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和珅、李鴻章......一代權臣的頂級智慧,沒看過太可惜

2022年10月13日07:13:17 歷史 1514

你聽說過以下幾個大清權臣的名字嗎?

和珅傅恆左宗棠袁世凱......

他們出身背景各有不同,工作內容各有千秋,但卻有一個共同的頭銜——

軍機大臣

雍正七年,為了用兵西北,方便處理軍務,雍正設立了軍機處,並從在朝的官員中,選取能力出眾的親信任職,任命為“軍機大臣”

軍機處的誕生,讓皇帝真正成為了一個國家獨一無二的掌權者。

自此再沒有一個崗位,一個官員可以直接挑戰皇權。

從雍正、乾隆的盛世,到清末亂局的驚天風暴,“軍機處”這個集權工具,影響了整個清朝183年的政局歷史。

曾國藩、和珅、李鴻章......一代權臣的頂級智慧,沒看過太可惜 - 天天要聞

而這些裹挾在歷史與皇權的血雨腥風中,權傾一時的超級權臣的風雲一生,更是一部中國人做人、處世的教科書。

和珅是如何在職場立足,抓住機會表現自己,贏得雍正、乾隆兩位帝王的絕對信任?

24歲就進入軍機處的傅恆,如何將做人、處世做到極致,才能位極人臣二十年?

為什麼超級權臣曾國藩李鴻章師徒倆權勢滔天,卻並未進入軍機處?

當歷史的風煙散去,這些風雲人物在千百年前所經歷的,就是我們現代人的職場、社交和處世境況

看懂了他們的處世之道、人情世故、計策謀略,以及在人生關鍵時刻的取捨。

不僅能讓你少走很多彎路、還能提高破局能力,看到解決問題的更多可能性。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軍機處二百年》,就用軍機處這些超級權臣的一生,帶我們解密大清權力運作、透視王朝興亡秘史。

曾國藩、和珅、李鴻章......一代權臣的頂級智慧,沒看過太可惜 - 天天要聞

作者袁燦興,是歷史學博士,央視法律講堂主講人,出過多部史學著作。

這部《軍機處二百年》就是他歷時10年,翻閱多部與清朝相關典籍創作的。

不僅內容權威,更好看、易讀

曾國藩、和珅、李鴻章......一代權臣的頂級智慧,沒看過太可惜 - 天天要聞

這本書的精彩之處還在於,它在結合史實的基礎上,還原了一個個鮮活靈動、有血有肉的風雲人物。

不只是一部軍機大臣的傳奇史,更是破解大清王朝由盛轉衰的風雲圖鑑。

一本書,帶你贏職場,懂人情,學謀略,增談資

從超級權臣的命運風雲

看官場、職場處世智慧

一個人能力快速提升、格局迅速打開的時刻,往往發生在他人生的重大轉折點上。

這本《軍機處二百年》,以時代劃分,每一部分都講述了軍機大臣們,在時代的轉折點發生的重要事件

歷史在變,但人性的根本不變。

曾國藩、和珅、李鴻章......一代權臣的頂級智慧,沒看過太可惜 - 天天要聞

這些權傾一時的超級權臣,能在官場叱吒風雲,都有其一套做人、處世之道。

其中很多人生躍遷背後的成事智慧、成敗間的教訓,放到現在都可用。

比如乾隆最信任御前侍衛傅恆——

他是乾隆的小舅子,是富察皇后的親弟弟。

24歲時就進軍機處,憑藉其出色的辦差能力且能文能武,在軍機處任職二十餘年,位極人臣。

乾隆皇帝為何用他信他,難道僅僅因為他是孝賢皇后之弟嗎?

對上,他功高而絕不居功,時刻保持自謙。

對下,他謙遜知禮,無論是對同事、對下屬,還是對士卒,都一視同仁。

從他如何識人、用人、與下屬溝通的細節,我們可以看到官場、職場帶團隊做決策的經典參考

曾國藩、和珅、李鴻章......一代權臣的頂級智慧,沒看過太可惜 - 天天要聞

比如乾隆盛世的第一大寵臣和權臣和珅,堪稱職場“向上管理”“處理人情世故”的典範

有才的官員很多,為什麼獨獨和珅備受乾隆寵幸?

