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網友激烈討論:為什麼他們的總統始終忘不了毛主席?

2022年10月15日13:40:47 歷史 1084

文 | 黑馬鑒史

編輯 |黑馬鑒史

為什麼十任美國總統,沒有一個忘了毛主席?

美國網友激烈討論:為什麼他們的總統始終忘不了毛主席? - 天天要聞

連現任的美國總統拜登,都曾引用毛主席著名語錄:“婦女能頂半邊天!”此消息一經媒體披露,立刻引發美國網友激烈討論——這位東方的領導人究竟有什麼魅力,他的話竟然讓美國總統脫口而出!尤其是拜登,說一次還不夠,竟然在公開場合說了三次!

美國網友激烈討論:為什麼他們的總統始終忘不了毛主席? - 天天要聞

不過這也怪不得他,因為毛主席的話太有感染力,他曾用三句話讓美軍瞬間乖巧,他說的12個字,讓美國人研究了50年!毛主席都說了什麼?在歷屆美國總統中,毛主席最大的迷弟是誰呢?

如果我們有幸穿越回去與毛主席見面,如何和主席拉近關係呢?看看這位美國總統是怎麼做的吧,1972年美總統尼克松秘密訪華,他見到毛主席的第一句話就是——

“主席先生您說過,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在他之前的基辛格見到毛主席,也是同樣的起手式:

“主席先生,聽說您發明了新詞紙老虎”

美國網友激烈討論:為什麼他們的總統始終忘不了毛主席? - 天天要聞

紙老虎

氣氛一下子就輕鬆活躍起來了。這也不是美國刻意奉承,實際上在那個時代,毛主席的思想是獨步全球的,在歐洲美洲日本等地,各種膚色的人拿着小紅本,成為當地靚麗的風景線,美國高層天天耳濡目染,時不時蹦出一句經典語錄,也是在所難免,而這位美國總統尼克松,更是毛主席的頭號迷弟,他見毛主席的褲子破破爛爛,睡衣更是有73個補丁!而就是這位衣着簡樸的人,領導中國人民打破了美帝不敗的神話!尼克松被深深地震撼到了,臨走前他對毛主席深鞠一躬,而毛主席也送了他三句話,這三句話短短12個字,卻讓美國研究了50年!這三句話是:

“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馬觀花。”

美國網友激烈討論:為什麼他們的總統始終忘不了毛主席? - 天天要聞

每句話都能看懂,連在一起卻晦澀難懂,詩中包含的思維很有跳躍性,其中蘊含的到底是對美國命運的預言,還是對尼克松一生的總結?至今沒有定論。朋友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歡迎在評論區為大家解惑。

兩年之後,尼克松總統因水門事件宣布辭職,黯然失意的他,突然接到了毛主席的電話,原來是主席邀請他再次訪華。此時他已不是美國總統,但主席依然安排他住18號國賓館,連國宴上的菜品規格都沒有變,很多人覺得這樣的待遇太高了,但事實證明主席的安排是正確的。尼克松第二次訪華,讓人們意識到中美關係的重要性,徹底打開了中美交流通道,以致新總統上台後8次訪華,促使中美發表聯合公報,大西洋彼岸的兩個大國終於握手言和。

美國網友激烈討論:為什麼他們的總統始終忘不了毛主席? - 天天要聞

中美建交

毛主席的魅力有多強?三句話讓美國瞬間乖巧。

第一句話發生於抗美援朝期間,在彭老總的指揮下,志願軍用簡陋的武器裝備,追着美軍滿地跑,美國總統杜魯門面子上掛不住了,他下令將26顆原子彈運抵朝鮮,想要用核彈來逼迫我國投降,當時中國還沒有核彈,美國的威脅就像利劍一樣,懸在我們頭頂。

面對如此危險的情況,毛主席霸氣地回應道,他們有原子彈,我們有手榴彈!我們的手榴彈一定會戰勝他們的原子彈!我們不懼怕任何帝國主義的威脅,杜魯門以為原子彈就能嚇住我們?他錯了,中國軍人是不怕死的,一切反動勢力都是紙老虎!

