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經歷了一段十分動蕩的時期,尤其是1976年,毛主席等幾位國家重要領導人相繼離世,使得這個格外令人悲痛的年份又多了很多不確定性。
在這個歷史的轉折點上,一個人的挺身而出,奮不顧身承擔一切重擔和責任,帶領中國人民平穩度過了那個特殊的時期,他就是華國鋒。
然而,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的華國鋒,他的子女竟然都不姓華,好在後來有一個孫女繼承了他的姓氏,這到底是是什麼原因呢?
一、 動蕩時期的挺身而出
1971年,在湖南工作十分出色的華國鋒被調到了中央,開始協助周總理工作。此後的幾年,華國鋒在市場供應保障以及國民經濟建設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績。1975年,他開始擔任國務院副總理,主要是圍繞科技發展和國防建設等方面開展工作。
毛主席曾經用“老實人”這三個字評價過華國鋒,而且還說他辦事兒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由此可見毛主席對華國鋒的信任。周總理去世後,華國鋒接替了周總理的職位,開始主持中央所有的日常事務。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以後,很多人都十分關心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裡,就在這危機的關頭,華國鋒和葉劍英挺身而出,不僅粉碎了眾多野心家的陰謀,還將黨和國家的事業繼續推進向前發展。
此後,華國鋒不僅給我黨很多被迫害和冤枉的黨員幹部進行了平反,而且還實施了多項舉措,連鄧老都對他頻頻讚賞,覺得他十分有魄力。
為了恢復中國將近崩盤的經濟現狀,華國鋒親自邀請很多老幹部出山,而且還鼓勵各地人們大力恢復生產,想盡一切辦法把國家的經濟搞上去。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恢復和發展,中國的經濟再次回歸到了正軌。
除了在政治和經濟上取得的成就,在華國鋒的帶領下,教育、科技、國防、外交等領域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進展,中國徹底擺脫了動蕩時期的陰霾。
二、子女竟讓都不姓“華“
1980年,當祖國發展歸回到了正軌上以後,華老選擇辭去所有的職務,從領導崗位上退休,一生淡泊名利、十分低調的他此後過上了平靜、淡薄的生活。
此後,華老很少提起自己曾經是國家領導人的身份,而且絲毫也沒有領導人的架子,每天就是在院子里澆澆花、種種樹,並且堅持讀書、看報和新聞聯播,其餘時間就是練習書法,他的書法還得到很多行家的讚許。
後來很多人對華國鋒這樣一位高風亮節的領導充滿各種好奇,特別是在大家發現他的子女都不姓“華”的時候,大家更是好奇。
華國鋒一共有四個子女,他們都姓蘇。難道華國鋒是為了不讓大家知道孩子的身份和家庭背景,而故意讓他們不姓“華”的么?其實則不然,華國鋒的孩子姓蘇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屬於認祖歸宗的做法。
因為,華國鋒原名叫做蘇鑄,華國鋒只是他的一個化名。在革命時期,華國鋒為了讓自己牢記國家被侵略的屈辱歷史,同時能更好激勵自己英勇作戰,他才起了這樣一個名字。
隨着時間的推移,後來華國鋒在很多正式的場合都使用這個名字,進而很多人就把他的原名忘記了。隨着子女們的出生,華國鋒認為孩子們還是應該延續家族的姓氏,進而他們都姓蘇,而沒有姓華。
三、子女後代都成為國家棟樑
在子女小的時候,華國鋒和妻子的工作都比較忙,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忽視對子女的教育。在父母的言傳身教和影響下,四個子女長大後都在屬於自己的領域中,為國家的發展和建設做出了貢獻。
華國鋒的兩個兒子分別叫做蘇華和蘇斌,他們先後報名參軍了,而且在部隊一直的表現都十分優異,其中大兒子蘇華一直在部隊工作,直到退休行事都也十分低調。
二兒子蘇斌從部隊退役了以後,選擇從事房地產開發行業,而且一直發展得都不錯,蘇斌雖然成為有着很多產業的商人,但是在父親的影響下,他也從來不會鋪張浪費。
大女兒蘇玲在交通管理局工作,她對待每一份工作都格外認真負責,並且得到了身邊人的一致認可和好評。小女兒蘇莉是陪伴華國鋒時間最長的,後來成為他的生活秘書。
雖然華國鋒的子女們都姓蘇,但是他有一個孫女與華國鋒一樣選擇了姓華,叫做華潔貞。華潔貞不僅外貌出眾,還繼承了祖輩樸素低調的品德。在日常工作中,她的工作能力十分突出,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進而成為國家發展中的棟樑之材。
結語
家風對於所有家庭成員的有着非常大的影響,尤其對於後代人的教育和引導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華老一直都堅持以身作則,不忘自己的初心,進而才把這些優秀的品德傳遞給子女後代,實現代代相傳,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