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生前要求火葬,死後卻被安置水晶棺,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2023年07月30日15:47:04 歷史 1061

毛主席生前要求火葬,死後卻被安置水晶棺,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 天天要聞

1976年9月8日下午四時許,毛主席神志稍有清醒,就讓工作人員給他拿來最新的文件。

這一次,毛主席看了有30多分鐘,然後他又閉上眼睛,陷入到昏睡中。

這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閱讀文件。

當天夜裡,毛主席病情急劇惡化,心臟的跳動微弱而又凌亂,儘管醫務人員拼盡最全力,仍然無力回天。

9月9日凌晨,伴着心電儀器的一聲長鳴,我們偉大的領袖永遠閉上了雙眼。

毛主席生前要求火葬,死後卻被安置水晶棺,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 天天要聞

得到主席逝世的消息,整個中南海陷入到巨大的悲痛之中,華國鋒強忍淚水,組織中央有關人員,在主席生前所住的202房間,召開了秘密會議。

會議的議題只有一個:如何安葬毛主席。

毛主席生前要求火葬,死後卻被安置水晶棺,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 天天要聞

早在1956年4月,毛主席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開會議時,曾提出過自己去世後不留遺體。

他說,他不想給後人添麻煩,他的遺體不佔用耕地,不使用棺槨,他要求火化,然後把骨灰帶回家鄉韶山,撒入江河大川。

當時很多人聽後十分驚訝,一代偉人就這樣對待自己的身後事嗎?

看到周圍人不解的神情,毛主席笑呵呵地說:“我平時最喜歡吃魚了,以後,把我的骨灰撒到河裡,也該讓它們吃一吃我了,就當我給它們賠個不是。”

雖然毛主席說的是真心話,但這並不是正式的遺言,而離世前,主席也從未對自己身後事提出過明確指示,所以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

毛主席生前要求火葬,死後卻被安置水晶棺,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 天天要聞

他們認為,毛主席為中國革命作出的貢獻,亘古未有,我們不能把毛主席火化,讓他的身體在人民視野里消失。

而且,革命導師列寧、革命家胡志明,他們都將遺體留存了下來,供後人敬仰和觀瞻。

因此,處理毛主席的遺體,也可以效仿這種方式,讓偉大領袖的精神和身體,都在人民心中永不磨滅。

這個提法聽起來似乎也有道理,此事爭論了幾個小時,雙方都各持己見,會議也隨之陷入了僵局。

華國鋒只好休會,暫時先籌劃毛主席追悼會的事宜。

毛主席生前要求火葬,死後卻被安置水晶棺,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 天天要聞

9月的北京還很炎熱,中央首先要做的,是暫時妥善保存主席的遺體,供廣大人民前來弔唁。

時任衛生部長劉湘屏接到任務後,帶領專家查看了主席的遺體,

他們發現主席因為浮腫和卧床,形象受到了很大影響,而他們,還要力圖讓人民群眾,看到一個身材偉岸、光彩熠熠的主席。

毛主席生前要求火葬,死後卻被安置水晶棺,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 天天要聞

遺體保護小組成立後,眾人廢寢忘食地展開工作,於是,一個秘密的工程——“769工程”誕生了。

這個“769”,既是毛主席遺體的秘密保護地,也是中國人民永遠無法忘懷的日子。

國內形態學專家徐靜帶人將主席的房間進行了嚴密消毒,並準備了大量防腐劑,準備注入主席的身體里。

此外,趕製衣服、化妝、理髮……每一道程序都在緊鑼密鼓中進行着,他們要在群眾趕來弔唁之前,呈現主席最好的狀態。

當然,更重要的,是為主席打造供人瞻仰的水晶棺。

毛主席生前要求火葬,死後卻被安置水晶棺,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 天天要聞

可是此時,距離追悼會只有一天時間了,文化部的韓伯平提議,先用蘇聯送給孫中山先生的水晶棺。

當工人員火速趕到碧雲寺,才發現這具水晶棺早已不能使用了。

於是,北京玻璃廠全體職工,通宵達旦為主席趕製合適的棺槨,全程僅用了十幾個小時。

北京氧氣廠也用最快的速度,為水晶棺安置了製冷恆溫設備,一切似乎進行得很順利。

但他們沒有想到,追悼會上,前來弔唁的人群人山人海,時值夏季,大量的排熱,讓水晶棺周圍的溫度迅速上升了。

毛主席生前要求火葬,死後卻被安置水晶棺,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 天天要聞

“這樣下去不行!”負責遺體防腐的徐靜大喊道。

“769工程”小組迅速召開會議,考慮如何減少人流,降低排熱。

最後,現場的奏哀樂的隊伍撤走了,改成播放哀樂,室內產熱巨大的照明燈,也一一關閉了,只留下水晶棺上方,用來映照毛主席的白熾燈

“如果主席的遺體出現問題,我們就是千古罪人!”