美國網友激烈討論:為什麼他們的總統始終忘不了毛主席? - 天天要聞

事實也正如毛主席料想的一樣,直到朝鮮戰爭結束,美國也不敢往朝鮮戰場投擲原子彈,不可一世的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牛皮吹破了天,最終還是被志願軍打得一敗再敗,最後灰溜溜離開了軍隊,而美國總統杜魯門,也因為美軍在朝鮮戰場上的失利,最終草草下台。

第二句話發生於上世紀60年代,美國新上任的總統艾森豪威爾,竟不顧中國重重警告,打算坐軍艦竄訪台灣,這場聲勢浩大的竄訪,最終被毛主席的決策巧妙化解。1952年,艾森豪約爾成了美國第34任總統,他陰險地提出了所謂的戰略模糊政策,也就是說,一方面支持蔣介石反攻大陸,為國民黨提供援助,但另一方面又不和大陸徹底鬧翻,還是保持着明面上的和諧,在他看來,這才符合美國利益最大化的原則。

美國網友激烈討論:為什麼他們的總統始終忘不了毛主席? - 天天要聞

1960年六月份,艾森豪威爾即將卸任,但快下台的他還不忘折騰一番,準備搞個大動作——訪問台灣。趁着手裡還有權利,做成幾個既定事實,此情此景,與某位老妖婆做法何其相似,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毛主席明確指出,絕不能讓艾森豪威爾,舒舒服服地跟蔣介石見面,他果斷下令:

“給這位美國總統送個大禮,用七萬發炮彈迎接他!”

美國網友激烈討論:為什麼他們的總統始終忘不了毛主席? - 天天要聞

艾森豪威爾所乘坐的聖保羅號,抵達到了台灣東部海域,離目的地越來越近,艾森豪威爾心情大好,他站在甲板上遠眺台灣,心中充滿興奮,他甚至看到自己的名字載入史冊,他的勇敢舉動被後代讚揚。然而,突如其來的一聲聲炮響打破了他的美夢。原來是福建炮兵部隊萬箭齊發,3萬餘枚炮彈向著七馬兩島傾瀉而下,一時間,火光照亮的夜空,炮聲響徹了雲霄。艾森豪威爾頓時方寸大亂,只能手扶船舷,望洋興嘆,看來此行要無疾而終了!最終這位美國總統與蔣介石沒有談成任何成果,在我軍三萬發炮彈的歡送聲中,悻悻離開台灣。

美國網友激烈討論:為什麼他們的總統始終忘不了毛主席?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十任美國總統沒有一個忘了毛主席?毛主席魅力到底有多強?一句話竟讓60萬美軍乖乖聽話!

這句話發生於越南戰爭時期。二戰結束後,日軍從越南撤離,臨走時學英國使壞,把越南分為南越北越,於是北越與南越爭鬥不休,都想打服對方統一越南。最開始統治南越的是法國人,二戰前的法國,曾被稱為歐洲第一陸軍強國,但由於法國在二戰中投降最快,因此身體心靈遭受巨大的創傷,實力損耗過於嚴重,已經沒有能力掌控南越了,法國迫不得已,把南越掌控權交給了美國。

美國網友激烈討論:為什麼他們的總統始終忘不了毛主席? - 天天要聞

對於美國人來說,北約由蘇聯掌控,南越若是在越南戰爭中勝利,就等同於他們打敗了對手蘇聯,不僅國際聲望會大大提高,還能在在中南半島上,擁有一份話語權。此時的美國,完全沒有把中國放在眼裡,認為中國忙着國內搞建設,定然不會插手越南戰局。一開始美國也不想在越南戰場上,耗費太多精力,只是對南越進行一些武器上的援助,並沒有真正介入越南戰爭中,但是因為南越軍隊太菜了,被北越打得抱頭鼠竄,完全是被碾壓的節奏,美國只好親自派部隊,千里奔赴越南作戰。


美國網友激烈討論:為什麼他們的總統始終忘不了毛主席? - 天天要聞

請找出圖中越南人

但美國萬萬沒想到的是,北越的每一棵樹都會說話!精通游擊戰術的北越軍隊,把美軍耍得團團轉,美軍傷亡數字不斷增加,卻拿他們絲毫沒有辦法,這口氣誰能咽得下?美國軍方便要求總統約翰遜向越南再次增援人員裝備,實力倍增的美軍一路高歌猛進,眼看都打到北越了,這時毛主席警告美國:

“美軍不得越過北緯17度線!”

這輕描淡寫的12個字,卻讓美軍因此打了個寒戰,回想起朝鮮戰爭的時候,毛主席也曾說過幾乎一模一樣的話,當時美軍將毛主席的話當做耳旁風,導致美軍在朝鮮戰場上折戟沉沙,這下美軍不得不將毛主席的話放在心上。

約翰遜擔心此舉可能會因此激怒中國,所以便命令美國士兵不得越過北緯17度線,空軍部隊甚至配備了17度線警示儀,一旦接近17度線就立刻返回。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幕,北越軍隊戰敗後瘋狂往北跑,而美軍追到17度線時,又如潮水般撤退。