只用了四個月,就從御前侍衛升到軍機大臣?

乾隆用人特別在乎長相,能得到重用的官員不但為人機靈,熟讀詩書,更要長相英俊。

而據記載,和珅在當時是有名的“第一美男子”,不光人長得俊帥,學習還刻苦,自幼熟讀四書五經,精通滿蒙漢藏多種語言,詩詞書畫也有一定水平。

和珅能得到乾隆的寵愛,不單單是靠外貌與才華,更重要的是他的高情商和處事能力

他極善於察言觀色,在他眼裡,決策的正確與否不重要,皇帝心裡舒服才是核心。

不管乾隆交代了什麼事情,和珅都能很出色地完成任務,他能揣摩出領導的心思,讓其面子、里子都有。

縱觀和珅的一生,你會感嘆這樣一個從底層一步步走上來的人,他混官場的一些哲學、拉攏人脈的高情商,都是值得借鑒的

曾國藩、和珅、李鴻章......一代權臣的頂級智慧,沒看過太可惜 - 天天要聞

還有張廷玉,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個朝代,贏得了每一任皇帝的絕對信任。

他最大的特點,就是謹小慎微,踏實能幹。

一個人撐起一場運動的張之洞、大清王朝最後的頂樑柱左宗棠......

以這些叱吒官場的風雲人物為鏡,看他們人生的轉折、成功的經驗、做錯的決定、錯過的機會.......

這些綿延百年的實戰經驗,能幫我們打開更廣闊的人生視角,避開彎路。

一部清朝的百科圖鑑

軍機處自雍正七年建立,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等時期,見證了整個清朝從興盛到滅亡的全過程

這部《軍機處二百年》,全書背景橫跨清朝183年。

不只是一部軍機大臣的傳奇史,更是解密大清的百科圖鑑。

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到天文地理、風土人情......無所不包。

曾國藩、和珅、李鴻章......一代權臣的頂級智慧,沒看過太可惜 - 天天要聞

比如雍正,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勤勉的皇帝

他在位的13年,是清朝統治的重要時期。

雍正的前任康熙親手創造了一個“太平盛世”,也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吏治腐敗、稅收短缺、國庫空虛。

雍正對清廷機構和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發動了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腐鬥爭

建立了火耗歸公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密折制度

如果“軍機處”是左膀的話,“密折制度”就是右臂。

所謂“密折制度”,就是各級官員都有權直接給皇帝上奏摺,對任何官員的貪腐進行彈劾。

還有58歲的雍正正值盛年,卻突然去世,乾隆為何極力掩蓋死因?

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等重要歷史事件的左宗棠,為什麼他一死意味着大清王朝最後的頂樑柱倒下了?

清朝皇帝個個勤勤懇懇,到頭來最後滿清為什麼還是國破家亡?

......

