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1月11日,四方面軍在敵人的一路圍追堵截下來到了鄂陝交界處的漫川盆地。這是一個紅土沖積盆地,土地貧瘠,居民稀少,主要農產品是玉米。在四面高山峻岭中,一條小路蜿蜒崎嶇伸向兩座山峰之間,這就是漫川關。
小路兩側是百丈懸崖,壁如斧劈,地勢奇險。當地民謠有:“進了漫川關,恰似鬼門關,風吹石頭響,仰臉不見天。”紅軍總部進駐漫川關以東的康家坪地區。經過偵察,發現西北軍楊虎城部三個團己卡住關口,擋住紅軍西進去路。為進一步探明敵情和地形,總部決定立即尋找一些當地百姓詢問情況。胡大榮任隊長的紅軍總部通信隊承擔了這項任務。
村莊里的百姓早己逃跑一空,通信隊只好滿山遍野地在樹林里搜尋,花了半天功夫,終於在在林中找到了三個老百姓。胡大榮一瞧這三人都是青壯年,正好可以充當嚮導,大喜,趕忙將他們帶回總部。總部首長如獲至寶,親自訊問了這三人,很快判明這三個傢伙是敵軍探子,但都是貧苦百姓出身,其中一人前幾天剛因欠捐挨了保長一頓好打,背上傷痕還在。首長們沒費多少口舌就把這個挨了打的人勸了過來,他一股腦兒地把敵人計劃全部倒出。
據他的陳述,漫川關有西北軍3個團把守,敵第1師已進至我軍東南方,敵44師由東北方向趕來,敵65師、51師從我身後尾追,敵42師由北向南壓來,企圖將方面軍合圍於康家坪至任嶺間十幾里長的漫川關的懸崖峭壁峽谷之中。為配合行動,兩天前當地保長和甲長嚴令所有居民帶着所有糧食逃避,對我軍實行堅壁清野。
總部首長對訊問結果十分震驚,考慮到強攻漫川關根本不可能,決定冒險按照被俘敵探提供的道路,沿着漫川關東三十里處的一條險要小路,通過山谷進入陝西境。這條道真是夠險的,二尺多寬的羊腸小道,一側靠峭壁,一側臨深谷,只能容一人一騎通過。部隊迅速轉向東北,進入康家坪至任嶺間這十幾里長的峽谷,並派出偵察員向前偵察。
但沒等偵察員返回,紅12師部隊已經和敵笫1師打上了。當時胡宗南部敵第1師剛由東面趕來,發現我軍後並沒有弄清是那一部分的,曾主動吹號與我軍聯絡,毫無戒備,如果紅12師能當機力斷,一個衝鋒攻上去,有可能將敵擊潰,但鄺繼勛師長競沒有採取任何行動,貽誤了戰機,給了敵人展開時間,使方面軍南撤之路被敵完全切斷,全軍陷入可能被合圍境地。總部首長異常震怒,當即決定將其撤職,12師由陳昌浩政委臨時指揮。對這事,事後部隊議論紛紛,主要是大家對一個資深的高級指揮員每到關鍵時刻總是指揮失當,屢次陷主力於被動,感到憤怒,對總部反覆讓他擔任重要職務,感到不解。
最讓人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先頭部隊偵察員很快查明方面軍北進方向的出口,康家坪以北張家莊一帶已被敵44師先機佔領,該部兩個旅番號,約一個團兵力已搶佔了峽谷北邊唯一通途北山埡口,並與前衛紅73師形成對壘。這表明紅四方面軍已經被敵合圍在十幾里長的峽谷中。面對險境,總部首長很快決定全軍向北突圍。
突圍決定是由張國燾、徐向前、陳昌浩三人在13日凌晨臨時做出的。突圍方向確定在北邊己被敵火力封鎖的山埡口。這山埡口地形險要,通道崎嶇狹窄,僅能容一騎通過,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過”之險。奪取山埡口的任務被指定由34團(許世友團長)和219團(團長韓亮臣)負責。考慮到此次任務成敗是方面軍生死攸關的大事,總部決定由陳昌浩政委親臨前線。總部通信隊被當作預備隊,參與突擊行動。
