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抽雪茄煙,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這麼好的煙,咋不介紹給我

2022年12月13日21:53:35 歷史 1913

李先念抽雪茄煙,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這麼好的煙,咋不介紹給我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斯大林去世後,伏羅希洛夫元帥訪問中國時曾勸說毛主席戒煙。他說:“如果斯大林能夠遵照醫囑戒煙,也不至於死那麼早了。”

聽了伏羅希洛夫元帥的話,毛主席決定戒煙。但是,十個月後,毛主席又開始吸煙了。

對於周圍人的不解,他說:“我們工作太辛苦,不能不抽煙。”

由此可以看出,香煙對於毛主席來說,就是一种放松、休息的手段。

戰爭年代,毛主席在寫《論持久戰》的時候,曾連續兩天兩夜沒有休息。手酸了,就舒展舒展,太累了,就出去窯洞外面散散步。

而此時,香煙就成為了毛主席的“精神緩衝劑”。

毛主席的煙癮很大,埃德加斯諾曾說:“他跟大部分紅軍指揮員不一樣,吸煙沒有節制……”

埃德加斯諾的前妻,回憶起在1937年4月訪問陝甘寧邊區見到毛主席的畫面,也體現出了毛主席的煙癮之大:

他坐在他院子中的一張西式帆布躺椅上,吸着煙……

李先念抽雪茄煙,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這麼好的煙,咋不介紹給我 - 天天要聞

斯諾

也是在這一年,英國著名記者詹姆斯貝特蘭在延安懸崖腳下的窯洞中,與毛主席談民主政治與統一戰線的問題時,毛主席也是隨便躺在他唯一的“奢侈品”——一把躺椅上,不斷的吸了無數支煙……

毛主席具體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抽煙的,無從考證。但可以確定的是,早在井岡山時期,毛主席就有了煙癮。

當時,毛主席經常通宵工作,為了提神,就會點燃香煙抽一抽。

在湖南考察農民運動時,當地群眾拿出“葉子煙”招待毛主席。

毛主席為了便於接近群眾,一邊抽煙一邊交談。這讓參加座談會的群眾倍感親切,他們之間的感情距離也因此縮短。

毛主席一生中主要抽的是紙煙。抗日戰爭時期,由於煙草供應緊張,毛主席逮着什麼煙就抽什麼煙。

當時,毛主席抽的煙主要來自於國民黨軍隊的“進貢”。

所以,香煙的牌子比較雜,各式各樣。對此,毛主席戲稱自己是百家飯,抽百家煙。

有時候香煙斷貨了,毛主席煙癮上來後,就會抽那種味道非常嗆的旱煙,乾脆用紙捲成喇叭狀,在裡面放上煙絲,直接抽。

李先念抽雪茄煙,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這麼好的煙,咋不介紹給我 - 天天要聞

戰爭年代毛主席抽煙

這種煙雖然非常難抽,但毛主席一點兒也不嫌棄,抽的津津有味,煙不離手。

靠着這種帶有濃烈辛辣味道的煙,毛主席熬過了漫長的戰爭歲月。

即便是在條件更加艱苦的長征時期,毛主席依舊想方設法找煙抽。

當時,毛主席與同樣有很大煙癮的李德進行了獨特的植物學研究。他們嘗遍了各種葉子,想要找出一種來替代煙葉

常常煙不離手的毛主席,有一次卻是例外。

1945年,毛主席在重慶待了43天。這段時間,毛主席一改往日晚睡晚起的習慣,甚至是黑白顛倒的習慣,每天早八晚六,往返於曾家岩50號與紅岩村13號之間。

毛主席嗜煙是出了名的,因此,當時三個美軍士兵來拜訪毛主席的時候,送上的禮物也是香煙。

但是,毛主席在談判期間卻沒有抽一根煙。因為,毛主席知道蔣介石不抽煙,也不喜歡煙的味道。

事後,蔣介石對陳布雷說:

“毛澤東此人不可輕視,他嗜煙如命,據說每天都要抽一聽(50支)。但他知道我不吸煙以後,與我談話期間絕不抽一支煙,對他的決心與精神不可小視啊!”

李先念抽雪茄煙,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這麼好的煙,咋不介紹給我 - 天天要聞

蔣介石

對於毛主席來說,抽煙是“精神緩衝劑”,也是一種思考的習慣。

1947年,擁有八百萬大軍與精良美式裝備的蔣介石,與僅有一百多萬小米加步槍的毛主席,展開全面生死較量。

為了避免與進犯延安的敵人主力正面交戰,毛主席等人率領主力軍,轉戰陝北。

在毛主席的親自指揮下,胡宗南被打的暈頭轉向,蔣介石的延安“剿匪”計劃遭到挫敗。

氣瘋了的胡宗南,下令讓其手下率領七個旅的兵力對毛主席等人緊追不捨。

毛主席等人率領中央直屬部隊被迫來到了黃河邊。在萬分危急的形勢下,毛主席靜靜站在黃河邊,凝視着洶湧滔天的黃河,一言不發。

這種時候,時間越發顯得珍貴無比。因為耽誤幾分鐘,就可能釀成中國革命歷史,甚至是世界歷史上一個永遠無法彌補的後果。因此,任弼時與周恩來等人着急不已,催促毛主席趕緊過河。

李先念抽雪茄煙,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這麼好的煙,咋不介紹給我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但是,在蔣軍在對面山頭架起機槍,不斷射出子彈的情況下,毛主席卻淡定伸出兩根手指頭說:“給我一支煙!”