每個事件作者都做了延伸,藏在背後的歷史背景、文學典故、民俗常識......被一一道來。

不僅解密大清權力運作,更是徹底感受王朝興亡的秘史。

讀起來不光輕鬆有趣,還乾貨滿滿。

好讀易懂,內容權威

讀歷史人物,一怕作者亂寫,脫離真實歷史,二怕晦澀難懂,讀起來犯困。

《軍機處二百年》,把這“兩個怕”都克服了。

曾國藩、和珅、李鴻章......一代權臣的頂級智慧,沒看過太可惜 - 天天要聞

作者袁燦興,是歷史學博士,央視法律講堂主講人,出過多部史學著作。

這部《軍機處二百年》就是他用十餘年的時間查閱清朝的各種史料、典籍,才呈現出的。

在這本書里,他用最專業的解讀和講解,用最接地氣的表達,將歷史風雲講給你聽。

曾國藩、和珅、李鴻章......一代權臣的頂級智慧,沒看過太可惜 - 天天要聞

好讀易懂,晚上睡前、通勤路上隨手翻閱,十幾分鐘就能看完十數頁。

讓你真正地讀懂歷史,吸收前人的經驗,打開人生的格局,走好未來的每一步。

這次全新修訂,全書增補近3萬字

還配有多幅歷史古圖,圖文並茂,生動還原歷史場景。

曾國藩、和珅、李鴻章......一代權臣的頂級智慧,沒看過太可惜 - 天天要聞

書後,特別附上《軍機處大事年表》折頁,方便你了解清代歷史。

曾國藩、和珅、李鴻章......一代權臣的頂級智慧,沒看過太可惜 - 天天要聞

內外雙封,裸脊鎖線裝幀,可以180度攤平閱讀

進口輕型內文紙,柔軟又保護視力。

曾國藩、和珅、李鴻章......一代權臣的頂級智慧,沒看過太可惜 - 天天要聞

無論你是20歲學做人哲學,30歲遇職場瓶頸,40歲尋修心之道,都能從中找到處世做事智慧。

曾國藩、和珅、李鴻章......一代權臣的頂級智慧,沒看過太可惜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青年早新聞|今天凌晨,國寶回國 - 天天要聞

青年早新聞|今天凌晨,國寶回國

今天是5月18日,中國青年報“青年早新聞”來了——“青年關注、關注青年”!幾分鐘速覽最新熱點,帶你走近“寶藏學校”、觸達“青春團訊”、學習“榜樣人物”、了解“服務動態”。國寶歸來!子彈庫帛書二、三卷抵達北京5月18日凌晨3時55分,迄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帛書——子彈庫帛書第二、三卷,結束在美國的79載漂泊,抵達...
結束在美漂泊79年,國寶終於回到祖國 - 天天要聞

結束在美漂泊79年,國寶終於回到祖國

編輯 | 趙天嫜 5月18日凌晨3時55分,迄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帛書——子彈庫帛書第二、三卷,結束在美國的79載漂泊,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終於回到祖國! 子彈庫帛書1942年出....
孫策為何要當街誅殺于吉? - 天天要聞

孫策為何要當街誅殺于吉?

在東漢末年的亂世風雲中,孫策誅殺于吉這一事件,本質就是君權與神權的碰撞。于吉的崛起與潛在威脅于吉在江東的出現,其影響力與張角何其相似,讓江東之主孫策寢食難安。他以《太平清領書》為依託進行佈道,其影響力之大,遠超普通官員。
左宗棠是怎麼收復新疆的? - 天天要聞

左宗棠是怎麼收復新疆的?

阿古柏建立起所謂的“哲德沙爾汗國”,鐵蹄所至,百姓如墜深淵,田園荒蕪,哀鴻遍野。而遠在千里之外的英國殖民者,也在幕後蠢蠢欲動,暗中支持阿古柏,幻想着在中亞腹地插上米字旗,分一杯羹。
太宗楊妃:父母的“優秀”,讓我以悲劇收場 - 天天要聞

太宗楊妃:父母的“優秀”,讓我以悲劇收場

作者:靈犀一墨在歷史的長河裡,無數的先輩都以自己的方式,在屬於自己的故事了,講述了一段段不可磨滅的記憶,他們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擁有別人無法企及的財富,但是他們的輝煌和璀璨,卻無法留給自己的子女,甚至帶給後代的是無盡的悲傷和苦難。今天我要給
為何薄一波初到129師便成陳賡上級?這支隊伍功勛不簡單! - 天天要聞

為何薄一波初到129師便成陳賡上級?這支隊伍功勛不簡單!

開篇:“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在抗戰的烽煙里,山西曾有支“隱形王牌軍”——走出82位開國將軍,卻在歷史書頁中悄然沉睡。論戰功,它從2000人的青年總隊發展成15萬鐵血勁旅,論傳奇,它在閻錫山的眼皮子底下“借殼上市”,把晉綏軍的軀殼變成共
瑞典驚現千年維京石棺:揭秘北歐信仰變遷之謎 - 天天要聞

瑞典驚現千年維京石棺:揭秘北歐信仰變遷之謎

2022年秋,瑞典南部的林雪平市郊外,一支隸屬政府考古團隊的研究人員在採石場勘探時,意外發現了一座距今1100餘年的維京時代石棺。這座孤懸于山丘頂端的墓葬,以獨特的環形石陣和石砌墓穴結構,成為北歐考古史上的罕見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