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26日這天晚上,在西半球的社會主義國家古巴,一場特殊的紀念活動正在國賓館隆重舉行。
原來,這一天是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領袖毛主席百年誕辰的日子。為了紀念這位對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產生巨大影響的革命家,古巴領導人召開了隆重集會。
毛主席
作為當時的中國駐古巴大使,徐貽聰也受邀參加了這一意義重大的活動。不僅如此,古巴領導人還提前向他提出要求,要這位中國大使帶上一盤特殊的磁帶……
徐大使將這盤磁帶帶去後,才知道古巴方面的用意。原來,當晚整場紀念活動的高潮,便是包括古巴時任最高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在內的全體參會人員跟着磁帶,一起高唱一首中國歌曲……
那麼,這首被古巴領導人們高唱的中國歌曲究竟是什麼?卡斯特羅本人,又和毛主席有怎樣的淵源呢?
“可以把糖賣給中國”
時間回到1959年2月19日。這一天,菲德爾·卡斯特羅說了這樣一番話:“我們應該把糖賣給需要購買的人。如果俄國人需要糖,我們就賣給他們。如果中國需要糖,我們可以把糖賣給中國。”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古巴是世界上主要的產糖國之一。那麼,卡斯特羅是在什麼情況下進行的這番表態呢?
原來,在當時的一個多月前,卡斯特羅剛剛率領起義軍,推翻了古巴原本的巴蒂斯塔政權,建立起整個美洲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並將其稱之為“古巴革命政府”。這年2月16日,他出任新政府總理一職。
卡斯特羅
而被起義軍推翻的巴蒂斯塔政權,是受到美國的認同和支持的。可現在,眼看一個新生的社會主義政權在自己後院出現,令美國深感憂慮。
於是,為了將古巴新政權儘快扼殺,美國決定採取一些經濟手段。當時,糖類是古巴出口的重要產品,美國便發出威脅,稱自己要減少對古巴糖的進口。
作為一個革命家,卡斯特羅自然不會被輕易嚇倒。於是,便有了那番“可以把糖賣給中國”的說法。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古巴新政權當時剛建立不久,中古兩國還尚未正式建交。不過,新華社注意到了這位古巴新總理這番表態,並將其寫入公開稿件中。
雖然尚未建交,但由於共處社會主義陣營,新中國和新古巴的關係開始升溫。同年7月,中國新聞工作者代表團出訪古巴首都哈瓦那,並得到了勞爾·卡斯特羅的接見。
勞爾是菲德爾的弟弟。這對兄弟從小一起上學,後來又一起參加革命。經過艱苦的鬥爭,他們終於推翻了前政權,迎來了自己的時代。
此時的勞爾擔任古巴革命武裝部隊總司令的職務。在接見中國代表團時,他委託這些客人將一個銅製坦克模型贈送給朱德元帥。不僅如此,勞爾還告訴他們:“毛澤東是拉丁美洲青年最崇敬的人物之一”。
隨着中古關係的發展,兩國建交事宜開始被提上日程。1960年9月2日,古巴人民全國大會在哈瓦那革命廣場舉行。
突然,卡斯特羅向現場群眾大聲問道:“古巴人民是否願意古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
對革命領袖的這一問題,現場近百萬民眾給予了積極回應。於是,在26天之後,中古雙方發表建交公報,確認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就這樣,古巴成為了西半球第一個同新中國建交的國家。
雙方建交後,古巴這個原本對中國人而言遙遠而神秘的島國,很快走進了他們的日常生活。從中國音樂人創作的歌曲《美麗的哈瓦那》,到進口而來的古巴糖,都成為了當時中國人難忘的記憶。
古巴糖
古巴導彈危機爆發 毛主席力挺古巴
