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每個朝代都會有人謀權篡位,有弟弟篡哥哥位的,有兒子篡爸爸位的,有叔叔篡侄子位的……
但是最不要臉的,是爺爺篡了孫子位的,別說不可能,中國歷史上真的有這麼一位。
三國之後,司馬家撿了個漏,當了皇帝,建立了西晉。當了皇帝創建西晉的司馬炎是二兒子司馬昭的嫡長子,也就是司馬懿的孫子。
這個篡位的爺爺是司馬刺懿的第九子司馬倫,被篡位的是司馬炎的兒子晉惠帝司馬衷。
司馬炎為何傳位給“傻”兒子?
晉武帝司馬炎一共有二十六個兒子,二兒子司馬衷智商有點低下,連司馬炎自己都說“皇太子不堪奉大統”。可最後,他還是把皇位傳給了司馬衷。
司馬衷能當皇帝,要歸於他的生母楊艷。
楊艷是司馬炎的正妻,二人恩愛有加。楊氏生了三男三女,老大夭折,老二司馬衷成了嫡長子,雖然他愚鈍,常被其他兄弟恥笑,卻深受皇后寵愛,一心想讓司馬衷當皇帝。
為了讓司馬衷能當上皇帝,皇后想辦法讓他與賈南風結婚。賈南風的父親是西晉開國功臣賈充,在朝中勢力非同一般。有了賈家的支持,就等於有了朝中大臣的支持與輔佐。
漸漸的,晉武帝也被皇后與賈充洗了腦,越來越覺得司馬衷是可以當皇帝的,雖然他不聰明,但是有這麼多有經驗的大臣忠心於他,也是件不容易的事。
“何不食肉糜爛”
而這位司馬衷當了皇帝後,做了件聞名後世的事。
有一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樹皮,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消息被迅速報到了皇宮中,晉惠帝後,大為不解。"善良"的晉惠帝很想為他的子民做點事情,經過冥思苦想後終於悟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曰:"百姓無粟米充饑,何不食肉糜?"這就是著名的“何不食肉糜爛”的典故。
史上有名的“丑後”
晉惠帝“善良”而“單純”,皇后賈南風卻心狠手辣,野心比能力大,是歷史上有名的“丑後”,這個丑後,想必說的是思想與品質的極端醜惡吧。
賈南風在還是太子妃的時候,就殘害太子其她嬪妃,嫉妒懷孕的嬪妃,命人戳她們的腹部,導致流產。晉惠帝繼位後,賈南風成了皇后,她也知道這皇帝蠢,於是以為可以只手庶天,操弄皇權,開始剷除異己,挑起“八王之亂”,讓自己的丈夫受盡折磨。
賈南風自己沒有孩子,想盡一切辦法迫害太子司馬遹,最後以謀反之罪廢了太子,且殺了太子生母。
司馬遹在朝中頗有名望,他的太子位被廢,引起了眾臣對皇后的共憤。早就有謀反之心的趙王司馬倫,假擬詔書,以謀殺太子之罪把賈南風抓了起來,毒酒賜死。接着,司馬倫開始清算與自己作對的大臣,為篡位作準備。
爺爺篡侄孫的位,還奉侄孫為太上皇?
所有篡位者都要給天下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當不能自圓其說時,他們就裝神弄鬼,拿“天意”來說事。司馬倫則借用了他爹司馬懿,說司馬懿給類似國師的人託夢了,他認為要讓司馬倫早日入駐西宮。
於是司馬倫派人以“保護惠帝”的名義,將司馬衷囚禁起來,自己稱帝。爺爺篡位侄孫的奇觀就這麼發生了,而且這位爺爺還奉侄孫為太上皇!簡直是天下奇聞。
司馬倫搶了帝位,卻不是當皇帝的料。他只知道享樂,天天縱情於後宮,朝中的事根本就不管,全交給了他的親信孫秀。孫秀大肆的提拔晉陞親信,導致一時間朝中做官服的貂都不夠了,只好用狗尾代替,這就是著名的“狗尾續貂”的故事,就發生在西晉司馬倫身上。
四個月的短命皇帝
當時,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都擁有強大的兵力,各佔一方。在廢除賈南風勢力時三王也有出力,他們原本以為司馬倫當了皇帝會用心治國,誰知道也是昏君一個,不用多久,這司馬家的天下就成他孫家的了,這他何不答應。
於是三王起義,廢了司馬倫,東海王司馬越迎回了被諸王輪流挾持,受盡凌辱的晉惠帝。
前後算一下,司馬倫應該做了四個月的皇帝,以致於在西晉的史冊上,都不承認他這個皇帝。