毛主席抽完警衛員遞給他的煙後,臉上愁雲一掃而空,斷然決定:“不過黃河!大家放心跟我走,老子不怕邪!”

就這樣,毛主席等人率領的中央縱隊,在敵人的槍子底下安全離開……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毛主席的工作更加繁重,抽煙也比以前多了一些。

一名美國作家說:“任何國家的政治領導都不如毛澤東愛吸煙。”

考慮到毛主席煙癮很大,工作人員每次都會買回來很多煙。但是,香煙容易受潮,不便於長時間保存。

對此,毛主席卻不在意,照抽不誤。毛主席抽煙不講究品牌質地,只重視香煙是否勁兒大味道重。

1961年,英國蒙哥馬利元帥訪華時,送給毛主席“555”牌香煙當禮物。這種煙勁兒非常大,一般人抽一口根本嗆得受不了,但毛主席非常喜歡。

後來,毛主席還抽過熊貓牌香煙和中華香煙

李先念抽雪茄煙,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這麼好的煙,咋不介紹給我 - 天天要聞

蒙哥馬利元帥

一次,毛主席去武漢的時候,聽人說湖北生產了一種“珞珈山”香煙,味道不錯,價格還很便宜,趕緊派人買了幾條“珞珈山”。

抽過之後,毛主席非常滿意,於是就多買了幾條帶在身邊。

1961年,工作人員為了毛主席的身體健康考慮,打聽到國外有一種煙嘴裝過濾藥物,可以大大減少尼古丁等有害物質的吸入。於是,便托外交部買了兩打。

收到煙嘴後,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員想要在招待費裡面報銷這筆費用。毛主席知道後堅決反對,表示要自己支付這筆費用。

後來,這筆費用便從毛主席的稿費中報銷了,一共花費94.23元。

抽煙的時候,毛主席一般都是自己點煙,很少讓工作人員幫忙。而且,他不用打火機,一直用的是火柴。

另外,毛主席劃火柴的習慣,也與眾不同。

一般人擦火柴的時候都是在火柴盒兩側的磷皮上隨意摩擦,而毛主席卻是有意從磷皮兩端擦起。

李先念抽雪茄煙,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這麼好的煙,咋不介紹給我 - 天天要聞

火柴盒

這樣做的好處是,一盒火柴用完後,磷皮中間的部分還完好如新,可以繼續用。

起初,工作人員不知道毛主席的用意,隨手將一個空火柴盒扔進了垃圾箱。毛主席發現後要求他將火柴盒撿回來。

工作人員非常不解:“主席,那個盒子都空了!”

毛主席說:“凡是可以繼續用的,都不能丟掉!”

那個火柴盒雖然在毛主席的要求下撿回來了,但工作人員還是沒能理解毛主席的良苦用心。

在一次閑聊中,工作人員跟別人吐槽:“一個火柴盒才一分錢,空盒子留下來能幹什麼?扔了就扔了唄。”

此話恰好被毛主席聽到了,他很生氣,當面叫來工作人員教育:

“你這麼說是錯誤的,我們國家還很窮,凡事都要講究節約,我們浪費不起呦!那樣一個火柴盒確實不值錢,但它是用木材做的,丟掉它不就相當於丟掉了木材嗎?”

李先念抽雪茄煙,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這麼好的煙,咋不介紹給我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工作人員這才理解了毛主席的良苦用心。自此以後,他都非常認真的將毛主席用完的空火柴盒收好,然後買回火柴棍,裝進去繼續用,一直到那個火柴盒不能用了才會丟掉。

除了提神與思考,毛主席還將香煙用於聯絡感情,人們能在細微之中,看到毛主席的真誠。

抗日戰爭期間,一位著名教授前來拜訪毛主席。毛主席順手摸出煙盒準備給對方發煙。

但是,毛主席打開煙盒後才發現,只剩一支煙了。如果毛主席將那支煙遞給客人,自己不吸,客人也不好意思吸煙。

當然,毛主席也不能只顧着自己吸煙,或者將煙盒重新裝回口袋裡。

毛主席沒有多想,直接將那支煙折成兩半,一半給教授,一半放進自己嘴裡。

毛主席的這個舉動,讓教授覺得主席沒有把他當外人,感動不已,心悅誠服的認為中國共產黨才是抗戰勝利的希望。

李先念抽雪茄煙,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這麼好的煙,咋不介紹給我 - 天天要聞

毛主席

還有一次,毛主席在接見原國民黨東北“剿總”副司令兼任第一兵團司令鄭洞國的時候,還親自為他點煙,這讓鄭洞國這個“失敗者”感慨不已。

毛主席這個國家領袖待人以誠的襟懷,讓鄭洞國感受到:共產黨的領導人不是官,而是樸實的人民公僕,既平凡又偉大!