就在中古兩國建交後沒幾年,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古巴導彈危機,對國際局勢產生了重大和深遠的影響。
古巴新政權建立後,美國對其採取敵視態度。不僅如此,1961年4月時,美國中央情報局製造了“豬灣事件”。1400名全副武裝的古巴流亡分子,在美國軍隊的支持下於古巴豬灣海岸登陸,試圖對古巴新政權進行突襲。
雖然古巴新政權平息了這次襲擊,但卡斯特羅等領導人深知,只憑藉自己的力量,很難在複雜的國際局勢中立足。於是,他們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蘇聯請求援助。
而蘇聯方面本就對古巴建立起社會主義政權偷着樂,現在對方主動來找,自然一拍即合。於是,他們不僅決定對古巴進行援助,雙方還於1962年6月秘密簽訂協議,將蘇聯的導彈部署在古巴。
就在雙方推進導彈部署一事時,同年10月15日,美國飛機拍攝到了蘇聯中程彈道導彈的照片,並迅速確認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蘇聯已經在古巴部署了16到32枚導彈核武器……
面對這種意想不到的局面,美國總統肯尼迪於10月22日公開宣布了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的事實,並稱這一行為對所有美洲國家的和平與安全構成了明顯威脅,美國對此絕不會聽之任之。
於是,美國不僅下令對古巴進行封鎖,並對所有可能前往古巴的艦船進行攔截和檢查。不僅如此,美國調動軍隊進行集結,全球美軍進入核戰備狀態。
而蘇聯政府也不甘示弱,他們發表聲明,表示自己將按照此前的協議,繼續用核武器“援助”古巴,並堅決拒絕美國軍艦的攔截。不僅如此,蘇聯政府還放話,如果美國敢於發動戰爭,蘇聯將進行“最猛烈的回擊”。
就這樣,隨着雙方劍拔弩張,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而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一分子,當美國封鎖古巴的消息傳出後,毛主席就發表了嚴正聲明,表示堅決支持古巴,反對美國的戰爭挑釁。
毛主席
“不管在什麼樣的風浪中,六億五千萬中國人民都永遠同古巴人民站在一起,堅決支持古巴革命,團結一致,為反對美帝國主義的戰爭和侵略政策鬥爭到底。”聲明裡這樣說道。
然而,隨着10月26日美國說到做到,真的將進入“隔離區”的蘇聯船隻攔截後,蘇聯方面在美國強大的實力面前,突然改變了主意。兩天之後,美蘇雙方正式達成妥協,蘇聯將全部拆除部署在古巴的導彈,美國則保證不會發動對古巴的軍事進攻。
而就在同一天,《人民日報》發表了《全世界人民動員起來,支援古巴人民,粉碎美國戰爭挑釁》的文章。毛主席親自對其進行了多次修改,並再次表達對古巴的支持。
有了毛主席的撐腰後,卡斯特羅說話更有了底氣。這位古巴領導人向美國提出了“五個條件”,當對方接受後古巴才同意撤走蘇聯的導彈和轟炸機。
不僅如此,10月31日這天,《人民日報》又發表了經毛主席圈閱的社論《保衛古巴革命》,在其中表達了中國政府的原則和立場。
“中古人民是經得起任何嚴重考驗的革命戰友,不管在怎麼樣的驚濤駭浪中,我們六億五千萬中國人民都永遠同古巴人民站在一起,為保衛古巴的革命而鬥爭到底。”社論中這樣寫道。
但是,古巴最終還是沒有頂住蘇聯的壓力。11月20日,蘇聯將自己部署在古巴的42枚導彈撤走,並拆除了全部導彈基地。很快,美國隨之宣布解除對古巴的海上封鎖,古巴導彈危機宣告結束。
卡斯特羅送給毛主席一支槍 卻無緣相見
事實上,在古巴導彈危機爆發之前,毛主席就對古巴和卡斯特羅充滿好感。1961年4月19日晚,毛主席在南昌會見了古巴文化代表團。在最後送別古巴朋友的時候,他特別囑託對方向卡斯特羅總理致以親切的問候,並祝古巴人民在反對美國的鬥爭中取得勝利。