毛主席生前要求火葬,死後卻被安置水晶棺,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 天天要聞

這是769工程小組全體人員時刻銘記的信念,因為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他們都無法向全國人民交代。

看着絡繹不絕的人群,工作人員不敢像群眾一樣出聲哭泣,只能一邊哽咽着,一邊引導人群有序瞻仰。

這樣的弔唁儀式,一共進行了7天,可是從全國各地晝夜兼程趕來北京的人群,還是聚集在人民大會堂前不肯退去。

華國鋒看到此刻的情形,心裡對那個問題已經有了答案,他跟葉劍英溝通了一下,一個決定就這樣誕生了:修建毛主席紀念堂,永久保留毛主席遺體。

這不僅是中央領導的意志,也是全國人民共同的意志,天意不可違,民意更不可違。

毛主席生前要求火葬,死後卻被安置水晶棺,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 天天要聞

9月18日,是偉大領袖毛主席追悼會召開的日子。

天安門廣場上,黑壓壓的人群擠得密不透風,儘管天氣炎熱,人們都汗流浹背,但是內心的悲痛卻讓大家忘記了身邊的一切,每個人臉上都莊嚴而肅穆。

毛主席生前要求火葬,死後卻被安置水晶棺,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 天天要聞

主席台上,當華國鋒念到“中國的路,不要停,中國還要更強大”時,人群中的抽泣聲更加清晰了。

我們違背毛主席的意願,沒有讓他落葉歸根對不對?

如果前一刻還有人心存疑慮,但這一刻,人們終於明白,能激發全國人民建設祖國的決心,這應該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更願意看到的!

追悼會結束後,毛主席的遺體,在華國鋒和汪東興等人的護送下,來到了那個代號“769”的地方,也就是“769工程”的目的地。

毛主席生前要求火葬,死後卻被安置水晶棺,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 天天要聞

這個地方遠離地表,無論溫度和安全度,都適合存放毛主席的遺體。

畢竟,距離毛主席紀念堂的建成,還需要近一年的時間。

毛主席生前要求火葬,死後卻被安置水晶棺,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 天天要聞

關於毛主席紀念堂的選址,也是一件讓人煞費苦心的事。

有人說選擇在韶山,既然主席生前心心念着要回韶山,就在選址上,隨了他老人家的心愿。

但有人說,毛主席是全國人民的主席,他應該安置在人民最仰慕、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這個地方,無疑是天安門廣場。

而且主席生前,最惦記的兩件事,一個是國家命運,一個是為民族解放事業而犧牲的革命英烈,那麼,就讓毛主席永遠陪伴自己最愛的人民吧。

就這樣,毛主席紀念堂就確定在天安門廣場西側,與東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遙相對望。

1976年11月24日,紀念堂工程正式開工。

為了能在毛主席一周年之際,讓人們進入紀念堂瞻仰紀念,施工人員無論遇到怎樣的天氣,都無風無阻地施工,哪怕春節也沒有停工一天。

毛主席生前要求火葬,死後卻被安置水晶棺,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 天天要聞

終於,1977年8月29日,毛主席安詳地躺進了讓億萬中國人心心念的毛主席紀念堂。

他老人家身穿灰色中山裝,身上蓋着火紅的黨旗,在晶瑩剔透的水晶棺里,就像睡著了一樣,彷彿每到雄雞報曉,他就要起身招呼秘書給他拿文件了。

紀念堂落成40多年來,累計來這裡瞻仰的人群,已經高達2,4億人次,其中,還有190多位外國元首和領導人。

偉大領袖毛主席,我們永遠熱愛您!這一聲聲呼喚,您聽到了嗎?

------END-----

【作者】:尋菡

【責任編輯】:池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 天天要聞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師範大學發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無黨派代表人士、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大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孫大業先生,1937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溫州。1959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現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分配到石...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陝西省綏德縣人,享年66歲。早年考入綏德陝西省立第四師範,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 天天要聞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在集義青紗帳里的游擊隊員(資料圖片)。  集義村原屬徐溝縣管轄,位於縣城東10華里處。早在唐代天寶年間,為抗擊安祿山叛軍,當地群眾自發在此集結義軍,“集義村”由此得名。  集義村的地理位置重要,與正北的大常鎮、東南的榆次縣東陽鎮呈犄角之勢。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 天天要聞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蔣介石私放岡村寧次,為中華民族的未來,留下巨大陰影——因為這意味着,一個人無論怎樣傷害中華民族,都可能不受懲罰。”0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 天天要聞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第二個總統任期已有半年,再一次對世界造成衝擊,就連美國的“昔日老鐵”歐洲也難逃厄運。近日,“美歐關係2025年度智庫報告”寫作啟動會,暨“特朗普2.0時代美歐關係新態勢”研討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來自復旦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等高校和機構的學者就相關議題展開探討。多領...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 天天要聞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復旦大學李教授一句“西方偽史論危害改革開放”直接火上熱搜,2025年7月這事鬧得全網炸鍋。要我說,拿政治帽子壓學術爭議才是真掉價。質疑西方古文明不是罪。亞里士多德著作傳承有斷層,金字塔建造技術有爭議,這些討論學術圈早就有。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 天天要聞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自由與歷史學家本文選自《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Ⅰ我已經講述了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論的興衰,然而,像我講得這樣簡要明顯是種危險,也許我誤導而不是特別闡明了一些原則,而這是我作為歷史學家的史學實踐所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