美國網友激烈討論:為什麼他們的總統始終忘不了毛主席? - 天天要聞

對於美國來說,不擴大戰爭未必會輸,但擴大戰爭一定會輸,此時美國最大的敵人是蘇聯,並不是中國,他沒必要將大量軍隊投入越南戰爭,直接與中國軍隊消耗,況且,美國從朝鮮戰爭就,已經知道自己在戰略上不如中國,中國支持北越,極大程度上導致美軍不能深入北越,對其進行實質性的打擊,更何況北越有中國的糧食和軍械支持,他們只需要全心全意投入戰爭即可,不必顧及生產問題,美軍深陷越南戰爭20年,花費近2500億美元,卻一次也沒敢踏過17度線,最終迫於形勢壓力,只能選擇撤離越南。

毛主席就是憑藉著個人的強大魅力,讓全中國、甚至全世界人民愛戴,他的深謀遠略,帶領着中國人民披荊斬棘,走向無限光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飯:看韓信如何將恩情淬鍊成傳奇 - 天天要聞

從胯下之辱到千金一飯:看韓信如何將恩情淬鍊成傳奇

秦末的淮水河畔,寒風裹挾着碎冰拍打在岸堤上。韓信蜷縮在蘆葦叢里,腹中飢餓如烈火灼燒,他摸了摸腰間早已銹跡斑斑的青銅劍 —— 這是他唯一的體面,也是他最後的倔強。曾經的世家子弟,如今卻要靠着釣魚換錢果腹,若運氣不好釣不到魚,便只能在河邊挨餓。
黃橋決戰後,為何毛澤東預言粟裕“必成大器”? - 天天要聞

黃橋決戰後,為何毛澤東預言粟裕“必成大器”?

1940年深秋的蘇北平原,7000名新四軍戰士正面臨16萬國民黨軍的合圍。指揮部里,34歲的粟裕伏在地圖上,鉛筆划過黃橋鎮外的每一道溝壑——這個連軍用地圖都未標註的小鎮,即將成為改寫中國抗戰史的關鍵坐標。
抗戰結束後,假如不打解放戰爭,為何中國將走向深淵? - 天天要聞

抗戰結束後,假如不打解放戰爭,為何中國將走向深淵?

1945年秋,重慶談判桌上的煙灰缸里堆滿煙蒂。毛澤東與蔣介石相對而坐,背後是八年抗戰尚未散盡的硝煙,眼前是四萬萬同胞對和平的殷切期盼。當《雙十協定》墨跡未乾時,蔣介石卻在日記中寫道:“共黨之要求,無異於要我自縛雙手。”一年後,中原大地重燃戰
名人譜:廣東揭陽市歷史上的十個名人 - 天天要聞

名人譜:廣東揭陽市歷史上的十個名人

在嶺南大地的東南一隅,廣東揭陽市宛如一顆鑲嵌在潮汕平原上的明珠,散發著獨特而迷人的魅力。這片古老而富饒的土地,不僅有着秀麗的山川風光,更孕育出了無數傑出的人物。他們在不同的時代,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書寫着屬於揭陽的傳奇篇章。讓我們一同走進揭
對標實戰夯基礎 從嚴從難練硬功 - 天天要聞

對標實戰夯基礎 從嚴從難練硬功

練兵如逆水行舟,懈怠則退;戰備似懸樑之劍,鬆懈即危。近日,福建省森林消防總隊南平支隊福安大隊以實戰打贏為導向,以堅韌戰鬥精神為根基,以精細保障為後盾,層層推進、步步發力,讓大練兵活動在隊伍中持續翻湧、愈燃愈烈。此次大練兵活動緊密圍繞實戰需求,涵蓋了多個關鍵領域。在體能訓練方面,該大隊嚴格遵循 “基礎...
可怕的歷史 揭秘14世紀最殘酷的酷刑:猶大的搖籃 - 天天要聞

可怕的歷史 揭秘14世紀最殘酷的酷刑:猶大的搖籃

說到中世紀的歐洲,尤其是14世紀的西班牙,很多人腦海里可能會浮現出宗教裁判所那陰森森的畫面。那是個信仰壓倒一切的時代,教會為了維護所謂的“正統”,不惜用各種極端手段對付那些被貼上“異端”標籤的人。其中,有一種刑具叫“猶大的搖籃”,光聽名字就
抗戰史上的今天:5月24日 - 天天要聞

抗戰史上的今天:5月24日

歲月無聲,歷史有痕。八十載光陰流轉,抗戰的烽火歲月依然銘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深處。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觀察者網特別推出“抗戰史上的今天”欄目,每日與您共同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1932年5月24日 本庄繁命令第14師團,迅速開始呼海鐵路方面的作戰,掃蕩敵人,並派遣一部到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