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中共二十大,將於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期預計一周。
什麼是中共全國代表大會?
全國代表大會是中共最高領導機關,掌握最高決策權和監督權,每五年舉行一次。
當前版本《黨章》第十九條規定,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有六項職權:
聽取和審查中央委員會的報告;
聽取和審查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報告;
討論並決定黨的重大問題;
修改黨的章程;
選舉中央委員會;
選舉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為什麼每五年開一次?
1982年前,中共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時間並不規律。
中共一大於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秘密召開,7月30日會場被租界巡捕房搜查後休會,8月3日在浙江省嘉興閉幕。一大的召開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
中共一大會址:上海興業路76號
戰爭年代,定期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很困難。根據中國共產黨大事記網頁信息,黨史上兩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間隔最長的是11年——1945年中共七大和1956年的八大。
八大決定每五年召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69年九大將這一條寫入《黨章》,規定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前或延遲召開全國代表大會。
當時正值十年“文革”(1966—1976),中國十大(1973)和十一大(1977)都屬於提前召開,真正按規定五年召開一次,是在1982年十二大之後。
二十大主要議程是什麼?
主要議程預計將包括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作工作報告、修改《中國共產黨章程》、選舉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其中包含大約200名中央委員以及大約170名候補中央委員)和第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大約130人)。
二十大閉幕次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二十屆一中全會)隨即召開,出席全會的為新當選的中央委員和候補中央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列席會議。
一中全會將選出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根據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提名,通過中央書記處成員,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並批准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書記、副書記和常務委員會委員人選。
若照以往流程,一中全會結束後,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將集體同參加採訪二十大的中外記者代表見面。
中央委員會在兩次黨代會之間一般會開幾次全會?
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中央委員會,就是我們平時簡稱的“黨中央”或“中共中央”。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中央委員會執行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領導黨的全部工作,對外代表中國共產黨。
中央委員會每年至少要舉行一次會議,有需要也可以召集開會,一般情況下每屆開七次,分別是:全國代表大會後開第一次;第二年三月,全國人大換屆後的第一次會議召開前開第二次,通過對國家機關主要人選的提名;當年9月或10月,開第三次;以後每年9月至11月召開一次,即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開最後一次,也就是第七次,通過對下屆中央委員會的推薦名單,通過要在大會上作的政治報告草案。
黨的第幾次全國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中央委員會,就是第幾屆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的第幾次會議就是“幾中”,“XX屆X中全會”,就是這樣產生的。
如何從9600多萬黨員中選出2296名二十大代表?
二十大代表的選舉共劃分為38個選舉單位,包含31個省市、3個中央機關(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金融系統、中央企業系統)、香港工委代表、澳門工委代表、台灣省籍代表,以及解放軍和武警部隊。
中共中央確定二十大代表名額共2300名,選舉工作從2021年11月啟動,2022年7月全部完成,最終選舉產生2296名,可謂“四萬里挑一”。代表名額的分配,主要根據黨組織數量和黨員人數確定,同時考慮前幾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等因素。
各選舉單位堅持黨的領導與發揚民主相統一,採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反覆醞釀、逐級遴選的辦法產生二十大代表。
選舉過程還須“突出政治標準”“檔案材料必審”“人選會被進行一番‘全面體檢’”,以及進行“個別談話”。
當選的黨代表還需經過二十大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確認,才能出席二十大。比如5年前的十九大,選出2287名代表,最終2280名代表資格獲確認有效。
特邀代表有投票權嗎?
中共中央已明確,將按照慣例,確定一部分已退出領導崗位的老黨員作為特邀代表出席二十大。這一安排最早見於十三大,當年有61位特邀代表參會,此後這一慣例得到延續,特邀代表通常是有貢獻有威望的同志。十四大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的報告曾這樣寫道,這次大會參照十三大的做法,中央確定了46位1927年以前入黨,並在黨內擔任過重要領導職務、德高望重的老黨員為特邀代表。
特邀代表與當選代表一樣,享有代表的權利,包括投票權。
什麼樣的人才能加入中國共產黨?
創建之初,為強調工人階級政黨的性質,中共比較注重在工人當中發展黨員。經歷大革命時期的挫折,中共的工作重心從城市轉到農村,農民黨員比重不斷增大,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近450萬名中共黨員中農民佔比接近六成。
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還曾經有過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是來自朝鮮、越南、日本、印度、奧地利、波蘭、英國、美國、蘇聯等國的外籍中共黨員。這是因為,在民主革命時期,中共對吸收黨員沒有國籍限制,直到1956年的中共八大黨章,才第一次規定只有中國公民才具有入黨資格。此後召開的歷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在黨員的國籍問題上都明確要求:只有中國公民才能入黨。
從着手建設新中國伊始,中共黨員隊伍的結構不斷調整。改革開放以來,黨員的構成更趨多元化。
截至2021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671.2萬名。這9671.2萬當中,大專以上學歷黨員5146.1萬名,女黨員2843.1萬名,少數民族黨員728.5萬名。
按照相關規定,凡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基層單位,都應當設立黨支部。截至2021年底,中國共產黨的基層組織493.6萬個,比上年凈增11.7萬個。(編輯: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