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十大召開前,周總理推薦那個人為副主席,毛主席:我同意

2023年10月03日22:20:04 歷史 1082

引言

1973年,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十大)即將召開。這一歷史性的會議匯聚了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同時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關鍵時刻。在這個背景下,一個不尋常的人事安排引起了廣泛關註:周總理向毛主席推薦了一位副主席候選人,而毛主席也予以同意。這個故事的背後充滿了歷史意義和人民英雄的光輝,本文將深入探討這一事件的來龍去脈、經過、結果以及其中的關鍵細節。

1973年十大召開前,周總理推薦那個人為副主席,毛主席:我同意 - 天天要聞

毛主席與周總理的歷史地位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毛主席和周總理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歷史地位。毛主席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也是中國革命的傑出領袖。他領導了解放戰爭和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周總理則是毛主席的親密合作夥伴,他在政治、軍事和外交領域都有着卓越的貢獻。他曾領導中國紅軍,參與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是中國革命的傑出軍事將領。

1973年十大召開前,周總理推薦那個人為副主席,毛主席:我同意 - 天天要聞

副主席的推薦和同意

在1973年十大召開前夕,周總理向毛主席推薦了一位副主席的候選人。這位候選人是李德生,一位優秀的軍事將領,曾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英勇表現,尤其以上甘嶺戰役的勝利而聞名。周總理之所以推薦李德生,是因為他認為李德生具備出色的領導和決策能力,可以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

1973年十大召開前,周總理推薦那個人為副主席,毛主席:我同意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在得知周總理的推薦後表示:“我同意。”這一簡短而堅決的表態,使李德生正式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副主席候選人。這一決定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不僅反映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的高度信任,也標誌着李德生作為人民英雄的嶄露頭角。

1973年十大召開前,周總理推薦那個人為副主席,毛主席:我同意 - 天天要聞

李德生的歷史背景

為更好理解李德生的重要性,我們需要了解他的歷史背景。李德生出生在河南新縣,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他加入了中國紅軍,參與了解放戰爭的多次戰役,成為一位傑出的軍事領袖。特別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他在上甘嶺戰役中的表現贏得了國內外的讚譽,被譽為中國的“人民英雄”。

1973年十大召開前,周總理推薦那個人為副主席,毛主席:我同意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意義

毛主席和周總理的共同意見將李德生推上了國內政治舞台,使他成為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副主席。這一決定不僅體現了毛主席和周總理對李德生的高度評價,也反映出他們對軍事領導者在國家建設中的關鍵作用的認識。李德生的加入為中國革命和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中國軍隊的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持。

1973年十大召開前,周總理推薦那個人為副主席,毛主席:我同意 - 天天要聞

結論

1973年十大召開前,周總理向毛主席推薦了一位副主席候選人,毛主席表示同意。這一簡短的決定反映了毛主席和周總理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卓越領導地位,以及他們對李德生在軍事領域的認可。李德生的加入為中國革命和建設注入了新的力量,標誌着人民英雄的嶄露頭角。這一歷史事件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層如何在關鍵時刻做出重要決策,推動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絡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 天天要聞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從國家能源局獲悉: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較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5億千瓦。入夏以來,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地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其中,江蘇電網負荷首次突破1.5億千瓦,最高負荷較春季平均增長近400...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着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 天天要聞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着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1. 胯下之辱典故:韓信年輕時家貧,曾遭市井無賴當眾侮辱,被迫從其胯下爬過。韓信忍下了這奇恥大辱,後來發奮圖強,成就大業。2. 一飯千金典故:韓信落魄時,常在河邊釣魚充饑。一位在河邊漂洗絲綿的老婦人(漂母)見他可憐,連續幾十天分飯給他吃。
平頂山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古墓群重見天日,兩處古代遺址“露真容” - 天天要聞

平頂山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古墓群重見天日,兩處古代遺址“露真容”

今夏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不僅讓一處清代墓葬群重見天日,更意外揭開了兩處古代遺址的神秘面紗。7月2日,平頂山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組織專業人員進行了全面調查:原有墓葬已於水庫修建初遷移,僅剩墓碑躺在地面。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已組織人員開始對現有墓碑進行轉移保護。7月2日,記者隨文物保護人員深入白龜湖西北...
哈爾濱怎麼從清朝一個村鎮,成為黑龍江省會的? - 天天要聞

哈爾濱怎麼從清朝一個村鎮,成為黑龍江省會的?

哈爾濱是古肅慎人的地盤,在女真崛起前,只有小型聚落,清朝初期也不過是小鎮,如何成為黑龍江省會的呢?【哈爾濱】哈爾濱位於黑龍江省南部,南與吉林省接壤,地處松嫩平原東南緣,松花江中游,面積5.31萬平方千米,居中國省會城市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