜的村民,聽聞因為穀類抽穗開花叫“秀”,遂劉欽為這個不凡之子取名“劉秀”,對其給予了極大的期望,不遺餘力的培養劉秀,所有教育資源都是找的最好的。
而劉秀也很爭氣,小小年紀就識字幾千,頗有神童之姿態,迎來了劉欽座下的賓客的大加讚譽,每每聽見有人誇自己的兒子,嘴上說著“犬子”,身體卻每次都是昂首挺胸、得意洋洋的。
劉欽對於劉秀始終都是極為驕傲的,可惜的是劉欽,劉秀轟轟烈烈做得大事業,老父親劉欽什麼也沒有看到,就在劉秀九歲那年就因病去世,而沒了父親的庇佑,劉秀的母親帶着六個孩子扶靈回到了鄉下,劉秀和妹妹被叔父劉良收養,徹徹底底的成為了農民。
而劉良家中本就有子,生活也是困苦不堪,多個孩子在一張破床上掰開睡,一日兩餐,多個孩子掰開吃,劉秀也因為“推恩令”的影響,被村中的孩童譏笑“窮縣令”,
但劉秀不在乎,保持着一個非常優良的品性,善於耕種,樂善好施,形象在百姓心中十分的崇高,家中立志為國而戰。
行俠仗義的兄長劉縯卻十分看不起這個“勤於勞作”的弟弟,認為其毫無能力“鼠目寸光”難成大器,拿其與劉邦二哥劉仲相提並論,因為劉仲同樣勤於勞作,但是在國之大事上一無是處,而把自己比作漢高祖劉邦。
但是他想不到劉秀不久之後就會從農民,搖身一變在這亂世成為帝王,開創一個盛世!
成為偉大的人民領袖毛主席口中最有學問、會打仗、會用人的人,為什麼毛主席會給予劉秀如此高的評價呢?讓我們來看看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的傳奇故事。
憤慨難平,胸懷大志!
劉秀早年生活雖然貧苦,常常與農耕為伴但是劉秀卻並沒有放棄學習,神童之姿讓老師們都讚不絕口,再加上劉秀仁義、講話侃侃而談,肚子里墨水很多,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太學忠很多學生都願意和劉秀交朋友,又因為生在亂世,特別是一些貴族子弟,常常跟劉秀一起探討國之大事。
西漢末年,宦官和外姓王當道,民不聊生,而王莽趁機逼迫皇太后,交出了傳國玉璽,弒主篡位,改國號為“新”,這樣的行為名不正言不順所以是極其為人所不齒的。
而劉秀的老祖宗可是劉邦,這漢室就被一個王莽給拿下,心中肯定是憤憤不平的,劉秀與貴族鄧禹、朱佑等人恨得牙痒痒,但是卻無可奈何。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西漢末年的統治不得民心,被王莽反了人民也沒有什麼太大反應,特別是王莽建立新朝後,實施的各種措施都是仁政,緩解了老百姓的焦慮,甚至有一段時間王莽被稱為明君,成為了老百姓心中的“好皇帝”。
可是王莽終究不是那真正的明君,日子不過多久,王莽就展現出了起乖張暴戾的一面,比西漢末年有過之而無不及,寵信宦官,沉迷女色,大興土木給自己建造“文帝廟”,讓老百姓“祭奠”自己。
與此同時,王莽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還開始針對功臣進行一系列的屠殺,並且沒收他們的財富,一時間戰亂四起,王莽手下的那些精兵良將紛紛揭竿而起對戰王莽,一時間因為戰亂老百姓又生活進了水深火熱之中,怨聲載道。
這時候劉秀敏銳的察覺到,在王莽的統治下社會秩序已經接近崩潰正是自己出手的時刻,於是劉秀決定揭竿而起,同兄長劉縯不謀而合共同響應綠林軍,進行起義,共同擁立更始帝。
這時候的劉秀,依然宛如天神下凡,身着將軍服飾器宇不凡,絲毫看不出昔日田地間那個拿着鋤頭辛勤勞作的“農夫”的影子,再加上劉秀在戰場上犀利凜冽的表現,眾多人開始追隨劉秀。
而劉秀的兄長劉縯也對劉秀產生了一些改觀,因為自己自封“小漢高祖”,卻沒有一個被自己稱為“小劉仲”的人擁護者更多。
明暗之爭,匡扶漢室!
當年劉秀起兵還發生了一件怪事,民間突然有了一個叫做“劉秀當為天子”的讖語,而傳說劉秀本來是不想當皇帝的,可是就是因為這個“讖語”,劉秀才下定決心的,而說來也奇怪劉秀居然在接下來的戰事中如有神助!
居然完成了一場二萬人大破王莽四十萬大軍的傳奇戰役,劉秀名聲大震的同時天生異象,流星墜落王莽營帳之中,敵軍大驚失色,人民也在劉秀“匡扶漢室,拯救百姓”的口號之中,見證了“流星墜落”,這麼巧的事情,讓劉秀遇上了,再一次民間喊起了“劉秀當為天子”的口號。
大大小小小的戰役一路打過去,王莽已然被擊潰,劉秀的威望越來越高,身為更始帝劉玄的手下,劉玄自然是不放心這個“功高震主”的傢伙。
可是劉秀此人寬宅仁厚,頗得民心很不好對付,所以劉玄就拿其性格較為暴躁的長兄劉縯開刀,編造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就將劉縯給賜死了,他聽說劉縯常常侮辱劉秀是“劉仲”,兄弟兩人不和。
卻沒想到劉縯是劉秀的長兄,兩人感情深厚,特別是在起義之後,兩人早就化干戈為玉帛了,劉玄這波殺人長兄,已經激怒了劉秀,但是劉秀並沒有動聲色而是偽裝起來假意順從劉玄,
而劉玄也低估了劉縯在民間的影響力,激起了群憤。
就這樣劉秀戴着“面具”,在劉玄手下暗地裡構建自己的勢力,整整25年,他執行更始帝劉玄的每一個軍令,同時在河北匯聚有了一股能夠與劉玄抗爭的勢力。
長兄劉縯以“漢高祖”自居,並鞭撻自己前進匡扶漢室,性格耿直,嘴上可能沒有遮攔,但卻並沒有壞心思,居然慘死在劉玄的手下。
整整25年後,劉秀以為大哥劉縯報仇,以及匡扶漢室為理由,在河北正式宣布起兵,由於更始帝劉玄的疑心病越來越重,再加上其亂授官職,導致民不聊生,劉秀的起兵頓時就迎來了百姓的歡呼。
最終經過12年的內戰,劉秀奪下皇權,立為光武帝,百姓口中高喊“匡扶漢室”的口號,為這場人民的勝利歡呼。
而劉玄當初投降赤眉,不僅沒有得到劉秀的報復,還被劉秀好吃好喝的伺候着,為劉玄和其子孫封官加爵。
所以劉秀也被稱為一個完美的皇帝,他一生用兵強勁,幾乎沒有敗仗,任人唯賢創造,中興盛世,再次恢弘漢室霸業!讓百姓歌舞昇平,深得民心。
而劉秀此人也完美的不真實,所以才有了毛主席對劉秀的大加讚譽!
參考文獻
《後漢書》卷十四·宗室四王三侯列傳第四
[北宋]司馬光. 《資治通鑒》(附考異). 鄔國義.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10: 卷四十.
(南朝宋)范曄著. 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第一[M]. 延吉: 延邊人民出版社, 1995: 1-12.
南朝宋)范曄著. 後漢書·卷十八吳蓋陳臧列傳第八[M]. 延吉: 延邊人民出版社, 1995: 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