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四方面軍總政委陳昌浩,建國後沒有授銜,為何61歲時自盡

2022年10月15日17:44:13 歷史 1238

說起紅軍三大主力之一的紅四方面軍,可謂是名將雲集,紅四方面軍頂峰時期的實力,甚至超過了紅一方面軍。建國以後,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成為了開國元帥,而他的老搭檔、紅四方面軍總政委陳昌浩,卻默默無聞、遠離中樞,並未在黨政軍系統擔任要職,只是在中央編譯局擔任了一個副局長,後來於61歲那年,吞葯自盡。

紅四方面軍總政委陳昌浩,建國後沒有授銜,為何61歲時自盡 - 天天要聞

陳昌浩是武漢蔡甸人,1927年,年僅22歲的陳昌浩前往莫斯科的中山大學學習,這一批被送往蘇聯留學的學生,後來大都成為了我黨幹部隊伍的重要人才,後來成為陳昌浩前妻的張琴秋也在其中。並且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二人都在紅四方面軍任職,後來在紅四方面軍長征途中,陳昌浩和張琴秋二人結為夫妻。

1930年,陳昌浩學成歸來, 和張國燾一起被組織上派往鄂豫皖蘇區工作,在鄂豫皖蘇區,他一直在紅軍部隊擔任政委類職務,先後擔任過師政委、軍政委等職。及至紅四方面軍成立後,陳昌浩擔任總政委,徐向前擔任總指揮,張國燾則是紅四方面軍和鄂豫皖蘇區的最高軍政領導人。從紅四方面軍的發展歷程來看,張國燾、陳昌浩和徐向前都是紅四方面軍的締造者,只是命運各不相同。

後來由於種種原因,紅四方面軍無法繼續堅守鄂豫皖蘇區,於是後來他們三個人又率領紅四方面軍主力向川陝地區轉移,在取得反“三路”、反“六路”進攻後,創建了川陝根據地,紅四方面軍在川陝根據地站穩腳跟以後,部隊的實力也一度擴增到近10萬人,可謂是兵強馬壯。

紅四方面軍總政委陳昌浩,建國後沒有授銜,為何61歲時自盡 - 天天要聞

由於川陝根據地不斷遭到國民黨軍的圍攻,情況一天比一天糟糕,而且需要配合中央紅軍北上,於是紅四方面軍也就放棄了川陝根據地,開始了長征之旅,並最終在陝北和中央紅軍會師,再後來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實現了會師,雖然會寧會師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但卻也給陝甘寧蘇區帶來巨大的問題,當時蘇區地廣人稀、土地貧瘠只有40餘萬人口,而紅軍三大主力總共有六七萬人的部隊,他們的到來給蘇區很大的生存壓力。

為了從蘇聯方面獲得戰略物資,打通蘇聯援助陝北的通道。中央從紅四方面軍所屬的5個軍裡面,抽調了3個軍組建了西路軍,並由徐向前擔任西路軍總指揮,陳昌浩擔任西路軍政委,1936年的秋天,他們二人率領兩萬人出頭的西路軍,開始了悲壯的西征之旅,但也因此走上了一條坎坷路。然而,由於後部士兵補給不足、物資和裝備的極度匱乏,在甘肅省的高台縣經歷過一場和敵軍的殊死拼搏後,西路軍的主力部隊幾乎完全喪失,已失去戰鬥能力的傷員就佔了五成。

紅四方面軍總政委陳昌浩,建國後沒有授銜,為何61歲時自盡 - 天天要聞

1937年2月21日中央發急電給陳昌浩和西路軍其他領導,讓他們進行自我反思,同時上升到了行動方針和政治路線的高度上,陳昌浩和一眾將領的壓力不可謂不高。為此他們立下血誓堅決戰鬥到最後一滴血。可惜在彈盡糧絕的現實問題下,西路軍被迫突圍最終敗走在河西走廊

1937年3月14日,西路軍余部三千餘名開展會議商討決定,兵分三路,每支隊伍各自奮力突出圍剿。不幸,在撤軍途中,陳昌浩舊時的胃病又犯,在一個醫生家中療養。病癒之後,他回到武漢探親。八月底,他回到延安。

此次西路軍的戰敗,陳昌浩有很大的責任,戰敗後,他一直待在陝北地區,還曾在抗日大學任教過,1939年,他的胃病再次重犯,且情況非常嚴重,他便向組織上申請,希望去蘇聯治病,組織批准後,當年秋天他來到莫斯科療養。這一離開就是十幾年,由於長期滯留在蘇聯,陳昌浩和國內妻子張琴秋也就離婚了,各自組建了新的家庭。

