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搬起的石頭,最終砸在了劉禪的腳上

2022年10月31日07:15:23 歷史 1189

北方的曹魏,因為受到黃巾之亂以及董卓的破壞,貨幣經濟早已崩潰,基本上退回到了實物經濟狀態。因此,蜀漢推行的通貨膨脹政策,對它的影響最小。後來當孫吳也仿效曹魏回歸實物經濟,以谷帛為交換手段時,蜀漢的通貨膨脹政策,實際上就變成了獨角戲。因此,後主劉禪延熙三年(240)進行了一次幣制改革,罷廢直百五銖錢,改鑄“直百”與“直一”兩種新錢。


這次幣制改革,應該是對減重的直百五銖錢的一次修復,一方面使幣制簡化,便於流通;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穩定幣值。“直百”“直一”也可以看做是一種,100:1的主輔幣流通制度。

劉備搬起的石頭,最終砸在了劉禪的腳上 - 天天要聞

直百、直一

“直百”錢直徑約18毫米,重2克多。“直一”錢直徑約13毫米,重1克多。這兩種錢幣發行的時候,正值蔣琬費禕諸葛瞻執政時期,穩定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是,後來又突然開始減重,大小輕重相差較大。直百由2克減為1.5克,再減為1克,甚至僅有0.5、0.4克。當“直百”錢減重至1克以下時,“直一”錢就被迫退出了流通,不復存在了。因此,傳世的“直百”錢較多,“直一”錢極為稀少,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直百”與“直一”兩種錢幣,都是光背,輪郭周正,鑄工精良。文字均為隸書,書法精絕,應該是同一個人所書寫。這是官鑄隸書錢的第一種,開了以後唐宋各代,鑄造隸書錢的先河,這是我國貨幣史上的又一個新創舉。

劉備搬起的石頭,最終砸在了劉禪的腳上 - 天天要聞

定平一百

蜀國滅亡之前,劉禪又進行了最後一次幣制改革,罷“直百”與“直一”,改鑄“定平一百”。曾經有人將“定平”釋讀為“平定”,說是鄧艾平定蜀漢時所鑄造的紀念幣。實際上,這裡的“定”是法定的意思,“平”的意思與“值”字相通。因此,“定平一百”的意思,就是“法定作價一百文的錢”。

雖然標註的是法定作價,但是,實際上卻減重的非常厲害,最初鑄造的時候,直徑約16毫米,後來減為13毫米,再減為10毫米,甚至還有僅8毫米的。這一減重趨勢充分體現了蜀漢滅亡之前,國力已經江河日下、朝不保夕的慘狀。

鑄造虛值大錢所造成的惡果,在三國歷史上表現得一目了然。譬如:最先鑄造虛值大錢的蜀國,受害最深,也最先亡國;中途廢止大錢的東吳,受害相比蜀國要輕;而沒有鑄造虛值大錢的曹魏,受害最少,這為西晉的最後統一奠定了基礎。因此我們說,蜀漢實行通貨膨脹政策,所搬起的這塊石頭,最後還是砸在了他兒子劉禪的腳上,可謂是自作自受。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春秋134】鄭國:我也不想認兩個爹,而且是天天過來揍我的爹 - 天天要聞

【春秋134】鄭國:我也不想認兩個爹,而且是天天過來揍我的爹

第一次弭兵會盟之後,晉楚雙方不再進行直接軍事對壘,不搞大決戰。春秋中後期,戰爭烈度顯著增加,一場決戰,參戰貴族死亡或者重傷的概率升高,諸侯及大夫們並不願意頻繁地置身於具有喪命風險的博弈之中。死亡本身還不是最糟糕的,核心人物的故去,導致本國政
古代錢幣價格表—清代 - 天天要聞

古代錢幣價格表—清代

上下五千年,下至唐宋元明清,時間線太長,古代錢幣種類太多了,一篇文章講解不完的,今天先詳細解說清代銅幣,從順治帝開始,包括版別,以及價格參照清代古錢幣分為各局造,有寶泉局、寶源局、寶蘇局等還有銅錢後面帶字,價格從普通價格50米到十多w都非常
探尋民國老物件:歲月塵封中的時代記憶 - 天天要聞

探尋民國老物件:歲月塵封中的時代記憶

"從民國警哨到六七十年代刻語錄的筷筒,這些老物件承載着時代的印記。大戶人家的紅金化妝盒、堪比豪車的三槍自行車標、精確到0.01克的戥子稱,每一件都訴說著往昔的故事。它們不僅是生活用品,更是一部立體的歷史書,見證着那個年代的風雲變幻與人間煙火
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 - 天天要聞

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拉薩7月1日電 題:西藏拉薩百歲養路工人的入黨心愿作者 李林“今天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加入中國共產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的一間整潔屋子裡,104歲的大多吉用微微顫抖卻堅定的聲音道出了深藏
他是全球45億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 天天要聞

他是全球45億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這世上有個人,沒打過仗,沒建過國,沒寫過書,卻被全球45億人尊為“精神祖先”。他不是神仙,也不是聖人,更不是哲學家,他的故事,全靠帳篷、駱駝、兒子和信念撐起來。他生在公元前2000年,死在沙漠邊緣,連墓碑都不顯眼,卻讓三大宗教——猶太教、基
嘉靖還是愛惜羽毛的 - 天天要聞

嘉靖還是愛惜羽毛的

《萬曆十五年》 (二十)7reading.online一、嘉靖這位皇帝的喜愛虛榮和不能接受批評世無其匹,只接近少數佞臣,聽到的是各種虛假的情況。二、當嘉靖帝發現大事已被敗壞,就把昔日的一個親信正法斬首,以推卸責任而平息輿論。這種做法使得廷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