三人研究對策時,仍和過去一樣,由張國燾提出主導意見。胡大榮看他當時確實些緊張,說話口氣不像往常慢悠悠,明顯有些急促。他對突圍,設想了兩種方案,一是主力集中突圍,二是化整為零,四面突圍,分散游擊,待敵主力撤走後再重新集合。第二種意見顯然不符合當時情況和全軍指戰員心愿,遭到徐向前當場反對。徐向前認為紅軍眼下好比一整塊肉,敵人一口吞不下,如果分散突圍,就像整肉被分成小塊,正好讓敵人一口一口吃掉。陳昌浩完全同意徐向前的意見。最後大家形成共同意見,全軍集中向北突圍。
看見首長們在戰場臨時碰頭,胡大新就知道,這預示將有重大決策形成。他馬上湊了上去,一聲不吭地蹲在旁邊。當首長決定一出,不等召喚,他立刻跳到徐總面前立正報告:胡大榮奉命來到!惹得三人哈哈大笑,徐總忍住笑沖他說:就你機靈,跟我們去34團好啦。他上馬跟着三人疾馳而去,不一會到達任嶺紅34團駐地。該團正在山野里待命,戰士們穿着單衣在寒風中左一堆右一堆擁擠着坐在野地里,不少戰士手中還捧着大蘿蔔正啃着。
許世友團長已站立在路邊等待。三位首長拉着許世友席地而坐,反覆在地圖上比划著,念叨了一個多小時,作戰方案就這麼決定了。隨後一行人又趕到了前衛219團。首長們在前沿對突圍位置進行了仔細的觀察,發現由於219團的堅決行動,我軍已攻佔北山埡口內側的山頭陣地,大大改善了我方戰場環境,為突圍戰鬥創建了良好條件。徐、陳首長高興地表揚了韓亮臣團長並向219團布置了任務。
返回總部後,徐總向紅軍各師下達了堅決阻擊南面和西面之敵命令,同時指定34團負責奪取北邊山埡口正面敵陣地,219團負責奪取山埡口敵山頭陣地,掩護全軍向北突圍。
13日黃昏,紅34團和219團向北面山埡口發起勇猛突擊,部隊從219團先前奪取的山頭兩側出發,以匍匐前進動作向敵陣地接近,距敵陣地還有二十多米時被敵發現。敵各火力點相繼猛掃我軍,突擊隊面對火網沒有絲毫猶豫,全體戰士怒吼着撲往敵陣,在火網中戰士們身驅像鐮刀割草一般紛紛倒下,剩餘者沒有停留,沒有卧倒,繼續勇猛向前,直到全部倒下。二梯隊繼續衝擊,全部倒下;三梯隊接着上。在付出四百多人代價後,34團突破了敵正面防禦,控制了出路。
但219團的進攻很不順利,敵人依仗有利地形和優勢火力連續挫敗該團的反覆突擊,紅軍的屍體鋪滿了敵陣前的山坡。敵人利用其山頭陣地,充分發揚火力,使紅軍的行動遭受很大限制,受到敵人側射火力壓制,整個山道不僅無法通行,就連34團1營已攻佔的敵正面陣地也漸感難於據守。急了眼的219團韓亮臣團長扒掉棉衣,光着膀子手提大砍刀親自督戰,無奈慘重傷亡使得紅軍戰士的衝鋒氣勢逐漸衰竭,漸顯力怯。
這時,敵追擊部隊以從東面、正南、西南方向圍了上來,並相繼與我阻擊部隊交上火。在這生死關頭,陳昌浩顯出了戰場指揮員獨斷專制的鐵碗作風。他提着手槍親自押陣,催動部隊不斷衝擊,毫不手軟地擊斃逃跑的戰士。當韓亮臣團長領着突擊營退下時,陳昌浩鐵青的臉上沒有任何錶情,嘴裡只吐出一句話:孬種,去死吧!抬手一槍處決了韓團長,隨即命令徐盛魁副團長接任團長繼續發起衝擊。
糟糕的是由於班以上幹部基本傷亡殆盡,突擊部隊士氣低落,衝擊顯得畏首畏尾、有氣無力,攻擊形同遊戲。幾輪攻擊下來,情況未見絲毫好轉,陳昌浩暴怒之下,又當場槍斃了徐團長。隨即召集了全體在場營以上幹部,他揮舞着手槍,衝著在場營以上幹部臉比划著,厲聲吼道:不拿下山埡口這幾個山頭,就無法保障主力衝出包圍,這裡就是我們全體人員的墳墓,哪怕我們拼到最後一個人,也要佔領山啞口,立刻組織力量,給我繼續沖!
新的突擊隊很快組織起來,這支由通信隊和219團預備隊混編的生力軍,成為陳昌浩最後的希望。由於219團幹部傷亡太大,需要人率領突擊部隊,陳昌浩沒有徵詢大家意見,他用充血的眼睛掃視着身邊的幾個幹部,當他冷厲的目光落在胡大榮身上時,他心裡明白時候到了,輪到他了。沒有遲疑和思考,他立刻大喊一聲:報告,我去!
