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一生到底都做了什麼?歷史上謀臣那麼多,為何僅他能稱謀聖?

2023年08月08日22:41:14 歷史 1312


縱覽中國歷史,有一位謀士生平傳奇,出身名門卻早逝,曾試圖刺殺秦王卻未能成功,後協助劉邦擊敗項羽,創建了漢朝,被後人尊為“謀聖”。他就是張良

張良的一生經歷了悲歡離合,但始終堅守初心,最終改變了歷史的走向。他的智謀幫助劉邦逆轉劣勢,在與項羽的生死較量中獲得勝利。他的胸懷使他成為傑出的輔佐之臣,而非謀取私利。正是因為有了張良的加入,劉邦才能從諸侯之一,崛起為帝王,開創了漢朝的盛世。

張良一生到底都做了什麼?歷史上謀臣那麼多,為何僅他能稱謀聖? - 天天要聞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位謀士生平傳奇,出身名門卻早逝,曾試圖刺殺秦王卻未能成功,後協助劉邦擊敗項羽,創建了漢朝,被後人尊為“謀聖”。這位謀士,就是張良。

張良出生在韓國丞相之家,父輩世代相傳兵法秘笈,他自幼聰穎,受家學熏陶,被視為未來棟樑。然而,韓國滅亡後,他只能流離失所,生活艱難。但這場變故也讓他明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他要復興家國,為先人報仇。

張良一生到底都做了什麼?歷史上謀臣那麼多,為何僅他能稱謀聖? - 天天要聞


10年後,張良已是一位謀慮縝密、見多識廣的成熟謀士。他看準時機,結識劉邦,決定輔佐他建功立業。他提出先取咸陽,斷秦國腹地,挾天子以令諸侯。在張良的謀划下,劉邦成功攻佔咸陽,擒住秦王子嬰。但面對項羽的挑戰,劉邦軍隊陷入險境,張良迅速派人聯絡項羽的叔父,說服他暫時罷兵,使劉邦得以安然脫險。

張良明白,要想在亂世稱王稱帝,必須打敗項羽這個最大的競爭對手。他周旋聯絡各路諸侯,促成了反項聯盟。在他的策動下,劉邦奪取了九江的糧草輜重,最終在垓下擊潰了項羽軍隊,徹底終結了項羽的夢想。

張良一生到底都做了什麼?歷史上謀臣那麼多,為何僅他能稱謀聖?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美官員:連接里根國家機場與國防部的空管熱線長期無法使用 - 天天要聞

美官員:連接里根國家機場與國防部的空管熱線長期無法使用

當地時間5月14日,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一名官員證實,自2022年3月以來,連接華盛頓里根國家機場空中交通管制員與國防部對應管制人員之間的熱線電話一直“無法使用”。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副局長兼空中交通管理負責人當天在參議院聽證會上表示,航空部門是在本月初,兩架飛機因一架飛往國防部的美國陸...
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 天天要聞

喪事喜辦!既然在克什米爾戰場上拿不到勝利,那麼印度就在停火後自己造一個

活久見,在當今這個時代真的是什麼事都能看見,明明已經在戰場上輸得一塌糊塗,可是這個國家愣是把一場敗仗靠着紅口白牙說成了大勝,而且還是史無前例的勝利!果然“精神勝利法”是世界上最無敵的“武器”,一旦一個國家從上至下都接受了這種思想,那麼在他們的眼中這個世界就都是自己的,無論多麼強大的對手都是不堪一擊的...
為改革開放奠基:毛澤東重構農業國工業化生產關係 - 天天要聞

為改革開放奠基:毛澤東重構農業國工業化生產關係

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農業社會基礎薄弱、工業生產力幾乎空白的現實,毛澤東通過系統性變革生產關係,為工業化奠定了基礎。一、土地改革:打破封建生產關係,解放農業生產力1. 消除封建剝削,重構土地所有制毛澤東通過土地改革徹底廢除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為那個“最好的黃蓉” - 天天要聞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為那個“最好的黃蓉”

1985年5月14日,在過完生日僅一周後,翁美玲在家中開煤氣自殺,年僅26歲。因為在TVB的83版《射鵰英雄傳》中飾演黃蓉,翁美玲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致數十年後,仍有粉絲去她曾就讀的玫瑰崗中學、離世的尖沙咀偉錦園、與母合葬的劍橋公墓,去尋找她的印跡。翁美玲不是第一任黃蓉,不是最漂亮的黃蓉,也不算演技最出色的黃蓉...
《說唐》之一:秦彝託孤 - 天天要聞

《說唐》之一:秦彝託孤

秦彝託孤兩晉以後,國家分裂,南北對峙。南朝宋、齊、梁、陳,北朝東魏、西魏,政權頻繁更替,戰亂不休。兩晉以後,國家分裂,南北對峙那北朝的東魏,後來為北齊所代,西魏為北周所代。周主國富兵強,於公元576年,以楊忠為元帥,其弟楊林為行軍都總管,發
秦始皇兵馬俑最詭異的地方,為何人們都避而不談? - 天天要聞

秦始皇兵馬俑最詭異的地方,為何人們都避而不談?

綠臉俑在眾多陶俑中,有一尊綠臉俑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其面部顏色全是石綠顏料塗成的綠色,而其他發掘出的兵馬俑面部則多為淡粉色等正常膚色。對於綠臉俑的形成原因,有多種猜測,如工匠的失誤、軍中儺人(巫師)形象、少數民族特色陶俑、軍中哨探為便於隱匿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