而古巴領導人們,也對世界另一端的中國和毛主席讚賞有加。1960年10月1日,新華社播發了電訊:“毛澤東主席今天收到古巴總理菲德爾·卡斯特羅為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一周年發出的賀電”。在這份賀電中,卡斯特羅這樣說道:“中國人民永遠可以指望我們盡最大的努力來進一步加強把我們團結在一起的緊密的友好聯繫。請允許我向你表示最熱烈的祝願,祝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繼續取得成就和進步。”
卡斯特羅
1961年3月,中國在哈瓦那舉辦了經濟建設成就展,古巴領導人悉數前來,並紛紛留言表示祝賀。
菲德爾這樣寫道:“我怎樣才能表達出我對所看到的一切的意見呢?我們衷心地對中國人民和引導他們走向勝利的中國人民偉大的領導人表示祝賀。我們也將像他們一樣取得勝利。”
他的弟弟勞爾則寫道:“向英雄的中國人民致以親切的問候和我們最熱烈的祝賀,祝賀他們在共產黨及其領袖毛澤東的堅定領導下在他們的革命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
到了1964年春天,當中國駐古巴首任大使申健啟程回國時,卡斯特羅將一份特殊的禮物交給他,委託其轉交給毛澤東主席。
這份特殊的禮物,是一把刻着西班牙語毛澤東名字的手槍。這是一把美國M1911A1式手槍,它是在1961年4月的豬灣事件中被古巴政權繳獲的。
毛主席收到這份禮物後,讓中共中央辦公廳將其移交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直到今天,它還陳列在軍事博物館的禮品館裡。
然而,雖然這兩位社會主義國家領導人和革命家彼此十分欣賞,但直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他們都未曾有緣相見。
在卡斯特羅的首部自傳《我的生活》(My Life)中,當談到毛澤東時,這位古巴傳奇領導人這樣表示:“我真希望跟毛澤東結識,但因為中蘇當時矛盾和分歧而變得不可能。”雖然無緣相見,但卡斯特羅對毛主席的評價很高:“在世界最偉大的政治戰略家中,在古往今來所有的軍事領袖中,你一定不能漏掉毛澤東。”
卡斯特羅自傳
不過,在毛主席去世近20年後,1995年底,卡斯特羅第一次對中國進行了訪問。他不僅來到了天安門廣場,還參觀了毛主席紀念堂,並向毛主席的雕像獻上花圈。
當時在現場的全國政協原副主席陳錦華回憶到,卡斯特羅“緩步走向毛主席的水晶棺,佇立良久”。
在那之前,曾有相關報道稱,早在50年代領導軍隊進行叢林游擊戰時,卡斯特羅便仔細讀過毛主席的名作《論持久戰》。不僅如此,他還要求司令部把毛主席有關游擊戰和人民戰爭的著作印成小冊子,下發到軍隊里,讓戰士們學習。而這些小冊子,被稱為“來自中國的食糧”。
於是,在這次陪同卡斯特羅訪華期間,陳錦華特意向對方詢問了此事。只不過,菲德爾告訴他,自己打游擊戰時,並未讀過毛主席的著作。因為有正式印刷的西班牙文毛澤東著作,是在古巴革命勝利後。
“如果當時能看到毛主席著作,古巴革命勝利可能還會早些”,卡斯特羅幽默地表示。
而在卡斯特羅首次訪華前兩年,1993年12月26日這天晚上,為了紀念毛主席誕辰100周年,古巴領導人在國賓館隆重集會,舉行相關紀念活動。
當時被邀請前去參加的時任中國駐古巴大使徐貽聰回憶到,卡斯特羅兄弟都親自來到現場,並發表了長篇演講,對毛主席對中國和古巴的影響和貢獻,進行了高度評價。
卡斯特羅在毛主席紀念堂
不僅如此,在徐貽聰出發前,勞爾還特地要求他帶上歌曲《東方紅》的磁帶。這是一首陝北民歌,出現在抗日戰爭後期,表達了人民群眾對毛主席及其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的深
而當天晚會的高潮,便是全體參會人員一起高唱《東方紅》。雖然菲德爾等人的中文發音並不十分標準,但這些古巴人依然跟隨曲調,唱完了整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