陳昌浩在蘇聯待了12年之久,1951年,他終於回到闊別多年的祖國,他剛踏出火車站,就看見一眾當年的戰友前來迎接他,此時他們都是新中國黨政軍系統的重要領導,但新中國,已經沒有了陳昌浩的位置。

紅四方面軍總政委陳昌浩,建國後沒有授銜,為何61歲時自盡 - 天天要聞

見到這些熟悉的面龐,陳昌浩激動地熱淚盈眶。為歡迎昔日老戰友,向來低調的徐向前破例在自己的家設宴,款待陳昌浩,還邀請了許多原紅四方面軍的老同志作陪。在徐向前家裡,陳昌浩像一個落魄之人,低着頭彎着腰,與他過去的部下,共和國的高級將領們逐個拱手,表示歉意,向他們說對不起。參加聚會的還有時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的前妻張琴秋,他非常愧疚地說:“琴秋,你受苦了!我對不起你!”

此後,陳昌浩卻是因為自身的特殊經歷而與大授銜無緣,所以並沒有獲得任何軍銜,同時也被要求擔負起承擔西路軍覆滅的責任。再回來十年特殊時期開始,遭到無休止的批鬥中陳昌浩非常絕望,於1967年7月30號夜裡在獄中吞下了安眠藥離開了人世,享年61歲。陳昌浩的屍體也被棄之荒野,如今的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里也只是空空的骨灰盒而已。

紅四方面軍總政委陳昌浩,建國後沒有授銜,為何61歲時自盡 - 天天要聞


後來,在1980年8月20日,黨中央為陳昌浩舉行追悼會。由軍委副主席徐向前主持,王惠德同志致悼詞,李先念、王震、陳慕華和陳昌浩生前好友,以及群眾代表500餘人參加了追悼會。組織上對他的評價是:陳昌浩同志是共產黨傑出的黨員,忠誠的無產階級戰士。他的一生都是為了革命,忠於黨和人民。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項立剛:利益集團的侵蝕讓美帝衰落 - 天天要聞

項立剛:利益集團的侵蝕讓美帝衰落

項立剛用明朝東林黨舉例,說只要利益集團抱成團後開始挖國家牆角,利益集團越來越富,國家越來越窮,這就是一個強大國家衰落的開始,他認為這是人性,一旦某一事件發生後國家拿不出錢解決問題,強大帝國頃刻間也就土崩瓦解。
1979年,未婚妻知道我退伍後與我解除婚姻,半年後她上門求複合 - 天天要聞

1979年,未婚妻知道我退伍後與我解除婚姻,半年後她上門求複合

"我現在能明白,有些等待值得一生,有些錯過需要一生去彌補。"她站在我家門口,風塵僕僕,眼圈微紅。1979年初春,我回到了闊別三年的家鄉小縣城。這座靠近黃河的北方小城,依舊保持着它特有的寧靜與樸素。柳樹抽出嫩芽,街道兩旁的楊樹挺立如哨兵,只是
他是晚清的清官,支持義和團,卻被慈禧太后處死 - 天天要聞

他是晚清的清官,支持義和團,卻被慈禧太后處死

1901年2月22日,在甘肅蘭州舉行了一場特別的死刑,大清王朝前任山西巡撫被推上了斷頭台。在人頭落下之後,此人的一生卻未能蓋棺定論,後世對他的評價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有人說他是“支持義和團,反對帝國主義”的“開明人士和愛國者”,也有人
梅州傳奇:梅州古代歷史上的十位名人 - 天天要聞

梅州傳奇:梅州古代歷史上的十位名人

在嶺南群山環抱之處,梅州猶如一顆被歲月打磨的明珠,閃耀着獨特的人文光輝。這座被稱為“世界客都”的城市,不僅以秀麗的山水聞名,更以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輩出的人才著稱。
董某輝和他的銀河護衛隊,堪比公害! - 天天要聞

董某輝和他的銀河護衛隊,堪比公害!

打着董某輝粉絲名義成立的銀河護衛隊,四處舉報那些對董宇輝發出質疑和抨擊的博主,如果這種現象再不加以制止,必將對整個網絡環境和輿論環境造成惡劣的影響和惡性的循環。董某輝是樹立起來的典型,但是不代表他就沒有缺點,也不代表他完全在聖壇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