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我為什麼會在這裡?我為什麼會從漁夫變成一個土匪?
短短的三句話,堪稱靈魂三問,問出了古今中外多少人的現狀和迷茫。此刻,我正暢遊在王陽明的鄱陽湖之戰的硝煙中,久久不能釋懷。
熬夜讀完《風定鄱陽湖》,讓我對一代大師王陽明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過癮又佩服。正如書中所說:
甲馬秋驚古角風,旌旗曉拂陣雲紅。
千里風塵一劍當,萬山秋色送歸航。
在我的印象當中,能寫出如此豪氣的書籍的作者,定會是一位風流倜儻的英俊男生,沒想到確是位漂亮的女作家,她就是符利群。作者從歷史的視角出發,書中集王陽明、唐伯虎、李八斤等多個大小角色的交集,講述了這段難能可貴的歷史。
《風定鄱陽湖》是長篇歷史小說。小說嘛,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做不得真。歷史上的王陽明與唐伯虎並沒有現實交集,然而,作者卻把他倆寫在了裡邊,讓他們在小說中相見。大家看到這裡,也千萬不要當真。
歷史小說是在史實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文學想象敘事。王陽明大師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本書中丘十八,李八斤等等是虛構人物。劉錦派遣兩名錦衣衛追殺王陽明,則是真實存在於歷史中的事情。
心學大儒王陽明,用短短四十三天力挫野心勃勃寧王朱宸濠策劃十年之久叛亂,堪稱傳奇。這也是本書的切入點,圍繞它拉開序幕。
人世間的事,誰能說得准呢?原本找王陽明報仇的李八斤,卻在一路追隨爭中,成為王陽明的忠實護衛。
風流倜儻的唐伯虎,卻自身難保,不得已在婁妃暗中幫助下,以裝瘋裸奔逃離寧王府。這與大家心目中的大才子截然不同,這一段真的是驚掉了我的下巴。
王陽明則巧用心理和戰術,以少勝多力、挽狂瀾,打破寧王蓄意十年之久的政變,鄱陽湖一戰定乾坤。
功名利祿在王陽明看來,只不過是身外之物,他深諳伴君如伴虎的君臣之道,所以選擇了隱退。
有人說,王陽明和劉伯溫在這點上有點像。不貪圖,功名利祿不貪圖,只為了潛心修學和國泰民安,是為真能人也!
讀完這本書,我對王陽明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風定鄱陽湖》我們走進戰火紛飛的歷史年代,走近王陽明。看風雲亂世沉沉浮浮,品大師與小人物的殊途同歸,在回眸一望中,已然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