1968年,患上重感冒的毛主席煙癮上來了,便像往常一樣點燃一支煙放進嘴裡抽。但是,毛主席剛抽了一口,就咳嗽不止。李先念為了毛主席身體考慮,便給毛主席介紹了一種雪茄煙

這種煙採用的是四川特級煙葉製成的,入口清涼,提神醒腦,感覺非常舒服。

但是,李先念擔心直接推薦給毛主席的話,毛主席不接受。於是他就想了一個辦法,讓毛主席自己主動問。

1969年的一天,毛主席召集會議的時候,李先念點燃一支雪茄煙美滋滋的抽着。

李先念抽雪茄煙,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這麼好的煙,咋不介紹給我 - 天天要聞

李先念

毛主席看到後,盯着李先念和他的煙瞅了半天。李先念感覺到毛主席的目光後,便非常自然的順手拿起一支煙遞給毛主席。

毛主席吸了一口這種煙,感嘆道:“此煙既能過癮,又不咳嗽,真是太妙了!”

隨後,毛主席轉身對李先念說:“你抽這麼好的煙,怎麼不介紹給我啊?”

這段時期,毛主席的身體已經日漸衰弱。醫護人員非常擔心,他們不忍心毛主席承受戒煙的痛苦,但又不忍眼睜睜的看着毛主席的身體受損。

有關部門經過商議,決定與煙廠合作,為毛主席生產一種摻有中藥成分的雪茄煙,去掉香煙中一部分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讓毛主席既可以過煙癮,又可以減輕身體的損害。

從1972年開始,毛主席的身體情況越來越不好。儘管他抽的煙添加了具有化痰止咳的中藥成分,還減少了煙里的有害物質,但毛主席依舊咳嗽不止。

李先念抽雪茄煙,毛主席看了半天:你有這麼好的煙,咋不介紹給我 - 天天要聞

周恩來

1974年,為了身體考慮,毛主席不得不戒煙。

但是,對於抽了幾十年煙的毛主席來說,戒煙無疑是非常痛苦的。中間有好幾次,毛主席看了看煙和煙具,又無奈的搖搖頭走開了……

目睹了毛主席戒煙痛苦的周恩來勸毛主席可以少抽一點兒,毛主席不但堅持不抽,還下令將他所有的煙和煙具全部收走,從此告別“煙民”的生活。

一直到1976年去世,毛主席再也沒有抽過煙……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殘暴,屠出歷史紀錄!熟悉的威震天爆走拿下搶7!快船慘遭淘汰! - 天天要聞

殘暴,屠出歷史紀錄!熟悉的威震天爆走拿下搶7!快船慘遭淘汰!

掘船搶七大戰一觸即發,快船相比此前做了首發五虎的變陣:哈登+鮑威爾+小卡+小瓊斯+阿祖,即將小瓊斯頂替了鄧恩,提高了鋒線上的深度。掘金則五虎未變:穆雷+布勞恩+小波特+戈登+約老師。開場後快船的變陣就立竿見影,小瓊斯火力全開內外開花——擋拆下順攻框、接球下快攻自投自搶以及底角三分一箭穿心,幫助快船搶佔先機。...
援助圭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 天天要聞

援助圭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在萬里之外的南美洲國家圭亞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的醫生,用堅守和奉獻精神,為當地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也推動了圭亞那診療技術的發展。前不久,65歲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喬治敦公立醫院找黃曉波醫生複診。他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繼發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經過及時手術,他的眼睛已恢復了視力。喬治敦...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 天天要聞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篤篤篤……“啄木鳥”發出的悅耳聲音回蕩在林間,然而在80多年前,這個聲音卻是東北抗日聯軍預警及聯絡的“密電波”。搖動“響木”會發出類似啄木鳥啄木頭的聲音,抗聯戰士利用“響木”發出的不同聲音可表達多種意思,其在抗聯部隊隱蔽傳遞消息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介紹,80多年前,楊靖宇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 天天要聞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文‬/胡鐵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縣城外的蘆葦盪泛起金浪。四十七歲的劉備站在城樓上,望着校場上整齊列陣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腳邊的蒲草,在粗糲的指間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頑皮的笑意。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本文介紹《廣西學生軍》一書,藉以反映抗戰初期桂系軍隊組織發起的第二屆廣西學生軍的情況...
朱學勤憶胡適 - 天天要聞

朱學勤憶胡適

【原題】朱學勤:胡適,始終以一種從容的態度批評着那個時代,不過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轉自當代文學批評作者朱學勤 節選 |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轉載 |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胡適的一生是堅持自由主義的一生。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 天天要聞

TVB傳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長在青浦...一張嘴就是標準上海話

說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認識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時也是影視歌三棲藝人但是你知道嗎?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舉辦《DIVA演唱會》上海站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這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我準備多首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