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山西最好的市長,被當地人稱為“耿公”,離任時萬人下跪

2023年09月10日06:07:05 歷史 1705

當今社會,貪污腐敗之風任意橫行,越來越多的“關係戶”讓老百姓對很多官員早已失去信心。但幸運的是,作為山西本地人,我們還有一個人可以信賴,他就是被稱為“耿公”的耿彥波。

他是山西最好的市長,被當地人稱為“耿公”,離任時萬人下跪 - 天天要聞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上能被稱為“公”的人都是名垂千古的大人物,比如“包公”、“狄公”、“海公”等人,他們無一不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代表。而“耿公”同樣如此,他不畏強權,為民做主,是一位當之無愧的好官。

1958年,耿彥波出生於山西和順的一戶普通人家,父母都是農民。但他勤奮好學,踏實肯干,可惜受限於當時的社會環境,初中畢業後只能早早參加工作,那時的他只有16歲。

也許是因為受家庭條件的影響,在工作中,他比任何人都努力。僅僅過了兩年,就被提拔為縣委幹事,可見組織上對他工作能力的肯定。

他是山西最好的市長,被當地人稱為“耿公”,離任時萬人下跪 - 天天要聞

轉眼間來到八十年代,動蕩時期剛剛結束,國內經濟百廢待興。組織上急需培養一批青年才俊參與建設,耿彥波自然是其中的一位,他和許多同樣滿懷希望的年輕人一起進入山西大學進修。

畢業後,他被安排到晉中地委擔任幹事的工作,經過幾年的經驗積累,他又被提拔為靈石縣副書記,正式開始參與經濟建設工作。

說起靈石縣,估計很多外地人聽都沒聽過,但是一提起“王家大院”,相必大家都耳熟能詳,這座明清時期的建築群正是在耿彥波手中才得以容光煥發,為人熟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修繕這座大院的過程卻阻力重重。

他是山西最好的市長,被當地人稱為“耿公”,離任時萬人下跪 - 天天要聞

一方面,耗資巨大,這筆費用對經濟落後的靈石縣負擔很重,老百姓很難理解一座古建築究竟能帶來多大價值。另一方面,修建必然涉及拆遷,而從來不搞貪污腐敗,只保證工程質量的耿彥波更是開放商的“眼中釘,肉中刺”。所以當他決定重新修繕“王家大院”時,反對的聲音撲面而來。

但他沒有懷疑自己的選擇,而是堅定不移的開展重修工作,於是他白天在工地到處跑,嚴格監督施工質量,晚上安撫群眾,經常工作到深夜。據他的妻子後來回憶說,這段時間耿彥波看起來非常疲憊,眼睛裡常常布滿血絲,使得本來就不強壯的身體又瘦了十幾斤,她很是心疼。

但很快,他的付出得到了回報,重修後的王家大院煥然一新,不僅成為山西旅遊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而且帶動了靈石縣的經濟增長,成為靈石縣的主要收入來源。此時,質疑的聲音早已消失不見,隨之而來的只有敬佩。

他是山西最好的市長,被當地人稱為“耿公”,離任時萬人下跪 - 天天要聞

2008年,組織上對他委以重任,將大同市交到他的手中,這是他從政生涯中最重要的一站。大同不同於靈石縣,它擁有悠久的歷史底蘊,但是產業結構單一,主要以煤炭為主。

經過調查,耿彥波決定做出一項重大舉措,將大同市一分為二,以御河為軸,河西為古城區,河東為現代城,對大同進行改造。耿彥波認為,大同只有這一次機會,上去就上去了,上不去以後就很難了。

他是山西最好的市長,被當地人稱為“耿公”,離任時萬人下跪 - 天天要聞

改造工程開工後,耿彥波和在靈石縣一樣,早出晚歸,因為擔心開發商弄虛作假,他每天奔波在工地和辦公室之間。在他的努力下,以前破爛不堪的大同一去不復返,換來的是充滿城市氣息的現代化都市。他的表現深受老百姓的愛戴。

我相信大家都在網上看到過耿市長離開大同的那段視頻,視頻中,無數的大同人舉着橫幅,跪倒在地,嘴裡不停的喊着:“耿市長,不要走,大同才是你的家”。而坐在離開大同的車裡的耿市長早已淚流滿面。看到這樣的景象很難不令人動容,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好官啊。

他是山西最好的市長,被當地人稱為“耿公”,離任時萬人下跪 - 天天要聞

2013年,耿彥波在太原上任,繼續為山西省的經濟建設發光發熱,在任期間,太原的變化大家有目共睹,但可惜他的精力已經沒有年輕時那麼充足,早年的嘔心瀝血對他的身體消耗巨大。2019年,他正式卸任太原市長的職位,退居二線,開始了退休生活。

作為山西人,我們是幸福的,我們擁有真正為人民着想,為城市建設的好官。但不幸的是,這樣的好官屈指可數,我多麼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好官站出來,將國家的發展,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中飽私囊,貪贓枉法。在此,我代表山西人,祝願“耿公”身體健康,也祝願國家發展越來越好!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玄武門之變:性格決定命運 - 天天要聞

玄武門之變:性格決定命運

作者:靈犀一墨提到唐史,我們就不得不提下“玄武門之變”,因為此次之後唐代真正進入了它的典盛一期,一位傑出政治家由此登上了歷史的舞台,用自己的雄才大略,為盛唐的到來做好了最堅實的鋪墊。
羅白樺:蔣介石貴池閱兵見聞 - 天天要聞

羅白樺:蔣介石貴池閱兵見聞

引子#本文摘自《貴池文史資料》第三輯(1987年11月),羅白樺口述(原註:政協辦公室整理未經本人審閱),原標題《蔣介石貴池閱兵簡介》圖文無關,僅作示意正文1927年,蔣介石悍然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嗣後,又收買了汪精衛,致寧、漢政府
三問工行“金條摻假”事件/女子闖紅燈撞車受傷被交警定全責/蘇聯時代航天器墜落印度洋 - 天天要聞

三問工行“金條摻假”事件/女子闖紅燈撞車受傷被交警定全責/蘇聯時代航天器墜落印度洋

⊙胖東來怕影響居民出行承包周邊小區物業費?多方回應近日,一則關於胖東來超市為解決客流引發的交通擁堵問題,主動承擔周邊小區物業費的消息在網絡引發關注。5月11日下午,經大河報《看見》記者多方核實,該傳聞系不實信息。詳情(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殷海濤)▼⊙河南存在重旱,西南部等地特旱中央氣象台發布氣象乾旱黃...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着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