他率領突擊隊跑步進入山包側後的出發陣地,在發起突擊前。胡大榮迅速跑上山頭仔細觀察地形和情況。突擊隊的任務是奪取距我方山頭陣地北面約半里地遠的敵山頭陣地,守敵一個營,敵我陣地中間的凹地地形開闊、無遮無掩,敵人居高臨下構築了不少火力點,嚴密封鎖着陣地前沿,若在沒有炮兵火力掩護下強行衝擊,無異於自殺。
胡大榮端着望遠鏡一寸一寸地察看着地形,心中反覆琢磨着突擊方案,越琢磨越沒底,心嘭嘭亂跳。他明白了,這是一個幾乎無法完成的任務。一種不可名狀的恐懼迅速在全身蔓延,身體各部位隨着恐懼的蔓延開始顫抖起來。大腦在麻木突然閃出一個念頭:橫豎一死,豁出去了!
他拖着沉重的雙腿,心懷悲壯地走下山頭。突擊隊在夜色中挺立,戰士們個個瘦骨嶙峋,面色焦黑,裹着破爛單衣的身體在寒風中瑟瑟發抖,胡大榮心頭忽然感到幾分歉疚和不忍,但情勢已不容任何情感和猶豫。他硬起心腸,面對突擊隊大聲吼道:“弟兄們!我們已經被白狗子包圍了,留在此地,我們全軍死路一條,向北突圍是唯一生路,現在方面軍的生死存亡全寄托在在我們身上,人生總有一死,死的壯烈,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那個耍孬種,莫怪老子手中大刀不認人!弟兄們,有種的跟我上!”
陳政委發出出擊命令,胡大榮左手提槍、右手提刀率突擊隊登上山頭,準備發起拚死衝擊。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當面守敵大概是看紅軍多次衝擊失利,長時間沒有動靜,以為紅軍無力再戰,遂決定主動向我陣地發起偷襲。暮色蒼茫中敵人貓着腰,黑壓壓地躡手躡腳向紅軍陣地摸了上來。
胡大榮心中狂喜,連連暗叫幾聲慚愧,心想這可真是祖先有靈,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睏了有人送枕頭。他急忙向陳昌浩請示:“政委,等敵靠近後,我率部打他個反衝鋒追着敵人屁股攻上去?”陳昌浩沒有遲疑,立即點頭同意:“動作要快要猛。”胡大榮下令,突擊隊全體背起長槍,一手提着大砍刀,一手握住手榴彈,蹲在戰壕里等待出擊。
等到敵人距離陣地不到50米時,他大吼一聲:打!戰士們的手榴彈和機槍火力同時砸向敵群,部隊隨着爆炸煙霧突然跳出陣地向敵猛撲過去。殘餘敵人在短暫驚恐之後,扭頭逃往自己陣地,敵陣地的機槍火力潑水般掃過來,一顆子彈貼着胡大榮的頭皮擊飛了軍帽,在他發叢上划出一道溝壑。他身邊的戰士不斷有人倒下,但並沒影響部隊的衝擊速度。戰士們揮舞大刀死盯着敵人屁股,越追越近,口中喊殺聲已變成撕人肺腑的怪嘯。這恐怖的氣勢嚇得沿途敵軍丟盔卸甲,不戰而逃。
突擊隊追趕趕着越來越多的逃敵,一鼓作氣拿下了敵人據守在山埡口附近的幾個山頭,並牢牢控制在手中,徹底突破了敵人的包圍。後繼部隊繼續向前追擊殘敵,胡大榮率通信隊擔任山埡口的警戒並等待陳昌浩政委。
陳昌浩率主力上來了,一見到胡大榮立即撲上來,用力抓住他的手不停晃動着,哽咽地對他說道:好樣的小胡,謝謝你,我代表全軍謝謝你。
胡大榮回憶說,在過漫川關的那幾天,他成了總部的“明星”,無論走到哪,首長、熟人、戰友們都纏着要看他頭上的子彈溝。首長們看時,總是誇道:英勇啊小胡。熟人和戰友看時,既羨慕又嫉妒地一言以蔽之:你命真大!
方面軍主力沒有片刻耽擱,成一路縱隊迅速穿過埡口向北奔去,為保證部隊通過速度,所有的大行李全部被丟棄,瘦弱的馬匹和行走緩慢的牲口一律推下山谷,全軍一萬餘人以最快速度奔出埡口。
當總部通過山埡口時,通信隊全體歸建,山埡口陣地移交給219團的一個排。該排一直堅守到全軍安全通過後,因彈盡糧絕全部犧牲。為表彰219團漫川關戰鬥中的英勇善戰,方面軍到達漢中後,授予該團為英雄團,確認韓、徐倆團長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